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山难案例检讨-2016拉卡溪坠落

楼主: find1song (subullet)   2017-04-02 10:20:15
山难案例检讨 2016拉卡溪溯训坠落
一、前言
事发快一年了,自己就是事件的当事人。那时的我刚刚踏入攀岩的小天地(未满半年)
,攀爬能力短期间进步飞快,对溪谷对岩壁充满各种想像,然而坠落骨折后吃了两个月令
人崩溃的流质食物。经过中岩到现在累积了一些传攀及人工攀登的经验,对当时事件发生
有了不同的看法。本文可以看作给开溯训带新手或攀岩或溯溪菜鸟的一个提醒。
二、队伍简介
[队伍名称]: 双鱼溯训-拉卡溪(撤)
[活动日期]:2016/5/14~5/15
[领队]:苏于瑞
[人员]: 陈美孜(大厨)、陈芃(办证、纪录、采买、装备)、林嘉心(保险)、常睿泽(纪录、
采买)、陈柏孚、廖翊廷(医官)、林婕婷、洪崇玮、王亮澄、庄奇凡
[老新比]:9:2
[预定行程]:
D0:台北-罗东-南澳火车站-南澳高中C0
D1:四区温泉下南澳北溪,上溯至拉卡温泉,轻装溯探拉卡溪
D2: 轻装探南澳北溪中段峡谷,两点前离开营地,下溯回家
[实际行程]:
D0:台北-罗东-南澳火车站-南澳高中C0
D1:四区温泉下溪->南澳北溪峡谷段->C1拉卡温泉
->轻装上溯拉卡溪(坠落)->C1->撤出南澳北溪
三、事发经过
D0:
南澳高中过夜,大雨,蚊子极多。
D1:
5:30起床
6:20上包车
7:12抵达四区温泉,整装,出发
7:22产道终点,下切溪底,沿溪右岸而行,遇到当地人,来捕鱼放虾笼的,说前方水大过
不去,有点担心
7:47遇到猎寮,有白色拉绳可攀附
7:51支流,在主流右岸,应是H506棱东侧支流,汇流口是一片开阔的连续小短瀑,落差达
三米。(支流主流水量比1:5)
7:58河道由东西向转西北东南走向,转弯处右岸水流大而急,且为岩壁,有拉绳但沉入水
底,故决定攻击渡溪。陈芃、美孜皆失败,于瑞成功。人身确保,以摆荡法帮助大家渡溪

8:42全体过溪完毕。因河道转向,且有大石与连续短瀑,高绕。高绕路路基明显,且有许
多不大应该出现之植物生长,如整片之芋头、月桃,推测应是有人整理照顾之开垦地。
8:45右岸有三十米瀑,下溪边,沿左岸续行,溪水变缓、水位降低,右岸岩壁。
9:00由左岸渡溪至右岸,水流不强,可直接渡溪。
9:10前方岩壁,开绳渡溪,至左岸。JATER以优美的趴背包乘风破浪渡溪,超帅。
9:20左右岸岩壁,一半的人高绕,一半贴著岩壁走水路。
9:40两边汇合。此时已过H664东向小支棱棱尾,远方可见热气蒸腾,拉卡温泉已近
10:00抵达温泉C1,下背休息,筑温泉池(柏孚说一定要筑池,不然万一太晚回来,苏雷无
法跟他交代~~)
10:50池子大半完工,吃午餐。
11:20出发单攻
11:30左岸渡溪至右岸。于瑞跟着柏孚solo过去,其他人流星法渡溪。
11:40H664东北棱尾,不见对岸工寮,可能被冲毁或藏在岸上林中。左岸有两条小支流,皆
有小瀑布约4米
11:45至拉卡溪与南澳北溪汇流口。于瑞先solo到对岸,后柑仔练习攻击,由大石跳过水流
较急处,其余流星法过溪。
11:55过主流后,由拉卡溪右岸高绕上约50米,至大瀑布上方,有一路条,与大D、SLING,
应是前队所留。
12:15于瑞先锋垂降完成,主绳刚好用尽,垂降下来刚好在瀑顶,往上游是下一段峡谷跟两
个小潭,进峡谷后有瀑布。。人不少,所以搞了很久,柏孚跟红虫还往更高处探,想找路
下切,未有所获。
13:40全队垂降完毕。此时于瑞奇凡柑仔已进入下一段峡谷中,开始攻瀑(5米)
13:45大约此时掉落。于瑞坠落,落水,坠落时下巴撞击(应有一小段坠距方撞击Face面的
岩角),眼镜掉落,于瑞自行游出,检伤包扎。
14:00包扎完毕,下颚骨折,伤口须缝,决定撤出。柏孚架绳,先锋垂降。30米绳接50米绳
,扣除一小段误差,此大瀑布约25米高,瀑顶有一处要翻出至瀑布岩面稍难,不少人在那
里卡关很久。大瀑布下有深潭,下方唯一2~3米高之阶梯状小瀑。
16:30全员垂降完毕,留下一只岩钉、一条SLING。回到南澳北溪。于瑞伤口沾湿出血,再
次包扎。
17:00回到营地,收拾,10分钟后出发。
18:15拆队,分出四人,希望在天黑前上切产道冲出去打电话。
Note: 白天都是好天气,水势明显变小
18:40天色转暗。发现废弃产道。
19:00已完全摸黑,开头灯。
19:20于瑞找到上切点,回到产道。
19:30整装,奇凡跟JATER冲出去打电话。
20:00上包车,分两梯次回南澳。蔡大哥载我们回他家整理、吃饭,蔡大嫂帮于瑞包扎。
21:20上火车,回罗东挂急诊,圣母医院表示无法处理。
23:40上葛玛兰,回台大医院挂急诊,美孜陈芃陪于瑞在急诊留了一晚
四、山难检讨
(一)未审慎评估地形的风险
对任何地形的判断,都需要经验,如果是新手攻击手,最好都是有资深班底在一旁照应。
我当时认为该处地形即使坠落也能安全落入水中,也低估了攀爬难度,没有请资深班底先
观察过地形。其实以一个岩龄尚浅,溯溪经验也不多的新手,无法准确评估风险。
(二)攀登安全观念及技术不足
1.以一个未中岩结业的新手攻击手,在溪谷中的任何攀爬都只会是free solo,基本上就是
把绳子带过去而已(而且架出来的绳索系统也很令人担心阿...)没办法选择更安全的攀登
方式,例如放置岩械做为保护支点,或者以人工攀登的方式避开溼滑的地形。
2.不知道正确的坠落方式,这点其实是在做任何攀登前最好都要会的,尤其是风险较高的
野外。如何安全的坠落,近年台大中岩似乎没有很看重这件事。当时的坠落是脚先滑掉,
接着身体往前趴才坠落,造成下颚撞击岩面。坠落是要练习的(脚放松弯曲准备接受冲击
,手向上伸展不要抓任何东西,记得往下看...)最好练到变成反射动作。
(三)通联
无卫星电话且溪谷无通讯点,只有走出产道一段路后才得以通联。建议短天队也应携带卫
星电话。
(四)拆队
当时拆队是希望能有一部分人先出去联络包车,且再往前的路没有危险地形。不过后队一
直没离前队很远,因为找错上切点被后队追上。其实以受伤人员脚程正常的情形,且即将
入夜,到上切点前走在一起是比较好的选择。
五、结论
社上溯溪队虽然是鼓励多培养新手攻击手,但我认为虽然同样是溯溪新手也应该分成几
类:
中岩结业且勤于传攀 (1)
中岩结业但没有热衷参与技术活动 (2)
未中岩结业但对溯溪兴趣浓厚 (3)
对于(1)通常这一类对于保护支点放置、系统架设都有一定熟练度,与班底讨论过攀登
路线后,可以尝试比较难的地形。如果地形溼滑,人工攀登是比较好的选项(没必要在风
险较高的溪谷挑战自我)
对于(2)攀登技巧可能较差,保护支点也不会放得太好,一定要有班底在一旁照应,觉得
不行就马上让他下来。
对于(3)不鼓励做任何攀登,在水流较和缓处可以让他尝试水路的攻击,教他如何确保其
他队员过溪或挂肉粽,还有使用天然固定点。水性良好者,日后可能是可靠的水路班底
(也只会是水路班底)如果他对岩械很有兴趣,可以在安全的地方让他尝试看看,挂绳梯
踩看看,也许可以激发他参加中岩的动力。
以往溯训的上课难容似乎都不会提及攀登而着重在水路方面(各种攻潭,过溪技巧)我
认为让对溯溪有兴趣的学员了解怎样是"安全的攀登"是重要的。虽然了解跟学会是两回事
(学会是中岩要做的事)不过也许可以趁机让一些人产生兴趣,增加潜在的中岩学员。
另外过去的学长姐教的不一定是对的,例如我曾经听到"把jumar挂在绳上当作确保"不过
jumar能接受冲击力吗?还有使用静力绳先锋攀登...有实验指出只要4kn左右jumar就可以
撕裂绳皮,在使用静力绳的情况下,正常人体重只要轻微的坠距就超过了(静力绳能提供
的缓冲很小,如果承受坠落时,产生的应力很大,也因此不该拿来先锋确保)
总之,大家快来报中岩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