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还在可行性规划,谈这个也太早
不过我觉得身为高雄第三条地下捷运,站址的挑选十分重要
站址的挑选应该要搭配长期规划,才能顾好与远期路网的转乘
现行高捷转乘已经各种悲剧
旧环线西段接不到市议会,后来搭上水岸线改接到西子湾才救回来
但东段还是卡在文化中心跟五块厝之间
黄线的卫武营和橘线也有段距离,应该也很难作站内转乘了
为了北高雄的发展,新庄仔路应该也会有一条轻轨,但却碰不到巨蛋站
为什么会这样呢?
只能说兴建初期路网的时候,很多后续路线都还没想出来
再加上高捷不像北捷,一开始就六线齐发,后续路线也好过
高捷初期路网的蓝线跟棕线一改再改,改到很多本来预留的转乘站都没用到
也因为如此,对于黄线站址,我们必须挑选容易和后续路网转乘的位址
但我想未来这种情况不会改善
高雄的捷运系统还是会做一步算一步
现在规划的路线可能为了更容易过审核,又会变另一个样子
既然未来的路网如此的充满不确定性,又要怎么知道交会站的位置呢?
“因此,只要看起来像以后会变成转乘站的地方,就先在那边设站。”
举个例子
http://i.imgur.com/MHRaXpo.jpg
这个是现在规划的黄线路线
可以看到Y2站大概在环河大埤路口附近,Y1就到神农路了
但未来也有楠梓线的规划,也可能不盖,也可能是直接从黄线延伸过去
不过重点是
“也有可能是规划另一条线从凤山沿着183道路开过去”
只要有这个可能性,就应该把Y2站设在可能变成交会点的中正路口
其他地方一样,先将可能成为交会站的位址作为“节点”
然后再依适当站距规划一般站的位置
那要怎么找节点呢?很简单
毕竟后续路网应该几乎都是地面轻轨或高架化
所以找路幅够大的通勤干道就好了
依照这个想法设计出来的黄线如下图
http://i.imgur.com/96U0NX2.jpg
其中五甲段我是走新富路和凤山西站交会
并且未来会脱离黄线并与新庄仔线直通
编号 站名 位址 与前站站距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