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ucifax (虎爷:犬科动物给我滚开)
2016-08-03 09:32:52http://shanghaiist.com/2016/08/02/straddling_bus_launch.php
试营运照片
内有图
比起来捷运一整个非常的狭窄
超级宽敞的
不知道大家觉得如何呢?
※ 引述《ayumijacky (Tony(小草))》之铭言: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84QMaIj1p4
: 各位可以去看看
: 之前说100年要试营运
: 但我找了又找
: 好像就是找不到实体影片或是图片
: 都是一些模拟图~
: 想问各位朋友有关于这类的消息及后续发展?
作者:
phyllia (达叔)
2016-08-03 10:14:00影片1:00说好的精确停车,电梯举升至上层月台装置呢?影片2:00说好的解决宽车体内轮差,过弯车身扭曲装置呢?注:因地板面约为2.0m,无法采侧开上下(侧边是慢车道)
作者: danielchen 2016-08-03 10:18:00
把它当成学生3D动画作业就好了 别当真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8-03 10:29:00地铁车辆不做那么宽是有道理的,靠站上下车会花费太多时间
作者:
cl075 (dO7S)
2016-08-03 10:37:00比想像中小台
是成本(轨距)问题吧?这宽度跟上下花费时间有关吗 o_不过这种运营法会不会常常被车祸block是要观察一下的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8-03 10:42:00车内拥挤时,欲下车的乘客移动到车门口的时间
这样完全限制了车辆高度了 那条路连公共汽车都不能开
作者:
rotusea (M.Y.)
2016-08-03 10:48:00要是有车子撞上侧面支撑壁...
我觉得到站提早到车门应该对捷运来讲算常识而公共汽车是想动都没办法动 所以我觉得这问题应该不大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8-03 11:41:00所以说车内拥挤时orz转向架的转弯需求是大考验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6-08-03 12:13:00做出实体是推 不过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
成品变这么矮……是迁就都市现状吧。现有各种路灯号志天桥可以不怕被撞到。但看起来离底下小车超近,三宝会造成营运灾难忽有庞然大物贴著车顶过来,一慌就boom而且底下小车把货堆高一点,例如上面挂自行车。也是完蛋。距离实在太近了。
作者:
mackywei (唔嗯...)
2016-08-03 12:48:001.虽然很大一台,但是稳不稳不知道... 所以或许要提前起身要再考量。2.如上:对外部环境其实很要求,上面侧面要够大够宽,下面的车子不能超高。3.安全性....遇有事故时要如何迅速逃生?所以,它所能带来的好处跟需要调整配合的部分要再衡量。
作者:
psvita (ヴィータ)
2016-08-03 14:16:00看不到旁边 下面的车子驾驶会失去速度感吧花多一点钱盖高架BRT就好了
作者:
nadoka (å°é‚£ 娜豆å¡)
2016-08-03 14:20:00干他们真的做了喔
作者:
kuter (卡特)
2016-08-03 14:40:00太矮了
作者:
moaice (丸)
2016-08-03 15:14:00要跟汽车抢路权,路边不能有车临停,要成功取决于现有路面车辆驾驶的守法与否啊,太难了
作者: cabessa (无) 2016-08-03 15:25:00
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很妙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6-08-03 15:41:00其实实验性强的路线 有可能真的投产实现了 但也无疾而终像悬吊单轨也是觉得可以解决多问题 等真正营运了发现有更多问题... 总之试试看不错啊
作者: oddhand 2016-08-03 16:48:00
还真的做出来了XD
作者:
orion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2016-08-03 17:51:00下面很黑,汽车出入有点危险的样子,眼睛不适应下面很黑,汽车出入有点危险的样子,眼睛不适应路边停车不是问题,大陆的马路十几线道,占个一两线就可以大陆大城市马路太宽了
作者:
APM99 (血统纯正台北人)
2016-08-03 18:00:00好屌这个未来搭配自有车自动驾驶 就还不错这下面根本不能开车吧...这大小下面得改成一线道才有实际用处..
作者:
gga5858 (Hi)
2016-08-03 19:11:00最近的自驾车技术突飞猛进,等过2-3年自驾车成熟后,将该车下方车道给自家车专用。
作者:
yoshilin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2016-08-03 19:19:00这个车下层可以多装几个安全气囊,撞到就不会痛其实可以不用转弯都直行,要转的人要换车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8-03 19:21:00从某些模拟图可看到此车的轨道沿线用钢板护栏(如台湾高速
作者:
yoshilin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2016-08-03 19:21:00再跟出口大楼合建二楼人行步道,人就不用在地面行走也增加行人安全,车子也不用等行人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8-03 19:22:00公路路边那种)保护,所以直接撞到此车的机会不大@yoshilin 请考虑道路的外车道必须留给较高车辆行驶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6-08-03 19:31:00八卦版有人提到 中国那边的法规限制力够强 如果在某些新城区 是可以限制过高的车驶入不过反过来说 这就不适合既有道路了 还是得配合城市规划
作者:
JJLi 2016-08-03 20:35:00借转road?
自驾车技术成熟很快,但普及会很慢10年内没啥指望与这种高架巴士匹配
作者:
wallacewei (a job, a job.)
2016-08-03 22:29:00快巴下面应该要开灯,车辆也要开灯,一个过隧道的感觉
作者:
mike158 (米奇)
2016-08-04 01:29:00还有很多进步空间 但是不见得不可行 但觉得在一级城市难推行(而且也不需要) 二三级城市蛮适合的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8-04 01:35:00既然是MRT版,不如大家来讨论他的转向架,
作者:
nadoka (å°é‚£ 娜豆å¡)
2016-08-04 01:42:00对啊转弯到底怎么办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8-04 01:43:00例如轨距高达7米的影响 车身刚性不高是否会让动轮空转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8-04 01:44:00此车在路口转弯就跟路面电车差不多啊 其他车都红灯
作者: tadensun (疯人兵) 2016-08-04 01:44:00
这种高度干脆盖柱子比较细的高架BRT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8-04 01:45:00三莺线柱子直径只有两米 这玩意来回双向会有四排脚落地更何况每排脚都要计入动态包落线 不能只算脚的本身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8-04 01:52:00恐怕比台中绿线占更宽的车道 请看我的推文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6-08-04 01:57:00他的转向架应该类似货柜起重机或跨运车在用的东西
作者:
ecpoem (CK101)
2016-08-04 03:34:00看图有转向架构造。从其他新闻来源说是吃电的,这样看来地上也得铺导电轨才行。而此则新闻说8月将在300公尺长的路线测试,这样离实际上路还远的很啊...
引擎驱动的会比较有用 吃电的不合适其实那些技术都是现成就有的 用门式起重机的驱动技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