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无名之女》再次进化的崭新本格推理

楼主: geniusleuth (Hope Brings Opportunity)   2012-11-12 18:13:57
原文发表网址(附封面图片、相关资讯超连结与预告短片)
http://crimenigma.pixnet.net/blog/post/30306766
其实早在第二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揭晓入围结果之前,我就已经收到台湾推理
作家协会成员林斯谚私下寄给大家的参赛作《无名之女》初版,不过一直抽不出
时间来拜读(其实应该说我个人较不能适应电子档的阅读习惯)。
现在《无名之女》由皇冠出版社出版,而岛田庄司和玉田诚先生的评语与赞赏,
更加深了我对这部作品的期待。本书的重点谜团在于“人脑交换到另外一个躯体
的可能性”,此富悬疑性又超现实的谜团更进一步衍生出“人格同一”的学说理
论,十足带有哲学风味(却又没有学术理论的枯燥乏味),也很符合林斯谚的创
作风格与特色。
掩卷之际,我对此书的评价就如两位日本推理界前辈所言,这部作品确实具备岛
田庄司“21世纪本格”的条件,是一部更为进化更为前卫的本格推理杰作。
然而,这样高的评价也让我不禁好奇,《无名之女》初版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我将《无名之女》初版的电子档翻出来,稍作比对(我没有将初版从头看到尾,
仅看关键部分),才知道原来新版的两个解答,在初版当中是对调过来的。
对调的结果,就如同日本评论家玉田诚的看法那样,我个人也认为新版较为优异
。造成新旧版评价落差的关键,我分析如下:
第一,转折不当。故事中的A解答逻辑严谨,B解答大胆突破,就传统本格推理来
说,将 A解答放置在最末当成最终真相是较为合理的,亦即《无名之女》初版的
选择,这样的安排本无不妥,但旧版连结两个解答的手法让我心里有点怪怪的感
觉,旧版是用“我刚刚讲的那些,你还真的相信啊”来作两解答之间的转折,这
样的安排不仅仅是犯人在耍主角,感觉更像是作者在耍读者。(新版的转折就没
有作者耍读者的感觉)
第二,读者本身的心态。较为严谨的 A解答若放在最末,虽然合乎传统本格推理
的要求,却稍稍减弱了B解答前卫的创意,反过来说,像新版这样先以严谨的A解
答放前头,而B解答殿后的话,我会将故事最末这个大胆的创意当成bonus,比起
先B后A来说,反倒加了一些创意分数。
不过反过来说,若是无法接受 B解答前卫概念的人,或许就会觉得初版的《无名
之女》比较好也说不定。看完新版《无名之女》的读者,也可以试着想像:要是
书中两个解答调换过来,是否会对此作产生全新的阅读感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