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7223
台北捷运上的中国(二):淡水线上的北方宫殿
台北捷运淡水线原路廊为台铁北淡支线,因此淡水线可谓得天独厚,有足够的空间盖高架
高运量车站,建筑师在车站外观设计上也有更多挥洒的余地。主事者当然注意到这一点,
一开始就有意将淡水线打造为“台北的国际橱窗”、“现代台湾建筑”,强调在建筑设计
中融入“本土文化”,让使用者留下深刻印象(注 1)。不过,官方所谓的“本土”,却
似乎和庶民的认知不尽相同,国民党政府向来以中国正统的代表自居,习惯采用北方宫殿
作为公共建筑式样,得天独厚的淡水线也不例外。
淡水线硬件的细部设计在八○年代展开,那仍是台湾经济突飞猛涨的时代,捷运作为台北
市重大的交通建设,象征台湾的繁荣、进步和“文化底蕴”,建筑外观的设计自然不可马
虎。淡水线车站的站体型态堪称最多元,一条路线上就有地下、高架、平面三种车站形式
,月台也有岛式与侧式两种。地下车站只能在内装和出入口展现建筑风格,高架和平面车
站的设计空间最大。因此国民党政府刻意在台北捷运营造的中国元素,在淡水线上显得最
分明。
淡水线车站采一制化设计,除北投站的结构完全采现代风格外,其余大同小异。车站月台
层的梁柱刻意呈现中国传统木造建筑的结构,有斗拱、横梁,只是建材换成了现代的钢。
屋顶采用传统的悬山式或卷棚式屋顶,并用波浪钢板营造出筒瓦的意象。屋顶上还有重簷
设计,作为增加采光和通风的天窗,同时增添屋脊线条的变化。不过淡水线最意味深长的
设计,恐怕要属采用铭黄色钢浪板来覆蓋车站,因为古代只有宫殿或庙宇才能使用鲜艳的
铭黄色屋瓦。从屋顶颜色的选用,可见国民党政府企图打造正统中国意象的苦心。
除了中国式屋顶,淡水线从圆山站到奇岩站的穿堂层,窗户都采用钢构的直条格扇窗窗型
(漏窗的一种),在窗櫺上下构成重叠的四方形纹路。这种设计不仅传达古典中国意象,
还具有实际的使用功能,漏窗一方面可以造就内外阻隔的效果,但却还维持高度的内外穿
透性,采光、空气流通和视觉的扩展延伸。直条纹格扇窗窗櫺兼具功能和美感,在设计上
算是相当成功的。复兴岗站到红树林站为地面车站,为了搭配侧式月台,屋顶设计为单斜
式,主要出入口的屋顶改以金属桁架搭配玻璃天窗,增加空间采光和现代感。这些平面车
站的月台墙面同样设计有漏窗,而且花纹较为繁复,有圆窗、八角等多种形式。
淡水线上有三座特殊设计车站,分别是剑潭站、北投站、淡水站。北投站因具有转运功能
,量体过大,改以大量的金属桁架和玻璃帷幕作为结构。剑潭和淡水站则以古典意象为主
。
剑潭站以其特殊的外观成为早期台北捷运在媒体曝光率最高的一站,剑潭站引人注目如同
龙舟的混凝土巨柱,并非只是装饰而已,而是具有实际结构功能。剑潭站恰好横跨路幅甚
宽的剑潭路,以至于月台层的载重量有限,而淡水线的中国式屋顶过重,不能直接加盖于
月台层上,因此才在车站两端设计出龙舟状巨柱,将屋顶悬吊起来。换言之,车站月台层
上是没有任何扛起屋顶的梁柱,这是剑潭站月台的视野较为通透的原因。
不过,可惜的是为避免悬索式屋顶过度摇晃,剑潭站的屋顶和月台上照明灯柱已有钢梁相
连,大为降低空间的通透度。不同于其他淡水线车站采用悬山式屋顶,剑潭站屋顶的两侧
边缘有燕尾的设计。外国人对中国建筑屋顶的主要印象,往往是屋顶两侧细长而延伸进天
际的夸张燕尾,因此剑潭站的悬索式屋顶搭配龙舟巨柱,更加放大这种视觉意象。
淡水站则特别融入闽南式和殖民建筑元素,赭红色外墙呈现红砖墙的意象,也特别加强墙
面的厚度,让人联想到淡水老街及红毛城。虽然官方文书特别提到淡水线有意融合周遭地
景(注 2),但除了淡水站与老街主色调尚算配合外,我们对此设计宗旨恐怕只能大打问
号。建筑学者李清志便直言:“采用中国建筑‘复古’的形式,这种形式固然在国际间容
易被辨识为‘中国的形式’,但是在台北当地人的心目中却不一定是‘本土的形式’”(
注 3)。要说与周遭地景融合最成功的车站,或许是中正纪念堂的 5 号出口,因为干脆
把出口整个打造成与中正纪念堂相同的白墙蓝琉璃瓦。
严格来说,捷运淡水线的北方宫殿不算丑,但也很难称得上美。原因恐怕在于国民党政府
有意借由皇宫意象展现他们代表正统中国的合法性。台湾对于中国大陆的政权来说,是权
力所不及的化外之地,将代表权力的宫殿移植台湾,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它和周遭环境的不
协调。这种不协调或许正是党国意识形态所要强调的东西,正统与异端、中心与边缘、权
贵和庶民迥然有别。从高架车站的远方回望车站,那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悬山式又重簷
的黄色屋顶,就是希望让人联想到一座宫殿矗立眼前。一条淡水线,就是由数十座皇宫连
绵相接而成。
台湾并不是没有中国传统建筑,客家、闽南的传统住宅,当然都是十足的中国风格,试想
,如果今天淡水线的屋顶从铭黄色换成玫瑰红、赭红等比较暗的颜色,与传统闽南式建筑
相同,会不会就比较不突兀而柔美许多了呢?
注 1|丁荣生、胡淑珮:〈捷运的建筑是要呈现文化的精致度:访捷运局第二处处长钟维
力先生〉《建筑师》(1996年4月),页86。
注 2|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捷运车站规划与设计实务》,页100。
注 3|李清志:〈捷运都市的新空间经验:结合本土建筑与速度建筑的台北捷运〉《建筑
师》(1996年4月),页90。
文字、摄影:庄祐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