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BBTN] Do High Salaries Lead to High Ticket …

楼主: dufflin (怨憎會 愛別離 求不得)   2009-01-18 19:22:45
: 但如果要倒过来说票价上来,未必会带动薪水上涨,则(绝)非如此。门票收入
: 越多,老板口袋越饱,球员也越有机会拿到高薪;Bonds、A-rod等超级明星姑且
: 勿论,Derek Bell或Pat Meares之流也能满载而归。
: (待续)
以上是新场馆的部分。但别忘了,'91到'05之间没有生出新场馆的那十二支球
队,票价同样调涨了平均将近50趴。显然票价持续窜升还有啥别的因素支持呢,
使得球迷有意愿(也有能力)支付更高的票价来看棒赛。
或许有人会说,“啊就棒赛的需求上升呀。”但近几十年来,棒球的吸引力相
对于其他运动而言其实是衰退的呢。'01年的时候,只有12趴的成人觉得棒球是
他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排行第三,但百分比可是远远落后美式足球跟篮球。还好
运动这行整体来说是向上走的。芝加哥大学Allen Sanderson的研究指出,这行
的营收、票价都是持续攀升,其中大学足球跟篮球尤然。
这某程度上要归功于'90年代的经济荣景。特别是段期间有赚到钱的人,又刚
好是运动这行锁定的对象。Sanderson的研究认为,过去二十年里头,所得分布
落在前百分之五十的人们混得挺不错,其余则未必如此;而后者又正恰好并非亲
临现场观看球赛的主力客层。
'79到'97年,美国家庭税后年收入的中位数增加了3,400,然而家庭税后年收
入前百分之一的那群,平均则是增加了414,000。再加上'80年代大幅减税,最高
那级的税率从70趴一口气降到35趴,球迷拿着退税的支票,正好可以花在那些新
推出的球场套房或是包厢上头。
结果呢,现场看球变成越来越奢侈的消费。'90年代跟'80年代相比,现场看球
次数有变多的,只剩下家庭年收入超过50,000的这一群。经济学家John Siegfried
以及Tim Peterson在'90年代末期,曾经花了十五个月的时间分析亲临现场观看
各项体育活动人士的收入水准,发现这些人的平均收入,几近全国平均值的两倍。
这里所谓的亲临现场,还没有把公司企业买的票以及套房包厢之类的算进去喔。
也就是说,实际的落差可能还要更大。
事实上,收入偏低的球迷正逐渐从球赛现场消失。而当球团热衷于推出新场馆
的同时,也意味者球团是把他们的客层锁定在花的起的大爷身上。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