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比我们普通人多死一次

楼主: alice910265 (Alice玲子)   2016-06-28 10:44:47
他比我们普通人多死一次
邹小樱 2016.6.28
最开始听到《如果我们不曾相遇》的时候,第一感觉:这不是一首B-Side的歌吗?
如同《后青》里倒数第二首的专辑同名曲,在室内乐的声场里沉吟低语;或是《第
二人生》里的《有些事现在不做 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在爽口的鸡汤里(:-D),
为此生唯一自传写下美丽注脚。这些年,五月天逐渐进化成“体育场摇滚”
(stadium rock)乐队,对歌曲节奏有着愈来愈高的要求,《Do You Ever 帅》、
《入阵曲》、《将军令》以及新专辑首单《派对动物》,均为顺应新时代而生。而
像《如果我们不曾相遇》这样的,听起来不愠不火的歌,怎么会作为第二主打?
再循环了几遍后,忽地感觉到了悲凉乃至悲壮的气息。
美国醉乡民谣式的吉他扫弦提纲契领,清亮的原声吉他迅速潜入厚重的混响之中;
主歌的旋律带着日据时代的影子,恍如一曲冲绳民谣;紧接着是石头漂亮的制音,
电子Loop式的吉他连复段推动歌曲前进,这也成为《相遇》最具记忆点的音色,并
统领全曲(说起来,石头扮演主角的歌曲,通常都是五月天最有史诗气质及不灭宇
宙定律的作品,包括《一千个世纪》、《寂寞星球》、《仓颉》等);副歌开始,
冠佑的鼓接管全场,过门处的Tom鼓滚奏让整首歌听起来更有空间感(听起来让人
瞬间重回2000年《爱情万岁》)。
这首歌最特别之处,为五月天历年创作中对人声演唱部分最“满”的一首。除了开
头两小节的吉他作为楔子,以及第一遍副歌“从我故事里苏醒”又留了一小节给阿
信喘口气(实际上副歌结束后有两小节,由冠佑的鼓作为转换章节的cue点,但阿
信“苏醒”的“醒”泛音就快去掉了一小节……),整首歌完全没有留有余地,阿
信的演唱盈满了每一个角落,就连气口(每一句演唱之间换气的位置)也设置得极
短。这样歌曲创作方式,不仅对于演唱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编曲和制作也是
难题,“连绵不断的情绪线”和“上气不接下气”只是一墙之隔。过去,奉献了
《富士山下》、《一丝不挂》、《钟无艳》的怪杰作曲人泽日生是这种“唱死人不
偿命”写法的代表人物,再配以林夕最拿手的如层层叠叠山峦之长句,以及古典乐
出身的陈珀的妙手,打造出上述热单。这一次,阿信一反乐团常态,没有给五月天
成员solo的机会,包括玛莎、怪兽在内的所有人承担的是通过节奏型的变化,而让
《相遇》听起来像一部公路片。他们的众星捧月,都为给阿信的长句腾出空间,也
让《相遇》得以容纳更多的情感和表达。很多五迷表示,《相遇》让他们感觉焕然
一新,所谓的新,就是在这。哦对了,这首歌的编曲者一栏里,除五月天外,还看
到了陶山,即Skot Suyama,一个出生于美国西雅图、但同时拥有瑞典、英国、芬
兰、日本血统的80后音乐人。2015年,他几乎包办了谢和絃《爱不需要装乖》整张
专辑的曲、编、制,以及另一个“摇滚版Alin”的“小男孩乐团”专辑的曲、编、
制、混。感兴趣的话,不妨听下他给谢和絃做的《台北台北》,如果你的耳朵足够
聪明,能很快get到陶山对《相遇》的贡献度。

说了这么多,五月天大费周章,究竟想在《相遇》里表达些什么?
歌曲首发的当晚,我在微博上这样写到:
结合之前的《派对动物》,更加坚定了我认为作品九号是一张提前和大家
  告别的专辑(当然全砖出来后也可以打我脸)。
  在过去,阿信是不会写这种歌词的:
  
  某一天 某一刻 某次呼吸 我们终将再分离
  而我的 自传里 曾经有你 没有遗憾的诗句
  诗句里 充满感激
  一个过生日都要躲着人,怕大家给他唱生日歌的人。
  想到钱德勒的名句:道别等于死去一点点。
确实,这一次的阿信把歌词写得“很林夕”。“荒漠唯一菩提”、“命运犹如险棋”
,这种带有佛偈式的句子,是夕爷看穿悲喜后的机锋。比如他写给王菲的《寒武纪》
(其实阿信《一千个世纪》可以视作对其模仿致敬):
  故事从一双玻璃鞋开始
  最初灰姑娘还没有回忆
  不懂小王子有多美丽
  直到伊甸园长出第一颗菩提
  我们才学会孤寂
  在天鹅湖中边走边寻觅
以及写给杨千嬅的《再见二丁目》:
  转街过巷 就如滑过浪潮
  听天说地 仍然剩我心跳
  关于你 冥想不了 可免都免掉
  情和欲 留待下个化身燃烧
还有陈奕迅的《一丝不挂》:
  不聚不散 只等你给另一对手擒获
  那时青丝 不会用上余生来量度
  但我拖着躯壳 发现沿途寻找的快乐
  仍系于你肩膊 或是其实在等我舍割
  然后断线风筝会直飞天国
而今,阿信在《相遇》里这么写到:
  晒伤的脱皮 意外的雪景
  与你相依的四季
  苍狗又白云 身旁有了你
  匆匆轮回又有何惧
  ……
  偶然与巧合 舞动了蝶翼
  谁的心头风起
  前仆而后继 万千人追寻
  荒漠唯一菩提
  是擦身相遇 或擦肩而去
  命运犹如险棋
  无数时间线 无尽可能性
  终于交织向你
菩提,在佛家语境里,是得道的象征,是修行之人的觉悟之舟。佛家坐禅,为的是
让俗世状态下那一碗混乱不堪的水,在静默中变得清澈澄明。在此过程中,不断地
把自己丢掉一点,丢掉名字性别,丢掉社会人的状态,实则为离开这个世界的心灵
准备。如同美国心理学家凯萨琳‧辛格从她多年的临终关怀工作中总结出的《好走》
(The Grace in Dying : How We Are Transformed Spiritually as We Die,简
体版译名《陪伴生命》)一书所写到:“维持交情跟朋友的来往,这是我们社会契
约阶段最典型的特色。但是当我们进入这种死亡的临终的退隐的状态,你要从那个
世界里面走出来时候,你发现所有的派对、聚会、运动、嗜好,拼事业,这些从前
给我人生意义的活动慢慢都终止了。我们会慢慢对书跟电视失去兴致,事实上对任
何形式的消遣娱乐都已经不再热衷了,到最后只有我们最亲近的人陪伴在我们身边
才会跟我们有一点点的联系。”向死而生是宇宙法则,那个曾经带着天真的口吻唱
到,“我想到遥远遥远的以后,会不会有人知道我,在这个寂寞的星球,曾这样的
活过”的少年,而今对生命有了更切实的感悟。他会遗憾吗?他会在午夜为自己正
在流逝的生命感到猛地畏惧吗?阿信同时拥有社会人的另一个身份:五月天,所以
他需要死去两次——一次是他个体生命的消亡,一次是五月天的消亡。他比我们普
通人多一次死去的机会,即凯萨琳‧辛格口中那个“我们生命中的其他时刻,从来
不像这时候如此沉默却又光辉灿烂”的机会。
于是,阿信写下了这样的话:
  某一天 某一刻 某次呼吸
  我们终将再分离
  而我的 自传里 曾经有你
  没有遗憾的诗句
  诗句里 充满感激
可以说,阿信距离林夕、黄伟文、周耀辉、郑国江、黄霑、李格弟等超神级词人,
又近了一步。蓝三阶段,他用快要满出来的荷尔蒙写词;到了后青春期,他找出所
剩无几的燃料来写词;到了五月天倒数第二张专辑时,这一趟远行终于接近终点,
怎么说,就像这一次文案里面所写,这是五月天的“生命史诗”。

歌曲MV用一个爱情故事串联,但你也可以轻易把它看穿。就像Joy Division的
《Love Will Tear Us Apart》,难道你会把它真当做情歌来听吗?且在MV里,我
们再次看了台北101大楼,五月天重现天空演唱会的场景。对于热爱披头四的你来
说,这又是一个离别的信号。1969年1月30日,披头四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苹果公司
(非乔帮主的那家)屋顶,披发当风,鼓琴而歌。尽管披头所在的伦敦萨维尔街3
号那栋红砖楼,楼高仅有五层,但在那一刻,它拥有全世界都必须闭住呼吸、抬
头仰望的高度。披头四屋顶演唱会作为最后的压轴影像素材被收入《Let It Be》
专辑的纪录片里——这是披头四的倒数第二张专辑。蓝侬用他瑰丽的想像写下
《Across the Universe》,“言语流泻而下,像无尽的雨丝飘入纸杯;悄然滑落
的印迹,如穿过这个静寂的宇宙。”而在之后,他们又迸发了最后也是最棒的灵感
,创作出他们的完结篇《Abbey Road》,把披头士传奇定格在了20世纪60年代。
而我们有幸见证另一个传奇的诞生以及结束。来吧,五月天的第九张专辑,也是他
们的倒数第二张专辑。
忽然又想起了曼德拉著名的就职演说:
  我们最深的恐惧并不是我们自己不够好。我们最深的恐惧是我们自己拥有
  无可测度的力量。我们害怕的不是自己的黑暗,而是自己的光亮。我们的
  出生,是为了内在于我们之中的荣光。这荣光,不特属于少数人,而是属
  于我们每人。当我们让自己发光发亮,在无意之中也允许了其他人的起而
  效行。当从自己的恐惧中解脱,我们的存在自然也会解放其他的人。
请随着《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战胜恐惧,让自己发光,也让他人发光。
作者: huyyt123 (晚安‧阿御)   2016-06-28 10:55:00
推小樱,这首歌的人声真的很难得满满的又很温暖
作者: tzuchun0214 (沙发马铃薯)   2016-06-28 11:01:00
确实觉得人声好满,但还真没想到是最满的一首。另推面临两次的消逝
作者: jump37 (踢到一颗苹果)   2016-06-28 11:06:00
推QQ对这首歌又有更不一样的感触了
作者: mayorange (柑仔)   2016-06-28 11:07:00
推这篇,也谢谢Alice大,动作好快XD这篇让人弄清楚了一些无以名状的感受
作者: xmas1224kimo   2016-06-28 11:32:00
推~
作者: amy10194 (自由自在风)   2016-06-28 11:47:00
听完看完 都好想哭QQ
作者: child1027 (我曾经存在过)   2016-06-28 11:51:00
作者: haha123wa (haha)   2016-06-28 11:55:00
QQ 越听越好听
作者: oLynno (琳)   2016-06-28 12:08:00
推~
作者: samdi (躲起来)   2016-06-28 12:10:00
推 也谢谢alice大的转载可以读到这篇文
作者: rusing (温柔的蓝色潮汐)   2016-06-28 12:15:00
作者: mirokoyen (总是要面对的)   2016-06-28 12:23:00
作者: yukisnyau   2016-06-28 12:46:00
我也有发现这首是少数几乎没间奏/SOLO的作品但想不起来有没有其他也是这样
作者: hsinyen329 (阿晏)   2016-06-28 12:52:00
作者: peihsin (小蓝)   2016-06-28 13:51:00
推~~
作者: draving (draving)   2016-06-28 13:52:00
作者: rockirl (狗儿)   2016-06-28 14:04:00
推!
作者: tzuchun0214 (沙发马铃薯)   2016-06-28 14:10:00
yuki大我也是 我也突然想不起来有点挫折XDDDD
作者: whitefire (Sylvia)   2016-06-28 14:50:00
作者: mayfuday (fumay525)   2016-06-28 15:11:00
作者: maystyle (show)   2016-06-28 15:27:00
QQ
作者: chingss   2016-06-28 16:10:00
作者: legendd (legend)   2016-06-28 16:50:00
如烟?
作者: hcnchccedutw (乐团控)   2016-06-28 16:53:00
的确跟如烟结构类似
作者: MathowTS (Mathow)   2016-06-28 17:02:00
推 看到一半跳起来(又被刀子狠狠戳了一下QQ
作者: legendd (legend)   2016-06-28 17:02:00
如烟MV阿信也是有拿木吉他
作者: c901105 (QiuXiao)   2016-06-28 17:06:00
作者: fiona0754PTT (Fiona)   2016-06-28 18:16:00
推,感谢分享
作者: aliese   2016-06-28 18:17:00
推QQ
作者: cyhuan (cyhuan)   2016-06-28 18:24:00
泪推
作者: angelae086 (安安)   2016-06-28 19:03:00
分析的好专业
作者: pssunny123 (謝小晴)   2016-06-28 19:08:00
作者: merk0810 (mike)   2016-06-28 20:43:00
我知道很多中国年轻孩子是拜读邹的文章认识五月天尤其是台语歌的部分邹对五月天歌曲的偏好还满接近五版某些资深五迷
作者: elin927 (秋樱)   2016-06-28 21:06:00
作者: JWayne (JWayne)   2016-06-29 01:17:00
推,看得让人好想哭
作者: maydayart   2016-06-29 10:51:00
不知道有没有人意识到,上述谈的死亡和永存和《如果我们不曾相遇〉的MV有些呼应。MV中两人处处透过耳机连结彼此,在男主角离开后(看起来是死亡,但没有明确交代)女主角用音乐让他永存,让连结延续。
作者: kiki2908 (kiki)   2016-06-29 11:08:00
推~看完再听一次又更多感触了
作者: grass329 (grass)   2016-06-29 13:10:00
不想告别
作者: love2005evol (鲸鱼)   2016-06-29 20:17:00
真的看到很想哭QQ
作者: dolphan (Dumbledore)   2016-06-29 21:34:00
推好文
作者: zozolo (zozolo)   2016-06-30 10:22:00
推文
作者: niketony (阿进)   2016-06-30 22:47:00
推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