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witter (双性离子)
2017-09-12 00:35:54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189405
日本涩谷电车着火 乘客徒步避难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10号下午,日本东京涩谷的小田急小田原线惊传火烧车意外。5
点半左右火势已经扑灭,当地警方受访时表示,目前没有传出人员伤亡。
综合外媒报导,当地时间约下午4点20分,在小田急小田原线的“参宫桥”至~“代代木
八幡”站的沿线发生火灾。原来是位于铁轨旁的一间拳击馆3楼着火,火势顺着风吹向当
时正停在边上的电车车顶,约15平方公尺大小的区域随即燃烧。
从乘客、当地民众的Facebook或推特等社群软件都可找到许多火灾现场的照片与影片。依
其发现,电车行经该路段时,疑似先看见前方熊熊大火而暂停行驶。没想到停下后,火势
马上顺延到车顶而迫使车长再次发车;电车向前行进几秒,马上被赶到现场的消防队员高
声喝止。
约150人左右的乘客随着警察、铁路工作人员的指示撤离车厢,沿着铁轨步行避难。当地
的其他铁路公司也协助运送乘客。电车线路等的损伤状况正在进行确认,但要修复看起来
得花上不少时间。
警方跟东京消防厅正在查明拳击馆的火灾发生原因。
(自由 2017-09-10)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9-12 08:11:00左转铁道板 谢谢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7-09-12 09:45:00小田急电铁< 光从公司名称就可以判断了
作者:
whistlerhu (Howard the Whistler)
2017-09-12 10:23:00那请问JR东西线是捷运还是铁路?分类的标准在哪里?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7-09-12 10:43:00东京地铁除了大江户线,银座线跟丸之内线以外都应该算在铁道版?
作者:
whistlerhu (Howard the Whistler)
2017-09-12 10:48:00为什么都市通勤铁路不能算在本版范畴?更正,为什么跟通勤铁路相通的“地下铁”就不能在本版讨论?又整条在都市内跑的铁路何尝不是都市运输,而能在本版讨论?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7-09-12 10:54:00JR东西线是JR西经营的地下铁路线,但小田急本身是铁路公司,那这样六家线是不是也变MRT版业务了?
作者:
whistlerhu (Howard the Whistler)
2017-09-12 11:04:00请定义“铁路公司”;六家线我觉得可以啊我也可以说香港地铁不能在本版讨论,因为它们都是“香港铁路公司”经验的
作者:
Odakyu (青蛙骑士 瀬戸幸助)
2017-09-12 11:08:00这样好了 以向丘游园为界 向丘以东归MRT 以西归Railway因为向丘以东站距较短 早期各站停车只行走向丘以东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9-12 11:25:00主任开示了
看东京9号线计画范围日本的地下铁和通勤铁路已经没有明确分别,甚至通勤铁路各停站距比地下铁短目前狭义上名称属于Metro或Subway的才是地下铁范畴
作者:
whistlerhu (Howard the Whistler)
2017-09-12 11:29:00这样分不错,但是站距多短跟多都市可能不好区分;而既然是“铁路版”,我想所有的轨道运输都可以在那里讨论
也就是对大多数国际旅客来说比较像地铁的MRT算是Railway的子板吧,捷运也可以在Railway讨论全世界铁路和捷运分界不清楚的国家地区没几个,应该是日本最有争议,其次韩国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9-12 11:33:00但是BRT不能在Railway板讨论 可以在MRT板讨论?
日本的地下铁范围比较小,也就是有些私铁/国铁->JR路线实质上是地下铁延伸的原因大阪的北大阪急行线、近鉄けいはんな线、东京的东急田园都市线、JR常磐线各停等都可算是地下铁延伸捷运不一定都是铁路形式,BRT属于公共汽车形式的捷运,当然不能在Railway板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9-12 11:37:00举手:伦敦地上铁能进MRT板吗
不过应该也只有BRT不能在Railway讨论吧…地上铁……问板主XD
作者:
whistlerhu (Howard the Whistler)
2017-09-12 11:42:00为什么不行?MRT又不等于地下铁
作者:
mackywei (唔嗯...)
2017-09-12 13:50:00不过缆车不太M,很不R....到底行不行?
缆车……我好像忘了捷运有缆车XD事实上MRT只有高运量才适用,其余是把MRT当Metro用
作者:
flyingenie (flying over the moon)
2017-09-12 18:48:00Mrt 是1967年老外定义的”城市区铁路"可以上wiki查高运量是果,不是因有轨道交通的brt 在市区也是mrtMrt的名字在澳洲东南亚国家比较流行美国纽人口有60%用地铁上下班,落山矶只有10%,就是市区与郊区多少的差别市区人口一般要30万以上,以下的是卫星城巿,70%人口有本地工作才是市区,mrt 可以推大台北有700万人,所以有mrt东京23区有900万人,其中的本地的铁路线都是mrt,23区域之外用Jr. 连郊区的是一般铁路因为在郊区的人要通勤23区,不是在衞星城市上班如何做好mrt 要看都市计划,人口和本地工作,基隆本地工作不够,铁路无法改成mrt没有工作在家就好,youbike又便宜没有上下班,消费需求很难去撑起mrt所以mrt ,本地的工作,巿区人口有关系有上班的人才能去坐mrt 下班消费,再回家,有4趟没上班的人最多是星期一六日去百货公司看看电子商务兴起出门更少,mrt须求可能不在小城市成长写错了,☺ 上班族是2-3趟一天,非上班族是一星期2
作者:
flyingenie (flying over the moon)
2017-09-12 20:23:00香港新加坡都是上班族一星期如有17趟,是非上班或开车族的8.5倍,所以mrt要看当地大商业区政府文教单位开发台北一天才两百万趟,100万上下班人口用捷运,其他坐公共汽车机车的,商业区办公室或者学生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9-12 23:43:00fly大对MRT的理解似乎有点奇怪?然后香港是有通勤路线的 首先东铁线绝对符合此标准和大多数被分类为通勤铁路的路线一样 是先有路线后有市镇一样 再来的就是西铁线和马鞍山线 当中的西铁线会更像通勤铁路一些 而马铁与通勤铁路的差异比较大甚至东涌线也会视为通勤铁路 因为东涌线(机场铁路)是和新机场 东涌新市镇是一起规划的
东铁线原始设计是近郊铁路,你可以留意MLR老车的加速率和一开始的车内空间配置,以及场站规划就看得出端倪
作者:
flyingenie (flying over the moon)
2017-09-13 07:31:00有wiki可以查,不用质疑我市区在都市计划中有定义,不是郷民投票出来的没有工作的市区叫做鬼城东涌线是卫星城市,人口少于20万,当地只有机场,居民多通勤一小时上班,中间都是郊区像是JR ,非一般的捷运机场捷运是误用mrt 的定义高鐡青浦站也是一个鬼城新巿镇没有外来移入人口很难,香港有中国移民,不是好例子香港城市在九龙港岛,青衣,东涌住民没有机场以外的本地工作Airport express 不是mrt香港快线和mrt共用线路的成本现在也还没有赚钱台湾高铁没有办法把人移居去青浦,新的机捷也很难林口有本地工作是比较好的快线站,如青衣东涌是一个失败新市镇的例子,东鑯比较成功,因为有大学,科学园区,来往中国大陆的陆路交通远大于航空的人数东铁14个站一天100莴趟,北捷的一半,东涌很少,桃捷的下场可以预期工作不多,车子频率下降,消费者不想空等,都是把火车当捷运盖的结果东涌线一天23万趟,香港机鐡一天5万趟青衣才是东涌线的主要使用人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7-09-13 13:54:00打不出那个字打东冲线就好了,通同字,打东涌很奇怪。
作者:
flyingenie (flying over the moon)
2017-09-13 15:34:00谢谢提醒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9-13 17:10:00国语涌跟涌同音 没理由打冲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9-13 18:35:00那广州地铁4号线算MRT吗上海地铁16号线算MRT吗 东京的东西线 三田线又MRT算吗北捷高捷的红线又算MRT吗?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9-13 20:05:00咦……原来“涌”是多音字来的 唸冲也是对的
作者:
flyingenie (flying over the moon)
2017-09-13 20:08:00巿区铁路即是mrt,日本是一个都会区变大的例子,台北市也是,没有工作的卫星城巿的mrt没有成功的机会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7-09-16 15:31:00日本哪里没明确分别,地下铁就是地下铁在地下的铁路还是铁路(JR或私铁),不会被归类成地下铁直通运转也不是"地铁的延伸",就是把地铁和铁路串起来扩大服务范围、减少转乘麻烦而已,就像哪天若板南线和台铁直通运转到基隆,你会说台铁是"捷运的延伸"吗?就算路线在地下,日本没有人会讲JR东西线、近铁京阪奈线(生驹以东)、JR横须贺线(品川以北)等地下铁路为"地下铁"只有不会分的台湾人会这样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