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基隆轻轨是什么? 在地团体“鸡笼雾雨”

楼主: ky0805 (坤哥)   2017-07-27 00:19:41
基隆轻轨是什么? 在地团体“鸡笼雾雨”自办座谈探讨利弊
文/公库记者张已亷 2017-07-26
原始连结: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66529
今年3月,蔡政府宣布将耗资80亿,于基隆兴建“Tram–train轻轨捷运系统”,期望借此
带动基隆发展与纾解花东列车运量问题。基隆在地组织“鸡笼雾雨”则认为规划过于仓促
、缺乏公共讨论并质疑计画效益,因此于7月15日举办“从公共运输来看基隆轻轨运量与
效益”座谈会,邀请逢甲大学运输科技与管理学系副教授李克聪前来分享,让民众知道计
画的优缺点,共同讨论城市未来的发展。
规划过程过于仓促 李克聪吁:必须循序渐进
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于今年5月公布6页尚未核定的“基隆南港间通勤轨道建设计划”说
明书当中提到,此轨道建设是利用“Tram–train”系统,未来将行驶于基隆市路面并结
合台铁既有的地下第三轨道,以基隆火车站为起点,终点默认在南港展览馆,沿途设有9
站,唯一新设的南港展览馆站将利用轻轨电车的爬坡特性,从台铁汐科站爬升至路面与捷
运南港展览馆站连结,满足基隆捷运化的需求。
基隆市长林右昌曾表示,此建设将提升通勤品质,并解决花东运量不足的问题,轨道沿线
也将发展新市镇。李克聪则认为,地方首长宣布要做,但相关评估都还没完成,完全是赶
鸭子上架。
李克聪说,交通建设有几个先行规划必须完成,未来才能确实发挥运输效益。他表示,初
期应透过相关可行性研究评估,确认建设的规划方向,再进行不同的工程经济评估,研议
计画是否有其他更有效率的方案,后续则需要探讨交通冲击、环境影响评估及都市计画变
更,最后才是细部设计与厂商发包。李克聪指出,完整的规划设计需耗时2至3年,过程中
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修改,但是台湾现有的交通计画皆没有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因此衍
生出许多争议。他说,“铁工局又想在2020年将基隆轻轨通车,非常赶,有困难。”
什么是“Tram–train”?
“Tram–train”是轻轨电车与既有火车互相连结的轨道系统。李克聪表示,“
Tram-Train系统”意在改善城市区内交通,联外运输则为次要的补充功能。他提到,应将
电车延伸进入基隆市区,建立起“山线”与“海线”的支线轨道,如此才能发挥“改善市
内交通”的本质效益,但是李克聪也坦言,以目前的规划看来,有些本末倒置。
然而,铁工局尚未公布轻轨将如何延伸进入基隆市区,李克聪说,转运接驳将成为关键,
他建议,可以从复合运具来思考,例如,搭乘市区公共汽车再转乘轻轨可减免票价等方案。
李克聪表示,基隆跨县市通勤人数有4万多人,基隆的公共运输市占率为39.8℅,是谓每
1000人中就有近400人是搭乘公共运输往返目的地,使用公共运输的人口比例仅次于台北
市为全台第二名,但他也强调,既有数据仅能证明基隆现有的公共运具实施运行状况良好
,不表示新建轻轨就一定能更加提升效果,他认为,如何培养民众持续搭乘习惯,将既有
公共运输系统与轻轨结合,规划相关配套才是政府更应该设想的部分。
轻轨是否适合基隆?
目前基隆市区内公共运输包含:城市公共汽车、快捷公共汽车,联外公共运具包含:火车、客运、
快捷公共汽车。李克聪按下投影片,显示出基隆公路系统,多条路线覆蓋基隆行政区块,他认
为,公共运输选择多样,私人运具也可轻易到达目的地,基隆是否需要额外建设轨道,必
须审慎考虑。
“Tram–train轻轨捷运系统”目前计画将连结基隆与南港展览馆,希望能满足基隆市民
对于捷运服务的需求。而现在汐科站到南港展览馆站之间并没有轨道相连,因此,铁工局
计画将站体拉升至路面,利用轻轨电车的爬坡功能,让民众得以转乘捷运进入台北市区。
针对这项规划,李克聪表示,南港路为台北与汐止新旧台五路间重要的交通干道,将最终
站爬升至南港展览馆,施工过程不但会造成交通黑暗期,完工后也会对当地交通产生冲击
。他进一步说明施工过程的问题,他指出,爬升路段需要敲除现有的挡土墙连续壁及隧道
侧墙,将威胁现有火车隧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及防水防洪功能,施工过程也会影响其
他列车通行。李克聪建议将站体地下化,不但可以避免交通冲击,也可运用既有列车达到
同样的目标。
提到既有设施的规划,李克聪对于铁工局计画利用台铁第三轨提出几点问题。他说,第三
轨与五堵货车站及七堵调车场轨道互相交错,并非独立的轨道,未来将加深台铁调度的困
难、影响轨道行车安全。另外,轻轨电车是采一轨双向行驶,列车待避将是一大问题,倘
若使用车站待避,必须占用两轨道及两月台面,如此不但无法增加运量,反而降低。
除了轨道,轻轨电车本身也有问题,李克聪表示,轻轨电车与台铁既有的电压并不匹配,
两者之间的车厢大小、轮距、宽度、高度及动力系统也不同,为了运行势必要客制化车辆
,但是制作费用昂贵,后续维修困难。李克聪建议运用既有运具,他指出,目前台铁区间
车每辆车厢可载运150人,8节共1200人,此运能大幅超越轻轨每车次300至400人,况且轻
轨每小时才3班车,总运量与增加1班电联车相同,“倘若既有技术可行,为何需要额外花
费?”
另外,轻轨其他的预期效益有办法实现吗?李克聪认为,倘若计画中有设想要做城镇发展
,应该要先行处理相关开发事宜,后续轻轨建设再来做整合带动,如此较能达到预期效益
。关于花东运量疑问,李克聪则说,轻轨基隆的路线实际上会吃到花东列车的路线,能否
确实纾解运量仍有疑虑。而轻轨未来将委托台铁营运的规划,李克聪则表示,台铁目前已
经身兼多职,如此规划将导致台铁效率更加降低。
应将预算花在刀口上 切勿只谈供给导向
针对前瞻计画,李克聪表示,“前瞻”理论上应该要考虑到未来的生活环境,而台湾往后
会走向少子化与高龄化的社会,硬件建设将面对气候变迁的环境影响,软件部分将受到人
工智慧、自动驾驶、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技术冲击。他认为,政府必须加重需求、问题导
向的分析,不要只有供给层面考量。
座谈会最后,李克聪提出几项建议,他说,拟定交通建设之前,要先做好整体可行性评估
、加强公民参与、考虑整体国土规划与城市的区域发展,并且确实调查人民的需求取向,
后续才是预算编列,然而,台湾目前每个县市向中央提案都过于草率、简化,中央的决策
也太仓促,沟通说服力不足,应该要回归交通建设的专业思维,将人民的纳税钱花在刀口
上。“一个建设的规划将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起初规划不足,后续弥补将花费更多的代
价。”
逢甲大学运输科技与管理学系副教授李克聪当天演讲投影片内容:
https://goo.gl/yWDntY
原始连结: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66529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7-07-27 00:20:00
除了李克聪 请不到别人了吗?不过他提出的问题的确都是核心问题 包含轨道不独立
作者: macarthur   2017-07-27 00:32:00
南港站没空间挖第下第三轨了吗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7-07-27 00:55:00
交通部不是才说地下延伸到南港要花五十亿
作者: dotZu (良牙)   2017-07-27 01:09:00
李姓水准
作者: liweihau (lee)   2017-07-27 06:41:00
不用因人废言 他说的内容蛮合理的
作者: PPTAlex (艾利斯)   2017-07-27 08:32:00
他的照他的讲法可能一个公共建设要十年吧怎么觉得他跟李鸿源的很像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7-27 08:35:00
依照过去的经验 从规划/可行性/环评/验收/通车通常是十五到二十年吧标题的问题就是爆发在跳过太多前置程序了
作者: kenro   2017-07-27 10:05:00
其实他说的内容也算中肯 可以多听看而不是先酸快否定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7-27 12:28:00
现在的民意不会让你盖的,别自嗨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