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回这篇文,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1844经哲手稿的心得,献丑啦
其实我自己读1844经哲手稿的时候,始终觉得有点卡卡的,觉得很困难
各位有读过这本小书的人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你们看完以后真的有很有收获的感觉吗?
老实说,我觉得还好
这本书因为已经在学院里面被划归为马克思的经典著作
所以很多人读,也很多老师把它当作课堂上的指定读物
我觉得正是因为这种经典地位,所以才让很多人去读它
也让很多读它的人好像不太好意思承认自己其实没有看得很懂,也不太好意思批评它
但是,假如说看不太懂才是正常的呢?
这毕竟只是马克思的“手稿”,而且是马克思比较早期写下的
马克思正式发表的著作都经过他自己再三修改才发表,而手稿当然是没有经过这个阶段
可能里面很多想法都是比较混乱、比较杂的,甚至在解答马克思自己的问题上不是很成功
试想,你要了解一个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是应该看他的毕业论文还是课堂报告比较准确?
这个标准我认为放在马克思身上应该也说得通,更何况这还只是某种草稿
我实际读1844经哲手稿,归纳出他的论述过程大概是这样:
工人越劳动却越穷、资本反而积累得越多,从这个现象出发,马克思将之类比为异化
而结果之所以是异化的,可能是因为过程就是异化的
所以马克思分析了工人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中种种异化的特性
比如说,工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生存才参与维系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跟类本质异化等等
当时的主流经济学之所以没有想要解释异化,是因为没有关注工人和劳动产品的关系
而这种异化的根源是来自于所谓的“私有制”,所以隐约导出了要解放工人应废除私有制
我不是说这个分析不对,它当然有价值,但我也觉得这个解释的说服力不强
可以拿1844经哲手稿和马克思后来经他再三思考的著作资本论做比较
资本论毫无疑问的,其中一个很大的重点是在分析劳动过程中的“剥削”、“剩余价值”
可以说他和1844经哲手稿想解答的问题是差不多的,都是想解释工人越劳动却越穷的现象
但是在资本论里面,不要说“异化”这个概念根本没有被用来分析劳动过程
根本也没有出现类本质这个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是直接分析商品、价值、劳动等等,最后导出资本如何进行剥削
既然是这样,是不是可以假设马克思在后来的著作里分析资本主义的角度有所改变
也就隐含着当初在1844经哲手稿里面的想法只是一个过渡,在回答问题上并不是非常成功
当然,1844经哲手稿和资本论在理解上都有一定难度
但我认为这两个著作的困难性质不太一样,前者一定程度是因为本身还不够深入、有点乱
后面是因为概念挖掘得比较深,用比较迂回的方式解析经济的表面现象
所以我常常觉得,要了解马克思如何分析劳动,读资本论可能会比读1844经哲手稿来得好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读1844经哲手稿的读书会常常无疾而终,因为每个人都一头雾水
读资本论的读书会虽然撑到最后的人可能不多,但这主要是因为篇幅太大或者理解困难
英国的激进左派政党一直都会在理论教育里放入资本论,但却很少探讨1844经哲手稿
也可能是因为上面的原因
但由于1844经哲手稿是比较少被跟苏联教条马克思主义挂勾的,所以学院的兴趣比较高
也就造成一般人想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常常舍近求远,从比较难的1844经哲手稿下手
当然,因为台湾过去研究资本论的环境比较差,适当的入门材料比较少,应也是部分原因
总而言之,我觉得想研究马克思如何分析劳动和资本主义,其实还是读资本论会比较好
尤其是如果你只是因为觉得社会很烂,想学一点左派理论而不是钻研学术,更是如此
以上一点浅见,跟大家分享,有任何批评都欢迎,我绝对不会吊书袋压人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