Fw: [心得] 点滴滋味在心头:“桐花祭”心得(有雷)

楼主: silverelf (咖啡~~)   2012-12-01 21:53:17
※ [本文转录自 Detective 看板 #1GkVqrmI ]
作者: freedays (红茶还是最爱) 看板: Detective
标题: [心得] 点滴滋味在心头:“桐花祭”心得(有雷)
时间: Sat Dec 1 20:50:59 2012
本篇文章同时发表于http://freedays.pixnet.net/blog/post/94153732
吕仁是一位我从大学时期就时常耳闻的推理界前辈。由于“吕仁”音同于
“旅人”,让我对这个笔名印象深刻。但本尊是在八、九年后的一次评论奖颁奖
典礼上才初次看到。而前辈的著作“桐花祭”则在上个月才正式拜读。(在此要
先感谢秀威文化的林编辑。当时我参加11月3日的考场现形记读者见面会,当时
主办人开放三个问题给现场人士提问,提问者将得到赠书。我是第四个提问,而
会后林编辑主动寄了一本小说给我,就是桐花祭。)
这本书收录六篇中短篇小说,其中“情诗杀人事件”、“真假店员”、“
娃娃”是我最喜欢的三篇。
“情”运用台北市的地理环境而创出独特的暗号推理,死者的行为举止和
凶手的杀人动机也揭露出网络交友的脆弱面,人性的无情表露无遗。凶手的自白
是故事中最动人写实的一面。
“真”则是以凶手为视点,描述自己拼命要灭証逃亡,却被达霖兄一眼
识破、束手就擒的过程。这篇除了能满足读者当神探的欲望外,里面有段“作官
的艺术”反应出台湾职场的不合理生态,让读者对社会又多一些认识。杀人动机
也真实许多。而韦达霖看破凶手的关键我很喜欢,因为不是很高深艰涩的知识。
而是只要略微细心就能看穿的破绽,这类型的诡计我偏爱。
“洋娃娃”带有一点灵异惊悚风,同时结合台湾的历史,读来感到温馨又
悬疑。这篇是月理夫人当起神探,一听就抓出老太太的话中玄机。诡计方面也是
简单不复杂,但要看破需要相当的细心。而在故事尾声,破了谜团后又产生新的
谜团,让我有种“人生的谜团也是一个接一个”之感。
其他三篇也不错,但比较不对我胃口。“土人多多不胜杀”和“桐花祭”
都给我过于琐碎之感,让我读来颇不耐,大概我对新婚夫妻的相处过程兴趣缺缺
,无法体会其中甜蜜。“上行列车杀人事件”是我第一篇看到的台湾铁道推理,
但铁道推理我更没兴趣。死者死前的心境转折过于复杂,感觉不真实,无法取信
于我。
“贴近现实生活”是读完书后最直接的感觉。尤其是“情”和“真”这两
篇。其他如“桐”、“土”、“上”等也散发出浓浓的台湾生活味,看的出来吕
仁前辈把推理小说和台湾的在地生活结合的努力。他不走本格推理的大诡计,也
不走千禧三部曲那类型的国家社会性别大批判(千禧三部曲一直让我很不舒服。)
而是借由人与人的活泼互动把社会问题、人性明暗和谜团带出来(也算是有社会
有本格),让读者不会有类似看论文的隔阂感,这是我很欣赏的一点。譬如“上”
里面的城市乡巴佬观点、“真”的职场现实、“情”的网络交友实况,都是充斥
在你我的真实生活中。
另外,吕仁创出达霖和月理这对喜欢动脑的平凡夫妇,让他们参与案件,
有时却推理错误,这也让推理小说“人性化”:毕竟太厉害的名侦探挺不真实,
某种程度上也跟“在地化”格格不入。但吕仁也没有忘记“推理小说的浪漫”,
书中分别有两夫妻各自独挑大梁快速破解谜团的故事,读来精彩,谜团也简单贴
近生活,不必具备太多专业知识,但也要够细心才能看破。这类型的谜团我很喜
欢。能破解这类型谜团的侦探不但厉害,感觉也比较贴近现实。而且在“上”里
,是两夫妻一起推理之后抓到凶手的故事,相较于不少侦探的“独自思考”,达
霖和月理的“讨论合作、彼此互补”,有种不同的味道。
还有,在路那前辈的解说中对于“土”里面的那位乡民的署名“有违和感”
路那前辈觉得明明是达霖月理的蜜月被硬生生地破坏掉,那位乡民居然署名为“
觉得要是当妳们朋友很可怜的 认真乡民 敬上”,感觉怪怪的。
但我觉得吕仁这样的安排说的通。因为:不少乡民都很自以为是,一堆乡民
喜欢坐在审判席上敲法官槌,享受断人生死的快感。甚至事件都还没详细了解。就
急着下论断。所以书中乡民所署的名,其心态就不难理解了。在这类乡民眼中,审
判比真实重要。@@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位乡民也许是双胞胎或三姐妹的朋友,因为看到自己
的朋友被阴了,于是跳出来挺麻吉。至于自己的麻吉是如何严重妨碍到达霖月理的
甜蜜假期,当然不在这位“尊贵又正义”的乡民大人的思考范围中。在这类乡民眼
中,友情比真实重要。@@
所以,这位乡民的出现,也为“桐花祭”的“在地化”多了一分贡献。 : D
不过,平心而论,桐花祭整本书感觉依旧太淡了些。并不是说死的人太少或
不够惊悚。而是谜团的包装设定有点太无味了。有一部我很喜欢的漫画“神通小侦探
”,里面出现不少日常生活谜团,但透过加藤元浩的巧妙包装和叙述方式,一个简单
的诡计也可以包装成悬疑诡异的谜团。所以在这方面,吕仁前辈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这本书,很适合在下午泡杯日月潭红玉红茶,走去附近的小公园坐下来一边喝
一边慢慢看。书中散发出淡淡的气息,要慢慢读,配着茶喝,才能让心理感受到点滴
的滋味。
对于一些不喜欢太血腥的读者,或是不想看什么大阴谋大社会批判的读者,或
是想要看有“台湾生活味的推理小说”的读者,我推荐桐花祭。
小熊猫,2012年12月1日
楼主: silverelf (咖啡~~)   2012-02-01 21:52:00
借转mysterystory版喔~谢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