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大家好,我这次领队小论文的题目是-技术活动的传承。其实近年来也有许多学长姐
书写关于社上技术传承的讨论,而我在这一年来担任技术组长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各项技
术传承需要大量的时间与人力的投入,以目前勘查活动为主体的山社人口,要使一项技术
能稳定的在社团运作过程中传承下来实有许多困难之处。但在这两年来山社新进社员渐渐
增多的情况下,还是希望能借此契机吸引更多的山社人力投入技术活动的学习与传承,并
期能透过一些具体方案的实行,使社团的技术传承能更加稳定的运作下去。
二、技术活动传承之现况
对于山社目前技术传承的概况,我想以技术活动的类型以及意义来分述
(1)宣传与普及性质的活动
此类型活动主要包含:初岩、肉脚杯以及溯训。这些活动主要是配合山社的招生宣传,
以及让未参与技术活动的山社人口对攀岩以及溯溪技术有基本的认知。也期望这些活动
能增加社团内对技术产生兴趣的人口基数。
(2)系统性的技术训练活动
此类型活动主要包含:中岩及雪训。这些活动具有比较固定的运作模式,透过书讨、
集中天数的训练,让参与者对传统攀登或是雪地技术建立比较完整的安全观念与实践经
验。而这样的学习经验对于往后的登山探勘活动中地形的过渡,以及更进一步学习攀岩
、雪地等绳索操作技术,都是一个很好的入门。
然而系统性的技术训练活动只是学习一项技术的开始,若在训练后没有维持对技术的接
触,也无法成为具备该项技术能力的班底。真正要具备在登山环境中运用技术的能力和
判断力,或对技术的实际操作有更深入的体认,都需要更多实际操作经验的累积。
(3)常态性的活动
此类型的活动包含的范围较广,可能是平日间的爬岩活动、去龙洞运攀或传攀、以及溯
溪或雪地的活动队伍。透过这些常态性的活动,技术活动的参与者可以互相交流、一起
激发对技术的兴趣。在系统性的技术训练后,也需要持续投入常态性的活动,才能将这
些技术内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而我认为目前技术活动传程面临的问题在于常态性的技术训练活动不足。许多人参与
系统性技术训练后,并未能持续投入技术活动、或逐渐与技术活动脱节。也因此虽然每年
仍有一定人数参与技术活动的学习,却无法接续所学的基础,跨距到具有完整判断与实际
操作能力的技术班底。然而由于山社各项活动已有很满的时间表,投入技术活动的人口也
还是社团中的少数,要保持密集的常态性技术活动有相当的困难。
但我们不能期望技术班底会永远回来支援山社的活动,随着技术班底和学校的距离渐
远,未来的技术传承工作只会更加困难。今年溯训各群队伍也多多少少面临班底短缺的问
题,此时若没有企图心去填补这段技术传承的断层,甚至往后例行活动的举行都会面临人
力不足的困境。
适逢今年参加雪训以及即将参与中岩的人员有较大的比例为年轻一代的校内社员,虽
然目前不一定所有参与者都能将技术活动的学习与传承摆在优先的顺位,但我认为这是一
个契机。这篇论文也是希望激发接触过系统化训练活动的人的企图心,将自己视为山社技
术成员的一份子,并一起投入后续常态性的技术活动训练。如果能由一群人合作、共同分
担技术传承的责任,或许能找到方法突破目前技术传承的瓶颈。
三、做法
(一)攀岩
由于攀岩作为山社技术的入门活动在社内有一定的参与人口,且已建立稳定传承的训
练系统(如:中岩),因此在此处较不着重讨论。然而我认为目前山社平日攀岩活动的进行
方式与爬岩群体气氛有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
引述面面学姐的领队小论文:攀岩活动主要可以分为爬岩能力的精进以及绳索和器械
使用的概念。然而这学年或许是因为能带领的助教较少,目前许多社员较常自行前往
抱石活动。虽然这让许多社员攀岩能力具有相当明显的进步,对于未来登山和参与其他技
术活动也是相当重要的基础,然而我觉得目前社团内部的攀岩社群较缺少了一点团结的气
氛,大家平日一起交流的和培养默契的爬岩时间减少了,学员对于需要助教和绳伴才能前
往的长路线接触也比较少,对绳索器械的安全观念以及使用默契可能也还不充分。然而每
年暑期的中岩都是最佳的训练催化剂,为了达成资历,准备参加中岩的人员可以在这段时
间透过大量的练习熟悉确保、先锋的技巧,并培养努力完成同一件事的默契。
更重要的是,希望学员在参加完中岩后不要中断对技术的学习。虽然未来可能在山社
担任不同的干部,但希望中岩参与者都能将自己视为技术组的一员,并愿意和共同参与的
伙伴投入后续常态性的技术训练,一起分担技术传承的责任。
(二)溯溪
鉴于这一两年每学期也都有一定的溯溪队伍数量,然而溯溪技术却仍无法稳定的传承下来
并培养出新生代的班底带领技术溯溪活动,我认为这些溯溪队伍可能存在以下的3点问题:
(1)缺乏固定的参与人群:溯溪队伍每次可能带到的是不同的学员群体,虽然由于每个人
时间规划不同、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群体出队习惯,但在有限的溯溪队伍中,这样的情况可
能造成学习资源的分散。由于每个人能参与溯溪活动的频度不高,无法持续的累积学习经
验,而可能较难进行班底的养成。
(2)路线的选择:近期溯溪队伍的路线选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期望达成溯源目
标的技术溯溪队伍、另一种则是偏向玩水逸乐的队伍。第一种类型的队伍由于路程较长,
为了完成预定的目标,在一些可练习的地形可能选择高绕、或请有经验的班底快速架绳通
过。虽然这样的队伍能吸引到较多的技术班底参与,学员在过程中尝试运用溯溪技术的机
会却可能不多。而目前较常出现的第二种队伍,我认为成因也是社团溯溪技术班底的不足
,由于一次队伍可能仅能找到1~2名较有经验的溯溪班底,因此也偏向选择不需技术能力
的亲水路线,然而这样的路线也较缺乏训练的机会。
(3)参与者的心态与目标: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一点,即使是相同的队伍,参与人员是抱
著逸乐的心态还是将其视为可以训练自己技术能力的队伍,所能得到的学习成效也会有很
大的差异。遇到地形时,是否不只是跟随学长姐的行动,而能尝试自己判断过渡方法并询
问解答? 而在简单的路线,是否能还是有机会找地方尝试架绳、作固定点,以及在到达营
地的空档时间进行额外的训练?我想这些都是参与溯溪队伍时应该自我检视的地方。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在有限的溯溪对伍进行有效率技术传承,需要集合对溯溪技术有
较高热忱的人一起从事具有训练目标的溯溪队伍,然而如何具体实行,我目前有想到以下
两种作法。
(1)建立系统性的溯溪技术训练活动:
由于溯溪不像传统攀登和雪地技术有固定的系统性训练活动,往年也有许多人提到在
社团内举办”中溯”的概念,主要训练架构是包含行前室内课程或书讨以及密集的短天溯
溪队伍进行技术训练,并期能在长假完成较长程的溯溪队伍结训。
系统性训练活动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基础,使愿意更深入学习溯溪技术的人具备较为
完整的观念与基本能力。而如果能建立稳定的时程表以及助教群,更能使这项技术以稳定
的型式传承下去。然而过去两年(2012.2013)也曾举行”溯溪种子训”的训练活动,却还是
无法达成较显著训练成果以及延续活动架构传承,我认为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
活动时程较难安排,二是参与者后续未能延续对溯溪活动的常态性接触与训练。
关于活动的时程,也有人提出将往年例行的溯训转为技术目的的训练活动,然而溯训
除了对外宣传招生外,也是让许多未参与技术活动的山社人口能维持一年一次基本的溯溪
接触的媒介。而在勘查活动时遇到一些溪流地型的过渡时,这些基础经验也可以帮助判断
。因此我认为例行的溯训仍有相当的存置必要性。目前中溯可能举办的时程,排除现有的
社团例行活动后,大概还是在下学期迎新队结束后的时段(4月份),或是暑期避开中岩和中
向之后的时段。今年上远有提出接续在7月份的中岩训练后推动中溯训练,希望近期能再讨
论出一些具体实行的细节。
然而一项例行活动的维持,除了需要建立完整的架构和时间表外,更需要确保每年都
有足够的人力回来投入支援。若举行中溯,参与的学员日后势必需要持续投入常态性的溯
溪活动,才可能成为来年的班底群投入教学。我认为以目前社团的人力和时间,中溯的实
行还是有很多困难。而对于如何增加常态性的溯溪活动训练,我想抛出以下的第二种构想
,希望可以提供另一个可行的讨论方向。
(2)结合”系统性的技术训练”以及”常态性的活动”的方式进行溯溪训练。
希望能集合对技术活动有基本接触(如即将参加中岩的学员)或对溯溪有较高的学习热
忱的人,在下个学期的时间轴内规划一个大致的训练目标,一起从事更多溯溪队伍的训练
,并轮流负担开队的责任。这样的方式可以将训练时间分散在学期中的迎新队和初向等活
动之间,并分散开队的杂务到不同参加者身上,让每个人不会有过重的负担。而由于参与
者组成较固定,学习热忱也较高,可能可以达到较佳的训练效果。
我认为这个方式是由想学习成为溯溪班底的人群自发性的一起投入,而非由技术组上
对下的形式进行,但技术组可以作为鼓励凝聚参与者的角色,并协助与监督后续进度的实
行。而决定要投入这个计画的人,应该要有一起努力的共识和达成目标的企图心,并在时
间安排和心态上具备较高的重视与优先性,才有可能将之付诸实行。
由于学期中不论学员或班底的时间安排都会很忙碌,这个方案最终能在学期中队伍开
出的队伍数量应该还是相当有限。训练队伍如果无法找到足够的班底支援,我认为可以视
队伍的结构情况选择适当的溪流难度,在安全与能力范围内进行训练,或者是可以以一天
队的形式让上班族班底较有机会参与。
而我认为训练队伍应该重视的是”质”而非”量”, Jater学姐说过,溯溪技术的学
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共同的默契,一支队伍的结构与经验的缺乏也可以透过一起努力来补足
。我认为在准备一支队伍时若有充足的行前训练,能多一起约跑、约爬、约泳,培养出参
与人员之间的默契后,对于实际训练的效果应该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溯溪是一项团队合作
的技术活动,需要足够的人力一起持续投入才能有实际的成效,这可能也是近年来其传承
难度相当大的原因。虽然这个计画的执行面也有困难之处,然而在今年山社新生代人力较
为充足的情况下,若能激励一批新的人群一起来做这个传承溯溪技术的梦想,或许真的有
可能将梦想付诸实现。
(三)雪地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技术活动,具有雪地经验的班底在山社也最为缺乏,雪地活动在台
湾也受到了更大的环境限制:局限的降雪区域、短暂的雪季及不稳定的雪况,都使雪地活
动无法像其他技术活动作为常态性的活动发展。
这两年很幸运的请到阿佑学长回来帮忙,将停办8年的台大雪训重新办理起来,也让一
些山社社员对雪地技术有一些初步的接触。但一、两次雪训的经验有相当的限制,我们面
对的训练环境可能仅为单一的雪况,但雪的生理是相当多变的,松、硬雪、冰雪岩混合的
地形或冰面所需要的行走技巧和装备都有所不同。若要培养不同雪地环境行进的能力、和
对潜藏危险的判断能力,都需要雪训之外的经验积累。
由于接触机会的限制,我认为近期不太可能培养出熟悉各项雪地技术、带领雪训教学
的技术班底。因此希望能将目前的目标放在训练在雪地环境中具备基本的行进与判断能力
的班底,在登山活动遇雪时能协助降低整个队伍暴露于的风险下的可能性。并希望以这两
年雪训的成果做为基础,继续扩大社员对雪地环境的接触与了解。以下是我认为两点可能
的努力方向
(1)增加雪季活动队伍
台湾的雪季时间短,能进行雪地的活动队伍的时间可能仅有11月底~3月初。但若能在雪季
期间,聚集参加过雪训的人员一起从事雪地活动队,复习过往学习的行走技巧与装备操作
,应该能帮助将这些技术内化为自己的技术实力并增加对不同的雪地环境的判断力。若来
年寒假能维持雪训的举办,后续的复习训练也可以在2月底举行。
(2)延续雪训传承
目前的雪训传承完全受限于社内是否有教练人力回来支援(这两年都是倚靠阿佑学长),因
此要维持每年雪训的举行仍有相当的困难。我认为若无法维持每年自行办理雪训,或许可
以讨论两年举办一次。没有举办雪训的年份,希望能维持更多的活动队伍,让参与过雪训
的人还是有持续接触雪地。而若能顺利举行雪训的年份,希望参与过雪训的人能更积极参
加,除了以助教身分复习基本技术外,在第二次参加训练的过程中,可能进行更进阶、角
度更大的冰雪攀登训练。若能累积两次以上的雪训经验,对雪地情况应该也会有较为足够
的掌握能力。而雪训也不一定要限于两年一次的举办形式,我想还是需要配合学长的时间
做调整。若学长无法支援,我认为也不一定要侷限于社内雪地技术学习资源,可以以2012
年雪训的方式参加外界的训练,有初阶的雪训经验者也可以报名较中阶的训练活动。
四、结语
这篇小论文所提及的一些概念可能有许多过于理想之处,在担任技术组长的期间,我
也感受到许多事要实行时却力不从心。扪心自问自己的技术能力与投入程度可能也不足以
担当社团技术传承的力量,今天能将这些论述整理出来,真的很依靠过往学长姐的经验与
建议,而比较缺乏自己的亲身体会。很可惜我在这学年在推展技术中有许多方面未能付诸
积极的行动,然而我仍然期许在下一学年能有较多的山社核心人力参与技术的学习,打破
目前技术传承的僵局。
我认为技术活动的参与非常需要人与人的相互信任与配合,技术传承的责任也绝非一
个人、而是需要一群人一起努力才可能承担。虽然目前社内许多人对技术活动还只是初步
的接触,但如果能让这群人凝聚在一起并增加平时接触技术活动的机会,或许也会在学习
的过程中激发更大的兴趣与热忱,并进而愿意一起将技术传承的热度延续下去。虽然技术
传承的工作吃力不讨好,但我觉得这些技术知识是台大山社相当可贵的资产,也因为拥有
这些技术能力,山社这些年来才能维持这么多元的活动面貌。真的很希望未来有更多人愿
意一起投入技术的学习,让我们能继续以更安全的观念走进山里、走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以上是我的领队小论文,感谢大家的阅读!!
五、参考资料
1. jaterMOUNT 2008领队小论文《我决定约下周末把社办的白墙拆了~》
2. brevis 2010领队小论文《浅谈社上的技术传承》
3. chenchuo 2015领队小论文《技术活动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