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MdemhFBVds4
从馆长的深蹲影片来看, 馆长几乎可以说是健身者理想活动度的反面教材惹...
高揹杠, 两手握距又拉的很宽, 基本上会这样做的人只有一种理由
那就是活动度烂到一个不行的人才会选择这么做, 甚至也只能选择这么做.
前胸的拮抗太强, 影响肩膀肩胛的后收后旋, 而且从馆长的身材来看
他应该是从下胸一路紧到连接肱骨的胸大肌键, 同时手臂肌肉八成也很紧绷.
加上馆长的肉量高, 肉量过多本身也会阻碍到活动度,
像韩国艺人金钟国曾说他二头的肌肉甚至会让他弯曲手臂把麦克风凑到嘴边时
都有些辛苦.
馆长是揹高杠蹲, 可是他髋的动作又比较接近低杠蹲的动作,
这代表他下肢的活动度也差不多烂 lol
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混和高杠蹲和低杠蹲的动作模式.
简单说, 想要做出漂亮的低揹杠动作, 像是馆长教学影片里, 俊仁示范的那样
你的上身(胸椎周边肌群)需要有良好的活动度.
而要做出标准的高杠蹲全蹲, 则需要你下身三关节有优秀的活动度.
而全身活动度都很差的人, 做出来的动作就会类似馆长的动作.
我见过馆长本人一次, 也有和他寒暄聊个几句,
也许影片里的馆长看起来身材比较油一点, 体脂比较高一点,
但见到本人我只觉得他看起来像是全身都被肌肉给"充满"的感觉,
整个人非常壮硕, 这自然是他长期追求肌力 肌肉量之下的结果,
我猜他可能本身也比较不喜欢做那些拉筋伸展运动, 长久下来
活动度会差也是可以理解.
但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馆长, 肌肉量和肌力没有练到像他那样夸张,
以健康为考量, 还是要适当的顾及身体的活动度和肌肉柔软度会比较理想.
大部分的人活动度都是可以借由后天练习慢慢展开的, 只是有没那个恒心而已.
至于高杠蹲好还是低杠蹲好, 一般来说我会比较建议低杠蹲,
因为低杠蹲的动作模式需要征召更多的臀腿后侧肌群,
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来说, 往往是这里的肌群容易被忽略, 而出现衰弱 失能的情况
下背酸痛的人, 在现代典型的案例中, 臀肌失能往往占据一个很大的比例.
同时低杠蹲的动作行程较短, 而高杠蹲行程较长且对核心稳定性的要求会更高
再来因为动作模式的关系, 高杠蹲需要驱使更多的股四头参与,
股四头参与的越多, 会难以避免的给膝盖也带来较多的压力,
所以整体来说高杠蹲的动作难度会更高一些些.
因此整体考量下来, 我会比较建议一般人练习低杠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