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到健保怎么没有这些:
因为健保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看得起病,不是把你医好。
这句话也不用过度引申为没有做个自费就不会好。毕竟有些自费也只是想
用资讯不对等卖你没有经过科学实证的个人看法或民俗偏见。
健保最主要的作用在控管医疗预算。但是想想如果医疗的需求跟技术都在成长,医疗总预
算却赶不上这个成长,会发生什么事呢?
就跟你当兵的时候用十年前的大兵日记,戴着二十年前的钢盔,拿三十年前的枪,吃著四
十年前的口粮,喊五十年前的口号,听六十年前的作战计划,上面是用七十年前思考方式
的长官,下面是八十年次的训练役,长官的九零手枪一百岁了......
就是不会进步。因为健保没有任何诱因给前线的医疗人员把病很精致的看好。
台湾的医疗水准只就技术和学术上并没有比欧美先进国家差,许多人抱怨医师都开药或治
疗师就做那几下在欧美也没有那么少见。尤其是美国系统能看到一个专科医师很难,找专
业的物理治疗师可能还比不上找自然医学和整脊师快。但如果真的看上一个专科医师和治
疗师,你必须要付非常高价,也同时能换取整个时段就看你一个人的完整时间。
健保底下不会给付真正的运动治疗,一个层面是健保没有钱。
另一个层面是像这个版上大多数的人在整个外面的世界是少数,台湾有很多人是没有运动
习惯的,有些是老人,有些也不是老人。这些人才是大部分真的在常常跑诊所医院的族群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做过一次真正的运动?另外也有很多人是真的没有钱或时间。
一个五十岁工地工人拉伤下背,你觉得他会去做连续六次自费物理治疗的机率有多高?
会去做自费物理治疗的,本身就是一个筛选过的族群,有较高的遵从性和自觉,所以有时
候显得神奇。尤其跟不去运动的那群人比,一定不管怎么做都会相对有帮助。
软组织超音波检查、增生注射、震波治疗、徒手和运动治疗在健保的整体思考下都是锦上
添花不经济的东西,健保连重症医疗都付不出来了,不可能期待健保底下会高额给付这样
的东西,当然也就没有这种诱因。
所以如果大家的期待是看到这类精致化的医疗出现,应该要鼓励周边没有运动习惯、或是
整天嫌医疗贵的人接受这样的改变,市场和诱因有了,只有电疗拉药和止痛药的诊所才不
会是主题。
不然经营的人也是要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