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及回文恕删)
我是原作者,邹小樱,一个在大陆的……姑且说是音乐行业的工作者吧。
在大陆另外一个网站“知乎”上,今早也有一位听友对我留言:“我觉得比
起林夕的词,陈信宏的更能感动到我。《如烟》里的‘有没有那么一滴眼泪
能洗掉后悔’《倔强》里的‘我和我最后的倔强’、《纯真》里的‘月亮绕
地球地球绕着太阳走’。台湾乐坛和香港乐坛风格不同,完全没有可比性。
答主却说什么要接近林夕黄伟文周耀辉,简直是不可忍受。”和Yshing1206
表述的,有点类似。
我试图把Yshing1206提到的内容,拆分为三个点:
1.五月天(放之四海皆准,可指代所有音乐人)的音乐不需要比较。
2.请慎用模仿这个词。
3.把阿信的词作和林夕相比,不是一个客观的对比(要比就比台湾语境下的
写作),且林夕本人就是封神?这个标准,我不接受。
于是得出结论,我对五月天缺乏尊重。
可以一层层来回应下:
1.只要你的作品被创作出来后,它就和你无关了。更极端的情况,它被曲解乃
至误解,都和创作者无关,作品本身因此拥有了独立的生命和人格。这是我
进行文艺批评时候的基点。且任何一个人对文艺作品发表意见,他均是出于
自己的价值观及认知体系去的。举一个例子,七八年前吧,曾经采访过陈乐
融老师,聊起《潇洒走一回》,陈乐融还特别提醒我说,这首歌根本不是你
们所说的“改革开放”,你们不要再把什么下海之类的说成是潇洒走一回了。
最后的成文,我原封不动地把陈乐融的话照搬,但我还是在结尾说了类似前
面的话。我说,这个误读,是带有时代特色的。我尊重原创者,但发生过的
事情,就是历史(然后陈乐融老师对稿子很不满意于是还发邮件喷了……)
。所以,一个创作的作品,是否会进行比较,这是无法被左右的。
2.关于模仿,实际上,王菲的《寒武纪》和《一千个世纪》特别像,但阿信在
这首歌里面,写得比林夕好。可能是我用模仿这个词很轻率,我用“很像”
、“类似”或许会更好。但我想说,究竟有没有模仿,这些事情,只有当事
人知道。比如张亚东老师打死也不会承认他是模仿Blur的,唐朝也打死不会
承认他模仿Rush,可当时候有,创作者对你敞开心扉时,会告诉你他们的小
秘密,确实是在模仿。比如Beyond就曾经直接拿Oasis的和弦模仿过一首歌,
而且这首歌还红到不行……当然,我确实应该慎用这个词。
对了,阿信写的《纯真》,和伍佰老师的《挪威的森林》……我也觉得也是
特别有意思。
3.关于和林夕的比较。虽然我是粤语成长语境,但实际上我的中文体系建立,
都来自于国语歌。在我心目中,我认为阿信的词,确实是一等一的高手,但
跳脱我的歌迷身份,对于大众来说,普遍公认的神坛级词人,的确是林夕、
黄伟文、郑国江、黄霑、周耀辉,当然还有李格弟、陈乐融、武雄、钟永丰
(我是客家人),而李宗盛、罗大佑、陈升,他们更多的是作为
singer songwriter存在,但确实也不妨碍他们的词的水平之高。但我们对
于一个词人的判断标准,通常在于其产量、稳定性、适配性,林夕所以超神
,在于他可以服务王菲,同样可以服务杨千嬅、陈奕迅,他能够赋予歌手性
格。当然,阿信也可以做到,我觉得《听不到》算是梁静茹转型之作,他通
过这首歌,提纲挈领地把《恋爱的力量》新歌加精选立了起来,并在这首歌
里面,完成了梁静茹的A&R。所以我的表达,用脱水之后的翻译来说,应该
是:阿信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神一般的作词人。而现在,他足以和林夕等人
一起并列。
至于“很林夕”的说法,林夕的作品在十年前就开始写禅味,写佛偈,写一
丝不挂,写电光火石,等等。在此之前,阿信是不会用“菩提”这种物象的
。我指的是,这个意思。
所以,如果说觉得我有一点自以为是——这个我认了,但如果说我对他们不够
尊重,这个倒有点……对我有一点印象的读者,都会知道我是,怎么说呢……
为了“五月是不是摇滚乐队”这个其实蛮……的问题,和别人闹个你死我活的。
没有帐号,不知道怎么回应,请Alice代为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