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美援变通膨 美军吃喝中国埋单

楼主: kim123boy (秋风五丈原)   2013-06-30 01:46:31
※ 引述《Leon (Achilles)》之铭言:
: ※ 引述《GreenSoldier (深绿的绿卫兵)》之铭言:
: : 美援变通膨 美军吃喝中国埋单
: : 【联合报╱记者许绍轩/摘录整理】2013.06.27 02:29 am
: : 行政院前院长郝柏村解读蒋中正八年对日抗战的日记,他发现一九四四年虽然即将胜利,
: : 但美苏英等国依旧看不起中国,动辄以终止援助要求中国军队卖命;苏俄甚至在新疆公然
: : 扫射国军,以掩护当地叛军。
: : 一九四四年一月,同盟国商议反攻缅甸,但美英两国却拒绝派出海空军登陆缅甸海岸,强
: : 逼中国派出云南远征军从陆地反攻。郝柏村指出,美国总统罗斯福多次去电蒋中正,以断
: : 绝美援相威胁,目的就是希望牵制在缅日军,以免这批日军转用于西南太平洋战场,完全
: : 是战略自私,完全是以牺牲别人,坐观成败的骗人战略,岂能上当?
: 郝伯伯在说什么啊.
: 地图摊开, 美国的进军路线, 打缅甸干嘛?
: 直接跳岛到东京才是啊.
美军在跳岛时付出庞大的伤亡,所以要在缅甸开战场吸日军。
: 其实上面那一段, 和日军的一号作战一起看
: 才显得国民政府有多糟糕.
多糟糕? 明明国内已坦不住一号作战凌厉的攻势了。
还被盟友凹去打缅甸战役。
重庆政府根本是危急存亡之秋了,请问美国盟友有把中国政府的存续纳入考量吗?
: 拿了美国 1.6B 美金的援助 (其实应该不只), 总该出去打打吧.
史迪威有全发下来吗?
只怕还被这位老兄扣在手里当作和花生米吵架的筹码吧?
: : 当苏俄染指新疆之际,美国又频催中国出兵缅甸,郝柏村分析,罗斯福质问中国滇西为何
: : 不出击,其意乘俄国侵中之机,再加以压力,迫我屈服。美国驻华军事机构,称已奉华盛
: : 顿之命,如我滇西部队不向缅出击,则其对华武器的接济即将停止。
: 拿了钱不干事啊.
中国政府、中国军队是盟友,不是雇佣兵,也不是华府的小弟。
什么叫拿了钱不办事?
更别提美援时有时无,还不时被挪去支应其他战场的事了。
: : 郝柏村另提到在华美军的开销惊人,是法币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他说,美军在华伙食,
: : 起初每月三亿,后增至每月五亿元法币,饮食水准比照美国,连牛排都是空运而来,而在
: : 华采购,均由我方付法币,美方亦不愿照官价付我美元。
: : 郝柏村估计当时在华美军以空军为主,约有一万人,每人每月我国须付五万法币,实是欺
: : 人太甚。
: : 美军不但吃得好,还在黑市抛售美元。郝柏村说,黑市一美元可换七万法币,此种不法行
: : 为,唯美国人才能做出,此即所谓“助华”,蒋中正日记对“美援”可谓讽刺极矣。
: 郝伯伯的算数实在是..
: 1. 美国人一个月吃掉五亿法币.
: 2. 美国人援助了 16 亿美金, 一美金黑市可换七万法币.
: = 美国人援助了 16 * 5 = 112 万 亿法币.
: 3. 美国人自己带来的钱, 可以让他们在中国吃喝.. 22 万 个月
: 恩.. 22万个月, 一万多年了.
: 郝伯伯想表达什么? 中国物价便宜? 美国人很慷慨?
既然是美援,就是给中国盟友打仗用的,不是给美国大兵在重庆当大爷用的。
这很难懂吗?
作者: GermanNavy (刚射了三发在金刚肚子里)   2013-06-30 01:55:00
美援真的就全部用在"打仗"上了吗...驻华美国空军算不算"打仗"的一部分啊?
楼主: kim123boy (秋风五丈原)   2013-06-30 01:58:00
后勤也是打仗的一部分.不过现实就是史迪威瞧陈纳德不顺眼,东西要给不给。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3-06-30 04:15:00
缅甸战役1943年就开始了﹐到1944年11集团军和20集团军从云南出征﹐又没有抽调前线兵力2个集团军中只有东北军53军﹐是在1943年鄂西会战后抽到云南﹐其他都早在后方训练象74军啊﹐10军啊这些并没有抽调﹐结果鬼知道﹐云南十万大军出征﹐河南40万大军﹐加上湖北湖南到广西﹐那就是百万大军﹐撑不住日本的进攻啊。如果百万大军包括74军10军这些国内战场百战精锐挡不住﹐有什么理由认为是因为云南十万本来就没有在国内战场前线的部队出国了啊﹖美国是看好国军跟日军相持了几年平手﹐想要倚重国军﹐结果稍微试用了一下﹐国军就摆烂成这样....所以不少认为蒋是想借机摆烂﹐要利益又不愿承担相应责任(就是要美国白白支援)所以故意摆烂营造危机﹐结果摆烂过头﹐变全军溃败...另外﹐豫湘桂大溃败﹐国军并没有象中条山、淞沪那样﹐十万十万一批批地被俘或伤亡﹐真的是以溃败为主。结果就是﹐不管怎样﹐怪对手、怪盟友就对了。XD
作者: roxinnccu (触身球专家)   2013-06-30 08:31:00
史迪威那家伙绝对不是‘想试用一下’,没那么纯真他是真的想在滇西缅北的陆上战场创造他自己的事业其意愿强烈到连人家空运明明可以比陆运更快更多他也不鸟国府没有那么无辜,史迪威也绝对没有那么‘纯盟友’至于国内部队的事,抗战打到那个关头重点又放在西南,我倒是很怀疑所谓百万大军也者,编制跟战力的差距有多大战场既然已经不是像淞沪那样兵力集中在一块相对小且国府经营多年的地方,那拿淞沪来比较也不是很恰当As for 所谓美军进军路线问题,滇西缅北跟太平洋美军大有资源两路并进,倒是应该关系不大或者应该说比较次要,后面资源调度的问题。
作者: Tukhachevsky (总参谋部舰种观测组组长)   2013-06-30 16:44:00
c大近代史那么熟 却也在这个问题上误信百万大军一说去打滇西的有2.5.6.8.54.71等国民党最精锐的几个军!河南能根他们拼的就只有13与85C 加上湖北湖南的也不过加上18与74C(10C已经在常德打残了) 再给你加胡的1C或者再加上66.94C等军 国军主力1/3~2/5被抽去打滇西是历史事实。又 百万部队=\=百万有战力的部队
作者: ntnurod (rod)   2013-07-01 10:09:00
“百万”大军那是指三个战场总数而言,远征军10万人到哪个战区都是增加1/3的兵力。从序列来看也是这样,远征军6个军(加第5军变7个)豫中会战21个、长衡16、桂柳16,桂柳其中6个还跟豫中会战重复,也就是说这些是从河南调过去增援的那请问增加1/3到1/2的兵力对单一会战的结果不会有影响吗?又,东战场的到底是“百战精锐”还是“战损待补”?你举的两个军刚好都是常德会战损失惨重的,第74军第57师没了、第10军打衡阳保卫战的时候更只有编制数的一半,4个师才17000余人。更何况如前图帅所说,这些军根本也没比远征军“精锐”到哪里去。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3-07-02 01:27:00
问题就在于﹐远征军这十万人是跟豫湘桂无关的。这是因为第一﹐这十万人并不是从豫湘桂的任何一个战场抽调来的﹐而是早就在云南的部队。第二﹐就算远征军不出征﹐怒江前线也要守御﹐不消灭掉缅甸的日军﹐国军就必须守住滇西前线﹐是不可能有十万国军给军事委员会抽调的。所以﹐将豫湘桂的溃败﹐推诿给远征军入缅﹐是不合理的。因为不管远征军入不入缅﹐豫湘桂战局不变。所以问题就来了﹐第一战区、五战区都是那些部队﹐从1941年豫南会战、晋南会战后并无大战﹐五战区战力或许略降﹐但一战区比晋南是增强了本来信誓当当能够守住(也确实守住)的部队﹐甚至1944年3月﹐在知道日军抢修黄河铁桥﹐预判日军即将进攻之际﹐从军委会到一战区到汤兵团的应对计划﹐依然都认为可采取用一部分兵力守御消耗﹐另一部分兵力稍后趁机反攻。也就是都没有认为前线兵力不足(一战区还准备击退日军进攻后配合五战区向武汉方向反攻)﹐结果一溃不可收拾﹐就来抱怨说是"因为滇西守军反攻了"﹖说实话﹐如果不事后诸葛﹐站在1944年4月那个时间点﹐谁会先知先觉认为国军将大溃?一战区在河南就有8个集团军还多啊。而且河南约40万将士,包括象洛阳一个半军死守7天半﹐总伤亡按国府抗战战史﹐是接战1个多月伤亡1万9而日军伤亡4千丢大片国土﹐这真是溃败不是战败...所以我是认为﹐老蒋不爽史迪威﹐也不爽美国不太顾中国﹐因此故意想让前线放点水﹐制造一下紧张﹐来换取美国的重视和更多的援助。结果没想到恰好日本狠了心要打通大陆交通线﹐弄巧成拙之下一片溃败﹐收也收不住。毕竟豫湘桂早期到死守衡阳前﹐一、五战区太多未战即撤、稍战即退了。你还不明白了﹐缅北不是"第二战场"。抽不到5万对豫湘桂根本没用。举例来说﹐就跟以为1942年﹐在隆美尔的德军进攻之前﹐以为埃及的英军是兵力浪费﹐是第二战场﹐认为可以抽调一半到其他战场去一样﹐以为北非23万英军抽调10万到东线﹐就能挡住德国400万大军的进攻一样。事实就是﹐不先解决北非战场﹐北非的盟军就不可能抽调走。同样﹐不先解决掉缅北攻入云南﹐跟国军隔怒江对峙的日军﹐国军怎么抽调﹖抽调一两个军的话﹐这点战力对豫湘桂又完全没用。什么饭量吃什么菜﹐缅北日军少﹐才可能用少量先整备好的国军去打豫湘桂日军多﹐不是投入多一两个军就能改变战况的。
作者: ntnurod (rod)   2013-07-11 22:43:00
守滇西或许不算第二战场,但攻就是了。就和守英国跟诺曼第登陆一样。其实就算抽一个集团军走,日军也不可能在那个位置往那个方向进攻。第一,兵力太少,滇西当面其实才只有日军第56师团的一部分,还分散在松山、龙陵、腾冲、密支那守各要点。背后还有已经击破第18师团的驻印军,英印军也在进攻。再来,滇西的纵谷地形易守难攻,所谓“横断山脉”是也就算渡得过怒江,日军补给也会像史实上滇西远征军一样困难更冒着补给线被后面的驻印军切断的风险。因此这方面要守,顶多用两个军的第二十集团军就够了。剩下四个军完全可以抽调。4个军是多少兵力呢?长衡、桂柳会战各16个军的四分之一。还有一个时间点是最欠缺兵力的,就是衡阳的外围反攻。国军被第40师团挡住,无法驰援衡阳。这时候多四个军在这个位置,衡阳保卫战的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3-07-12 01:52:00
大推,何况远征军战虽比不上驻印军,但绝对远优于国内其他部队,若有他们参加长衡会战,至少有机会救出方先觉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3-07-12 15:06:00
就算抽4个军﹐衡阳保卫战的结果并不会变﹐衡阳还是守不住。最多就是达成两点﹐一救出方先觉及一半第10军。二、增加日军伤亡﹐然后视具体情况﹐可能会减少日军在随后投入桂柳的兵力﹐争取守住桂林。但若因此日军不是史实趁机两个师团猛追国军﹐而是整顿补充再发动桂柳﹐则还是难说但国军就会失去反攻机会﹐因为谁也不可能遇见到日军会投降﹐如果不能清楚缅北日军﹐形成"打破日本包围中国"之实滇缅公路(原路﹐非史迪威公路)不通﹐到时美英会被全世界而非仅仅台湾认为是在"故意留跟中国互相牵制的日军"﹐"以实质损害中国达成柿子挑软的捏"之责。而如果要清楚缅北﹐彻底把缅甸战区的英美中三国兵力解释出来转用﹐缅北就一定要清除﹐中国不出动远征军﹐就至少要投入驻印军﹐以及准备抽调英美部队。这样缅甸战役一定会延后﹐反攻缅甸、打破日军包围的战略意图就没有了。而中国从河南到湖南的大片国土依然会被日军攻陷﹐4个军是阻止不了的。总之﹐不能事后诸葛亮﹐不能以日本会在1945年投降﹐所以中国不去反攻﹐不打破日本对中国的包围﹐撑到1945年就好的思维来看﹐而要以当时的战略来看﹐战争要打到攻占东京如攻占柏林那样﹐那么在1944年4月﹐是守住河南更重要﹐还是从反攻缅甸开始逐步反攻印支半岛﹐让中美英战线彻底连成一片﹐增加对中国国内军队的武装﹐最终清除所有在中国的日军更重要﹖更何况要知道反攻缅北是万事俱备已在行动﹐而守住河南是"即使不增兵未必败"(没人先知先觉﹐前已引当时国军上下都认为一半兵力即能守还能反攻)﹐在这种情况下﹐把国军的战败﹐推诿给"美国造成"﹐并以此衍生诸多"美国有意害我啦"的臆想﹐不觉得荒谬吗﹖站美国立场来说就一句话"干﹐鬼想到你弱到如此不堪一守﹐东方史达林格勒咧﹖"美国没这样贬低国军﹐已经太仁慈了。我把清除写成清楚了。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