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归
然后刚好看到这两部对岸的影片
都是蛮有人气的博主
他们同时都讲到同一点
大部分人练不宽是大部分没练到背阔肌
结果两个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
https://youtu.be/nDKJDSQnB_k?si=mdBmk1xB1tjodg5I
卓叔:不要后收下压,平舖肩胛骨,背阔才有感受度
https://youtu.be/oQqgPItWWHE?si=iszAxTLx8tquV1u3
Gandy:因为你没有沉肩,所以都是上背先发力,练不到背阔
WTF
大家到底练背会不会沉肩(后收下压)啊
我之前也听过一种说法是不用刻意沉,才有最大的行程
作者:
XZXie (微软新注音败坏国文水平)
2025-10-01 16:01:00可是我大圆肌也没变特别大啊 所以是练到哪里 QQ
作者:
Muilie (木籁)
2025-10-01 16:04:00手吧
不清楚 背阔很大一条 拉的时候沉 然后离心的时候松开拉到最紧 放到最开 让行程最大化 也不用刻意执行 但是做一半行程比较舒服 全松要拉超费力
作者:
yiao (å¶¢)
2025-10-01 16:25:00我会注意背的感受度 还有不要耸肩 倒是没刻意沉肩你可以试试沉肩跟不沉 背的感受度有没有明显差异
以前都正握 现在几乎都对握 练厚度也练二头不过背阔应该是手越弯出力越多 而整个手直的时候几乎都手臂和肩膀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25-10-01 17:06:00练背不用 斜方本来就是背的一部分
肩颊骨活动很正常的人就不需要给这个hint 了 稳定好不要乱飘就好 一般是拿来给有问题的人的一个提示 但也不是很好用就是了
作者:
wtsph (Plz don't say u r 雷姬)
2025-10-01 18:48:00手肘往下划往后划的等效力矩越大越好
作者:
paulman (囧囧有神)
2025-10-01 18:48:00对握+1 总觉得对握拉起来比较舒服
作者:
senma (ライフ☆ライン)
2025-10-01 19:52:00我的斜方肌很壮
作者:
Asucks (我的老婆是超人)
2025-10-01 21:31:00以前会收,现在不会,因为要重新找回肩关节活动度
认真回:新手要“特别”沉肩,不然会只练到手和上背说不用的通常都是老手,沉肩这个行为已经完美融合进他们的整体动作之中
作者:
ziso (ziso)
2025-10-01 23:06:00我比较好奇耸肩要怎拉== 耸肩不是要特别出力才可以耸吗
作者:
yiao (å¶¢)
2025-10-01 23:25:00有时候器材高度没调好 会呈现耸肩的状态
就tips的讲法目的不同而已…因为为了延伸rom,有时候会想在离峰多做抬肩,或顶峰多做收夹动作,让肩肱节律偏离,但是行程回来的时候节律总之还是要控制回来,问题只是看你哪一段的控制有哪个方向上的障碍,会有不同的提示讲法而已
我比较好奇是下拉回放的时候,要整个回放上去,这时候身体呈现是整个拉长的还是下拉回放的时候不要全部放回去
作者:
WanCa (网咖)
2025-10-02 00:33:00我会全部放回去 肌肉的拉伸度和感受度都比较好 但因为行程比较长 次数重量都会少一点 尤其滑轮下拉
作者:
yiao (å¶¢)
2025-10-02 00:50:00换角度想 下拉动作放回的时候(避开手臂死直) 肩被带动的状状 有人因为这样让斜方肌过度运作的吗 除了某些姿势不良如果不会的话 加长(一点)行程应该是可以的吧
下拉 应该 不会练到上斜方吧放回应该是你下一组要向心 要重新稳定肩胛 新手比较难
作者: button4 (优雅的灵魂) 2025-10-02 07:35:00
看练大小圆?中下斜方还是背阔?然后用动作诠释肌肉功能肩胛上下回旋(大小圆)内收(中下斜)肩屈伸(背阔)
刚刚看了一下,没冲突吧!卓叔不是也有提老手已经会稳定肩胛,所以不需要刻意收。而Gandy提的就是新手常犯错误,没有去稳定肩胛,所以没练到背阔重点不是就是放在,你要练背阔的话,肩胛要稳定住
作者:
wei76119 (Sydoera)
2025-10-02 11:12:00影片看多我也有发现,有些讲的沉肩是指稳定肩胛,有的是单指夹背。
让肩胛骨好好活动 符合肩肱节律才是重点下拉回去时整个放上去啊 让肩胛骨完整的做上旋 除非有特定目啦
两种都对 只是新手比较难做到全部放回去再重新稳就容易耸肩 我自己刚开始去莴苣时也是这样 后来看镜子跟录影才发现问题
作者:
youGG (Denzel)
2025-10-02 17:23:00滑轮下拉的话,离心放到最长肩胛自然会转上去,向心就把他收下来
作者:
powerbyke (powerybke)
2025-10-02 21:32:00楼上5566哥说的完全正确
我自己也没全部放回去,控制不易,而且如果控制不好还容易受伤,慢放到可以控制的最长距离我觉得就可以
作者:
yiao (å¶¢)
2025-10-03 14:09:00有动作的熟练度 才有动作的活动度
受众不同而已,两个都算对对于还在建立神经连结的阶段,沉肩>拆解动作细节、专注目标肌群。对于肌群已经有足够的认知跟mind muscle connection ,不刻意收紧>让肌群跟关节可以有完整的轨迹跟自然的节律再下一个阶段就是自由转换/运用控制跟代偿的训练模式了。有些肌群 or 动作需要控制、有些可以代偿、有些可以混合著练,这些都很个人化。
作者:
NICK992 (专注天性热情所在)
2025-10-04 10:39:00引体向上拉的多拉的强拉的标准就够,没在鸟它阔不阔懒类李小龙翅膀背啥时练出的也不清楚,他本人也没照影片练吧
作者: std40104 (刮刮刮) 2025-10-05 20:02:00
脊椎的口诀是含胸拔背,再来才是沉肩坠肘,这样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