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桂林攻城战中的日军重砲

楼主: ntnurod (rod)   2013-06-13 23:11:03
上篇回了25万发问题,这篇来批判一下“重砲必要论”。
你一直强调中印公路的运输价值,在它证明运量比驼峰空运少很多之后,你就说它可以运
中国抗战“必需”的一零五口径以上重砲跟大型机具、载重车。上次举了衡阳跟桂林当例
子来证明重砲不是守城所必要,你不是很满意,那这次再多举几个其他的例子。第一,
1944年的缅北战场。根据新一军1945年4月出版的官方战史,砲弹消耗量如下表:
75山炮弹 105重砲弹 155重砲弹
胡康河谷 13027 X X
猛拱河谷 57503 1500 850
密支那 8000 X X
(据《中国驻印军缅北战役战斗纪要》)
可以发现,胡康河谷跟密支那根本没用105以上口径之重砲,就算猛拱有用,也跟本没打几
发,猛(孟)拱河谷从1944/3/31打到1944/7/15,共100多天,平均下来105每天打不到15
发,155每天打不到8发。所以可以说,105以上重砲根本没有在缅北发挥什么作用。原因当
然是用骡马驮载的75在丛林里比用汽车拉的105好用太多了,这也反制了你所谓工兵修路修
到前线的说法。接下来还可能用105以上的就是战役就是八莫跟腊戍,不过可惜的是没有资
料,但如果照前几战来看,说能发挥比75山炮更大的作用,恐怕不能成立。
再来是中印公路开通后的两场会战,如果105以上重砲真的这么重要,想必美军必定是不断
抢运优先配给国军使用吧。两场会战砲弹消耗量如下:
75山炮弹 105重砲弹 115重砲弹 155重砲弹
湘西 1945/4~1945/6 4610 X X X
豫西鄂北 1945/3~1945/5 4628 1000 1414 X
据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 湘西会战》、《抗日战史 豫西鄂北会战》
又没有105、155了,豫西鄂北的最大口径是115,105也多半不是美式105。由此可见,打一
个成功如湘西般的防御战也不需要105以上重砲,而扣掉105以上的砲,湘西的阿尔发计画
美械军可以说编装几乎完全跟滇西的远征军一样(75山炮会多一点,远征军编制上的75山
炮是每师一营,实际上每军多半只配一营)。另外还可以从战斗序列看,105当时是阿尔发
计画的军砲兵,如果没有美械军参战,自然没有105砲。
阿尔发计画:N1A、N6A、5A、2A、8A、13A、54A、53A、73A、74A、71A、94A、18A
湘西会战:18A、100A、74A、73A、92A、94A、26A、N6A
豫西鄂北会战:27A、78A、85A、89A、38A、96A、90A、40A、15A、N8A、59A、77A、69A
、55A、68A、41A、45A、47A、T1A、T9A
桂柳反攻作战:46A、64A、20A、26A、94A、29A
所以豫西鄂北没有美械军,105自然也不会是美械105。至于为什么湘西没有105呢?据国
史馆的陈诚副总统档案,那些砲兵营不是在昆明就是还在印度训练。
(抗战末期美援抗战军事损失及接收日本赔偿资料,典藏号008-010701-00015-010)
所以还有可能打105、155的就只剩下桂柳反攻作战了,很可惜这部份也没有砲弹消耗的
资料。不过从战斗序列来看也就只有第94军是美械军,最多不过12门105,而且有可能还
在训练,说要发挥多大作用我看也很难。
所以抗战这么多场大小战役,唯一有资料打美械105、155的叫孟拱河谷,还一天打不到
15发。其他“可能”有打的就是八莫、腊戍、桂柳反攻,不过如前所述,也很难说有什
么重大作用,而且这些作战可都没有一号作战重要。湘西会战也证明了,国军没105以上
也可以守得住跟反攻。所以综合以上所述,我不知道抗战是不是靠75山炮+骡马就打赢的啦
,不过我很确定不是靠美制105+155重砲。
作者: armed (战史版国共内战篇小天使)   2013-01-07 19:05:00
故这几场会战对日军杀伤都没很大,驻印军也没打要塞如松山.
作者: AlbertSpeer (德国军备部长)   2013-01-16 08:17:00
我听见湘西日军的哭泣声:我们师团差点要崩溃玉碎还伤亡不大....在缅甸被驻印军打的抱头鼠窜的日军表示:伤亡不大?狗屁!看我们被追打的多惨!
作者: panzerleader (卡廷1940)   2013-02-28 09:48:00
湘西日军一个师团被打成残废 哪叫杀伤不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