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山难案例检讨-2004莫很溪

楼主: cvbert (柑)   2017-04-05 23:49:01
莫很溪溪降
这不算是山难,大家都好好的,但是差点出山难。大家都检讨登山,难得有人检讨峡谷里
面的领域,就让我来探讨一下吧。
93年7月一只五人的台大的队伍出发下溯莫很溪,进入峡谷地形后遇到了两个非常可怕的洗衣机。
队员为abcde,a是攻击手,走第一个。b在二号瀑布负责收尾。d对绳索比较不熟悉。e是
领队。
原订行程:全程下溯(以两万五地图为主)
D1 7/24 台北-太平山-绷绷车铁道-向东下切1732的棱线-下溪点C1
D2 7/25 C1开始下溯-1599东棱下方溪底C2
D3 7/26 C2-1190下的会流点C3
D4 7/27 C3-1242南棱下过后-乌龟岛前 C4
D5 7/28 C4-乌龟岛-莫很喷泉 C5
D6 7/29 C5-布萧丸溪-流兴溪-砲台山东侧1048山头北边工寮 C6
D7 7/30 C6-合流溪-南澳南溪-金洋-台北
实际行程:
D1 7/24 台北-太平山-绷绷车铁道-向东下切1732的棱线-下溪点C1
D2 7/25 C1开始下溯-C2 (062,076)
D3 7/26 C2-C2 原地逸乐一天
D4 7/27 C2-上切北边小支棱-接到1638主棱-平元林道-太平山-台北
下溯方向→
▂▂▂▂ 一号洗衣机瀑布
∣↙

∣ 峡谷深潭 三米滑瀑
∣▂▂▂▂▂ ↙
﹨ 峡谷深潭 二号洗衣机瀑布
▂▂▂▂▂▂ ↙
∣ 长峡谷深潭
∣▂▂▂▂▂▂▂▂▂▂▂▂
攻击手a第一个垂降一号瀑布,下去之后被回流卷了回来,然后凭著5.12的攀岩实力以及
一颗friend他绕过了那个大回流的中心,从岩壁旁边横渡了出去,并在回流的边缘下水游
了出去。这时他装满技术器材的背包顺水流走了。一号瀑后是个滑瀑,然后才是二号瀑布
顶。a在滑瀑顶把第二个下来的b拉出了回流。换成b拉剩下的人从回流里出来,a就先下了
滑瀑。b站在水深及胸的滑瀑顶,泡了许久的水,拖了剩下四颗背包过来,还有下一个垂
降的c,此时b已经冻坏了,他的太阳穴好痛好痛。c因为在洗衣机中差点吸不到气,所以
拖拉下一个垂降的d的时候用力过猛,结果两个人一不小心掉下了滑瀑,结果c只好在滑瀑
底拉最后垂降的领队e,e垂降下来,沈在水里一阵子结果没有感受到绳子拉出去的力,只
好自己拼命拉绳出来,结果在滑瀑顶也停不下来,直接滑落,所幸滑瀑底是个深潭。
第二个瀑布,a在众人还在玩一号洗衣机时,就架好了垂降系统,先垂下去找他的背包。垂
到一半,脚一滑就进了瀑布内的水帘洞,洞里面的水深看不清,他放手一搏一垂到底,水
深不到胸口,他就站着很顺利地解开确保器。在这上方一直有水喷洒的湿冷水濂洞中待太
久实在不是好事,在稍微评估计算游出去的方法之后,他奋力的往外游动,但这瀑布的威力
比上一个大上不少,他被水流压进水底旋转,他只能向上游,终于出了水面还是困在瀑布
内。第二次尝试,a在水里挣扎了一阵子,还是失败了,困在瀑布内。他觉得机会很渺茫
,几乎要放弃生命了,他试了第三次,评估了地形跟水流方向,终于离开了二号洗衣机,
他说他有一种喜获新生的感觉,真是太开心了。
然后剩下的队友们来到了二号瀑顶,因为水声隆隆,沟通并不理想,但是经过比手画脚后
,接下来的步骤还算正确,e先下,也进到了水帘洞中,a评估e应该拆掉确保器了,就把
绳子往外拉,顺利把e拉了出来。e对瀑布顶上的伙伴一直比出死亡的手势并且表情狰狞。
第二个是d,a因为知道d对绳索比较不熟,就给他更长一点的时间拆确保器,结果跟e的预
料一样,d拆不掉确保器,所幸他垂降放绳放得够多,先下去的两位得以将他从瀑布里面
拉到外面的岩壁上来,不然他有很大的机率卡在绳中,卷进瀑布里面出不来。第三个是c
,看到前面的状况,c很不想下去,但是没有退路,已经爬不回去。c下去后没有踩到底,
一只手拉住绳子,另一只手拆确保器,结果八字环解不开,下面的绳子还因为水流打了一
堆结,把他拉出去的时候,他就这样困在水中,刚好在瀑布外回流边缘,岸上的e固定了
绳子,帮他把结解开终于拉到了岸上,如果有个结打得再高一点,他也会被瀑布卷进水底
。b最后垂降,进到了水帘洞里面就被绳子缠住,解开了确保器缠住的绳子,甚至把垂降
绳的其中一股理好了,带着a在洞里面打转的背包,往外一跳,先被水流往下一拉,然后
抓着绳子出了洗衣机。然后他们离开了峡谷,此时是d2,他们决定要撤退了,第三天游泳
抱石一整天,第四天上切回家。
检讨
1.
各季节水量相差非常大,他们去过两次,结果这次夏天去,情况完全超出预料。
2.
在一般平静的潭里可以做到。但想要垂降到瀑旁的水里,解开身上确保器,是非常困难的
,载浮载沈中,松掉绳子还没解开,马上会被水流拉紧。人在旋,绳也在旋。
那时候学长姐有想到一些方法解决:垂降时有两人(或三人)降至瀑潭上停住, 以便互相照
应. 而在潭上方使用人工攀登技术, 将jummar或普鲁士环套主绳来架设固定点及马蹬踏足
点, 身体用钩环(或是易脱离的fifi钩)挂上固定点之后便可轻松解开下降器. (此时身体
尚未碰到水)。这个方法感觉如果地形不是很难应该会很好用,不过以这次的经验,觉得
执行上还是有些困难的地方,例如因为垂降下去的地方往往是瀑布,地形上很难有足够
的空间去容纳数人,另外因为水流从上面一直下向冲,人停在中间也会被转动,很难平衡
的去做这些动作。另一个想法,就是除了第一个人跟最后一个,其他就由后面的人放下水,
由前面的人立刻拉出去,而最后一个人采非对称双绳垂降,亦即当垂降到潭面时有一股绳
恰好用完,那拉人出去可顺便收绳。
我觉得调整绳子长度,使得该解开确保器时,刚刚好垂到绳子尾端,是一个很好的方
法。因为上述讲的方法都太复杂,容易出错、需要默契又超没效率。另外,要带割绳
小刀,可以避免卡死在绳中溺毙。
3.
那时候学长认为人工远离危险区还是最佳的办法(在两旁鲜少裂隙的垂直光滑壁面上,一
个一个Bolt打过去,准备个两打以上,垂到漩流区外,奋力游出,确保住自己后,再将其
他伙伴带出。其他人用高空突击吊桥,用人工挂BOLT方式过去都好,就是尽量不要人进去
漩涡之中。)虽然会花很多时间,但是在那种恶水中不容易保持冷静。我觉得瀑布水量太
大、垂降不能被水冲或是不能进回流区的状况,可以使用floating anchor,那是一个降
落伞状的帆布,可以吃住水流使得绳子向外绷紧,就可以滑降出危险区域。此外,像这种
高难度溪降,日本人会带电钻,有电钻的话实施人工横渡才有可行性,不然一个人打一个
bolt就累坏了,要换下一个打,吊在空中打更加困难。
4.
水声隆隆产生的沟通困难,在近年来的社上队伍中也很容易出现,沟通困难会产生许多危
险,所以攻击应该要养成带一支无线电的习惯,并且无线电要有一个防水小袋子装起来。
对外联络则要带卫星电话。
5.
救生衣每人要带,虽然遇到大漩涡还是会被拉下去...一旦攻击手成功突破将人拉过来时
,可在漩涡中少喝好几口水。
6.
b冻坏了,这样会对体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非常危险。日本人溪降会穿全身防寒衣,目测
5mm厚,这样才能维持体能,不然瘦弱的人在峡谷中一下子就失温了。
7.
技术器材要分配给每个人背,平均重量也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我边写边发现,社上近年来完全没有这种溪降队,可恶。
但是大溪降时代已经降临!
参考资料
1.https://www.ptt.cc/man/MountainClub/DC3E/D275/D409/D497/D415/M.
1091389025.A.747.html
2.https://www.ptt.cc/bbs/MountainClub/M.1091388221.A.0AC.html
3.https://www.ptt.cc/bbs/MountainClub/M.1091388232.A.50A.html
4.https://www.ptt.cc/bbs/MountainClub/M.1091387830.A.E4E.html
5.https://www.ptt.cc/bbs/MountainClub/M.1091388113.A.7BD.html
6.https://www.ptt.cc/bbs/MountainClub/M.1091387598.A.511.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