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学者建言:提升轨道运输率 可加开公共汽车培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15 15:27:22
学者建言:提升轨道运输率 可加开公共汽车培养需求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02356
2017-05-15〔记者萧玗欣/台北报导〕
前瞻建设的轨道计画备受各界关注,有学者认为,轨道技术进
步,新兴运输系统可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公共运输使用率,确实有必要;但也有学者表
示,目前各县市提出的计画都还看不到完整的可行性评估,建议先将前瞻计画预算框住,
缓冲二、三年,让专家学者审查。
轨道计画确实有必要
淡江大学运输管理系专任教授张胜雄表示,前瞻建设确实有其必要性,因为随着轨道技术
进步,会有更多种运输系统能选择,是否有足够运能需求并非关键,重要的是新的轨道系
统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品质和效能,且比起公共汽车在乘坐稳定性更高,乘客也易辨识如何使用
,能吸引大众使用公共运输,既然有更好的服务,为什么不用?
有助于公共运输使用率
中华大学运输科技与物流管理系教授林祥生也表示,包括高铁、台铁、捷运,台湾长期都
以轨道运输为交通骨干,轨道建设计画确实有需要。前行政院长毛治国曾指交通建设当务
之急是铁路立体化,反对轻轨遍地开花;林祥生却认为,一味的铁路立体化将轨道改为地
下化或高架化,反而是在鼓励私人运具优先,无助提升公共运输使用率,兴建轨道运输有
助于公共运输使用率,这也是为什么欧美、日本等以轨道建设为主的国家,很少有民众使
用私人运具的原因。
逢甲大学运输科技与管理学系副教授李克聪则表示,轨道建设兴建成本高,政府应完整分
析每年的目标需求有多少,并做配套措施,他举例,有些地方只有公共汽车路线,使用人口少
,需求量自然也就低,如果一定要做轨道建设,可透过加开公共汽车班次来培养需求量。此外
,轨道建设主要角色就是场站,如何透过场站开发吸引乘客搭乘也是关键,但目前尚未看
到新政府完整规划。
缓冲两、三年 让专家评估审查
李克聪认为,前瞻计画整体粗略且看不出前瞻性,如果小英政府一定要做,必须要有条件
地将预算框住,缓冲个二、三年,先做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一试定终身。
作者: duodeviginti (XVIII)   2017-05-15 15:44:00
推铁路立体化就是鼓励私人运具
作者: Lime5566 (ZIME)   2017-05-15 16:10:00
这篇写得还不错
作者: xylophone135 (赤い三月花雪梦)   2017-05-15 16:40:00
推 不过美国不太算轨道建设为主的国家吧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5-15 16:41:00
铁路立体化是都市更新的一部份,也是盖城市轨道的基本功都重要,那个先那个后是可以讨论
作者: gigihh   2017-05-15 17:30:00
铁路立体化=鼓励私人运具吗?应该有待商榷。因为铁路经过的多是市中心,会与铁路交叉的都是都市干道,都市主干还是要维持畅通,欧洲大都市也是车很多,主干道也是要畅通。如果台北当年铁路没立体化,大家受的了吗?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7-05-15 17:38:00
这篇才是正解 毛治国可以闭嘴了没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15 17:53:00
这篇就是正解啦 轨道控跟公共汽车控的想法都太片面
作者: weichia (☯)   2017-05-15 18:03:00
台北立体化很好 但最后又盖了市民高架
作者: hantulee (花旗卡爱用者)   2017-05-15 18:07:00
日本私家车少也有一个缘故,高速公路过路费很贵…加上日本不像台湾平地,日本有段时间会下雪,所以机车很少…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15 18:16:00
下雪不是主因,机车停车格很少应该才是主因
作者: tgyhum (vinc)   2017-05-15 18:19:00
机车也要找交通规则才是主因照不会从右边超车 变换车道会打方向灯 等红灯时不会挤在一起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7-05-15 18:44:00
公共汽车没司机啊~~~
作者: countryair (countryair)   2017-05-15 18:45:00
不管这些轨道盖不盖 公共汽车都应该及早进场培养运量
作者: windty (风)   2017-05-15 19:10:00
对高雄市府来说大众运输眼光只放在捷运根本没想增加公共汽车搭乘率
作者: hantulee (花旗卡爱用者)   2017-05-15 19:20:00
高市公共汽车某些有变动,搭乘率有变高,某些是越改越糟…某些公共汽车时刻改的刚好转乘捷运,不用白等一段时间…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5-15 19:33:00
日本人不想骑机车是因为不想被冷死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15 19:46:00
路竹延伸线 感觉市府盖定了
作者: EMU1000 (1000型电联车)   2017-05-15 21:37:00
日本高速公路超贵.....
作者: mantislin (mantis)   2017-05-15 21:45:00
推分析。
作者: Sunny821210 (鲜榨莱姆juice)   2017-05-15 21:46:00
之前观察日本的停车场收费好像也不便宜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7-05-15 23:03:00
铁路立体化减少台铁事故发生率,这对鼓励轨道运输帮助才大不然区间车频繁在基隆新竹间发生事故会影响大众使用意愿不确定性相较捷运高铁那种完全封闭环境高太多了
作者: auction88 (auction)   2017-05-15 23:24:00
就是这些专家发展大公路运输的概念不是吗..基隆汐止高速公路10公里. 开车不用10分钟.汐止到台北一堆公共汽车,也培养很久,有要盖轨道运输了吗?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16 00:29:00
与铁路太接近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16 01:03:00
轨道跟公共汽车应该相辅相成 发挥1+1>2的效果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7-05-16 01:40:00
汐止到台北不是清朝就盖轨道运输了...
作者: windty (风)   2017-05-16 07:14:00
民生汐止不就卡在台北段吗整条停摆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7-05-16 12:56:00
这篇就是在说轨道为骨干 公共汽车或公共自行车等为接驳这个方式的确是可行
作者: Akulamaru (Akula)   2017-05-17 05:49:00
张胜雄说的向来是你要依需求和能力去选择,而不是一昧推轨道盖捷运轻轨不管需求的喔,这家报社还是老样子只挑自己爱的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