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由欧洲电台:豹二和俄国坦克的比较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23-01-27 18:56:03
https://twitter.com/kromark/status/1618906702954532864
自由欧洲电台采访了乌克兰专家小组CIT
以下是CIT的说法
豹二A6和俄国的T-90M是同等级
豹二A4和俄国的T-90、T-80U是同等级
豹二和俄系坦克在机械方面相去不远
但是豹二的的自动化和控制系统都比较先进
在数位化火控、测距仪、夜视镜、光瞄等方面都领先十年
俄系坦克都是用摇杆来操控,而且除了最新的升级版本,旧型都没有防呆机制
豹二则是用方向盘,系统是全自动化的,战驾的压力比较小
俄系坦克启动时要很多步骤,要按四个按钮以及其他操作
要把主炮压下来瞄准也要很多繁琐的步骤
豹二则是全自动化,而且升级版本还更自动化,强化防呆机制,避免操作失误
当然,豹二的系统比较复杂,如果损坏的话也比较难维修
西方坦克很重视人体工学,不用扭曲身体去操作
乌军经验也提到西方战甲车的人体工学很好
豹二的驾驶座上方甚至有个可以踩的地方,这样就不用踩椅子才能坐进去
俄系坦克则是非常不人性化的设计
坦克的精准度取决于各种因素,像是归零、人员素质、车况、炮管状况等
俄军的坦克平时缺乏归零、俄军也很少人知道怎么归零
坦克的精准度也仰赖火控系统和人员熟练度
自动化程度和光学瞄具也很重要
豹二有热像仪,可以在夜间瞄准,大多俄军的坦克则没有热像仪或是已经故障
T-72的测距仪很烂,瞄不太准
西方坦克的火控大多是领先一个世代的产品,火炮本身则与俄军差不多
本次战争很少出现坦克对决,坦克对决的影片非常少,大多是间接射击
豹二上场之后大概也很难有机会和俄军坦克决战
除非在近距离转角处遭遇,那种情况下人员素质比火炮更重要
本次战争中,坦克主要是负责火力支援步兵,敲掉据点和消灭敌军
坦克和步兵是互相配合的
俄系坦克的高度都很低矮,这也是人体工学很烂的原因
豹二等西方坦克则比较高,内部宽敞,但体积较大容易被打到
虽然坦克决战已经不多,但是ATGM会更容易看到和打到西方坦克
正确的战术是很重要的,西方坦克可以在正面20~30度的方向硬扛俄军的ATGM
但是侧面会被打穿,所以要尽量避免被侧面攻击
坦克被ATGM攻击的时候都差不多,所以不应该预期豹二的生存率高很多
类似豹二A4的T-90A和T-80U,或是类似豹二A6的T-90M,也都会被ATGM从侧面击毁
豹二的四人车组,相较于俄系坦克的三人,是有优势的
虽然装填手比较没事,但是要能够补位,所以也是要受一些训练
重点是四人车组可以较容易快速掌握坦克
瑞典当年开发Strv 103坦克的时候想过只要两个人一辆坦克
但是后来发现这样做不对,不只是操作需求,心理上也负担太大
人数多了,就比较有能力应付各种状况
俄系坦克有自动装填机,所以只要三个人
但是这种设计也让俄系坦克容易被引爆弹药
俄系坦克的弹药放在各个地方,连驾驶座旁边都有,很容易被引爆
此外,T-64、T-72、T-80的推进药不像T-62或西方坦克一样由金属全部覆蓋
所以很容易被火花引爆
美国M1坦克的炮弹是隔间储放的
俄系坦克则是从自动装填机到战斗仓都有弹药
乌克兰和俄国的坦克在本次战争中都开始少带炮弹
因为如果炮弹只有在自动装填机里面,就比较不容易被引爆
如果坦克起火而没有迅速扑灭,就不可回复的损失了
炮塔炸飞通常是已经起火3~5分钟了,车员有能力的话都跑掉了
如果是重伤的话,就算逃出去也死定了所以没差
现代战争中,坦克使用的炮弹大部分是高爆破片弹头
HEAT和穿甲弹只有在很少出现的坦克对决中会用来打破坦克装甲
豹二在阿富汗没有损失,塔利班只有土制炸弹,没有反甲武器
土耳其的豹二A4在叙利亚则有被库德族的老旧反甲武器击毁过几辆
被击毁的都是被打到侧面
豹二到乌克兰会需要考验适应当地气候,比如说泥泞
不过豹二是履带车,应该可以应付泥泞
而且如果乌军四月反攻,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州应该已经比较干燥了
在顿巴斯可能还会有泥泞和低温,但不会到西伯利亚那么夸张
所有的履带车都可以适应泥泞,坦克和步兵战车都可以表现良好
运输弹药给豹二的卡车可能会面临较大问题
乌军可以跟友军借用125mm炮弹或是用战利品,但是豹二用的是120mm所以不通用
较重的车辆也会消耗较多的燃料,也会需要卡车运送
履带越宽,对地面的压力较小,车辆较易行驶
对坦克来说,桥梁的问题比泥泞更严重
M1比豹二重,挑二比M1重
坦克越重,就越难以被拖走,俄系坦克很轻所以很容易被拖走
德国已经给乌克兰Bergepantser-2维修回收车,如果乌军分配下去的话,
可能要集中回来到一个旅,用于配合西方坦克
M1坦克更严重,苏联年代盖的桥只考虑俄系坦克
而且承重越高的桥就越贵
M1很重,所以很麻烦
所有西方或乌克兰产的坦克,引擎都可以吃各种燃料,这是冷战末期的需求
预期西方坦克的引擎比较不受劣质燃料的影响
西方坦克的引擎和传输系统需要不同的机油,对乌军后勤是另一个挑战
如果用了错误的机油,可能会故障
豹二或M1如果只有轻微故障,可以在战场上维修
有些故障可以在保修厂处理
严重故障就必须送回波兰修复
M1坦克的燃气涡轮引擎被认为耗油较大,美军也忧虑乌军缺乏充足的维修人手和零件
不过保修能量是累积的,乌军可以少三辆T-72的维修组来修一辆M1和一辆豹二
然后把那三辆T-72送去别的地方维修
另一方面,西方坦克的设计比较优良,能避免太多细部维修
比如说T-80和M1都可以直接换掉引擎和传输
T-72的引擎和传输则是很难更换
乌军内部常常认为T-72的技师很厉害,要爬来爬去到处修理
T-80的技师则是直接换掉整个系统的懒惰虫
因为西方坦克的后勤需求不同,所以乌军势必要部署在一个单位
而不像T-72一样可以分散部署
各种西方坦克中,挑战者二太过沉重,炮弹又是特规,还要独立后勤供应链,
引擎相对于车重又太弱了,比T-72还要惨
预期乌军只会放在相对安全的位置,取代T-64、T-72、T-80充当火力点
理论上M1也是差不多的处境
法国勒克莱尔很好很现代,有自动装填机,
勒克莱尔初版就有情报与控制系统,挑二和豹二是升级之后才有
除此之外和其他西方坦克差不多
豹二不太可能立刻出现在战场,车员需要至少三个月来熟练自己的工作
俄系坦克训练传统上是为期六个月,不过有包含很多平常的杂事,
如果专注训练的话可能只要一半时间
训练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员准备,教导个人要做什么
第二阶段是车组的协同和不同情况下的配合
再来是排级、连级的小单位行动,再来是跨兵种的战斗协同,这个阶段没有止尽
坦克兵可以在没有联兵训练的情况下投入战斗
但是不可以没有经过排、连级的训练
车组协同更是绝对必要的,这部分就需要两个月
排、连级协同又一个月,所以应该会最少需要三个月的训练
保修单位又更难,会需要有装备和设施
不只要训练出豹二的保修营,还需要在乌克兰建立需要的设施
必须从北约国家运输所需设备到乌克兰
把训练不足的豹二丢上战场是自杀,车员和坦克的生存率会下降,形象也会蒙尘
就像是海马斯一样,目前一辆都没有被证实击毁,此使俄军畏惧
乌军使用海马斯的表现,说服西方国家相信乌军有需求和高度运用能力
豹二也一样,使用正确的话就会有好的影响
豹二只是坦克,是乌军需要的坦克,但不是远远凌驾于俄系坦克之上的魔法
20辆俄系坦克还是会比10辆西方坦克要更好
=====
以上应该算是乌克兰方面的观点
看来M1和挑战者二可能只是拿来当火力支援
豹二则是集中使用当精锐
但是都会需要至少三个月的训练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3-01-27 20:15:00
HEAT的中文翻译一向都缺乏统一。以字面意思去直译就是反坦克高爆弹,然而这种译法会让人误以为HEAT和HE差不多。实际上HE的全称应该是HE fragment,但不管是东西方的网民都是习惯用HE/高爆弹来简称,毕竟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就没必要打全称来显得自己很懂。所以又有人把HEAT意译成高爆穿甲弹,但这样又进一步制造分歧和误导了(毕竟有舰炮用的APHE),所以说还是再直接点,翻译成热弹算了(?
作者: classskipper (Redeemer)   2023-01-27 20:30:00
看完下面的说明以后反而没办法理解同等级这概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