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翻译] The Truth About the Grounder 论滚球投手

楼主: dufflin (怨憎會 愛別離 求不得)   2006-06-20 19:08:05
: "The Truth About the Grounder," by David Gassko, May 12, 2006
: available at
: http://www.hardballtimes.com/main/article/the-truth-about-the-grounder/
* 就用力的OP下去吧^^ :D
(续前文)
前面已经提到,滚球投手的“全垒打/飞球”比率会偏高的看法,其实不尽正确;
但这并非意味此一看法全无是处。嗯,该怎么说咧;此一看法其实可说是纯然的逻
辑演绎(只可惜未能符合现实),而逻辑跟棒球固然经常处于两相扞格的局面,不
过于此我们或许可以找出某种调和的方向。因为,被猫全垒打只不过是失投所可能
造成的结局之一而已;至于另外一种可能结局,则是平飞球 (line drives)。
平飞球很可能是击球落点及型态分析里头最富兴味的一环,因为它一方面固然对
于得分非常有贡献,但另一方面而言,到底有无办法有效防免对手击出平飞球,四
夫尚在未定之天。在笔者先前与同僚所做的研究里头,投手每季被敲出平飞球的比
率之间,似乎没啥特定的趋势或关连可言;准此以观,我们大概也很难研判特定的
投手今后是否有办法妥善防免对手击出平飞球。
不过近来情势有了些许变化。最近我们发现,似乎滚球比率跟“平飞/飞球”比率
(the percentage of balls in the air (outfield flies plus line drives) that
are line drives) 之间似乎有着蛮强的相关程度(.67)。这意味着滚球投手如果
被敲出飞球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是记平飞球,而不是高飞球;而且反之亦然(如果投
手被敲出飞球的时候,以平飞球为多的话,那他很有可能是名滚球投手)。从逻辑推
演的角度来看这倒也挺合理,因为对于飞球投手而言,被敲出飞球,有可能其实是他
的投球成功的关系(有解决掉打者),但对于滚球投手而言,如果还会有飞球的话,
多半都是失投的关系(而失投的可能结局除了全垒打以外,还有平飞球)。
这可让我们对于平飞球又多了几分认识。固然总的说来,平飞球仍然是很难预先
分析研判,但依照前段的论理的话,我们仍然加减可以推论哪些投手比较可能被敲
出平飞球。当然,由于滚球投手会被敲出的飞球本来就比较少的关系,虽然他们的
“平飞/飞球”比率会偏高,但就其投球的整体表现而论,滚球投手的“平飞/全部”
比率相较“平飞/飞球”比率来说,将会朝平均值修正一些(不过,还是会比平均
值高一点)。
这里可又衍生另外一点心得:那么滚球投手倒也没有比飞球投手好到哪里去嘛(
或者是说,这两者的差异其实并不如想像中巨大)。滚球投手固然可免于全垒打的
摧残,但也仍然可能遭受平飞球狙击。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