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忘记回这篇
要有心理准备,良药苦口,长痛不如短痛
根据十年咨商经验,要直接说,不可能
当然凡事没有不可能,书上都教我们要有梦想跟想像力
或许您会成为第一人也说不定
不过,就小弟十年来在MBA生涯管理领域,咨商万人以上的经验
要是您达成了,还请您到时不吝指教告诉小弟
因为还真的没遇过
从来没有
真的
小弟有遇过的几位进入投资银行,甚至进PE、VC、开PE或做M&A的,不知为何都没念过MBA
只有两位不是台大,但也至少是顶尖国立大学
其中两位只有大学学历的,都是台大
其他都是留学欧美顶尖名校硕士
很多位都领过书卷奖或奖学金,有几位都还领好几次
其中一位联考数学满分
从原po短短一句文中,出现几个问题要处理
包括校名、科系、GPA、延毕、AICPA、事务所、MBA、IB,各时机点以及生涯方向
苏州大学会计可说是业界赫赫有名,能考上都不是省油的灯
然而为什么要念会计呢?
有不少个案经验是有家族事业
由于长年的迷思,男生多半念理工
高中时期就知道要念商的男生少之又少
而众所皆知,商管即便有模型案例,但大多都是在嘴泡
唯一有个专业可以饿不死的,就是会计
可是又吃不饱
所以到后来被留在学术界的教授们洗脑,要去做投行了
如果投行那么好进去、那么发财
为什么那些泰斗教授们还留在学校,领军公教薪水呢?
近年受到全球景气影响,投行也不好做的
有个案分享到,所待的世界顶尖投行,前一两年年初还在扩张征才,年尾已经收编裁员了
甚至连北美高阶主管都没案子做,干脆飞来亚洲找案子,顺便环游世界好了
接下来第一个关键问题是 不要延毕考AICPA
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是 不要延毕。
国外都是在比看谁三年念完的,印度甚至有一个专门学制是三年完成大学的
只有台湾在讨论延毕
GPA过去就过去了。一方面用AICPA是没办法补的,两个东西衡量的不一样
一个是兴趣、学术敬业程度与竞争力,还有选课走向,另一个是特专领域会计专业
同时,GPA不好其实是一个讯号,告诉你对这方面没兴趣,或有更有兴趣的东西排在前面
那么不要勉强,找一个专业兴趣来经营比较实际
不然到时候想不开,跑去做傻事就麻烦了
小弟的长辈有个朋友,从小强迫子女要做医生
后来真的都成为医生,其中一个开诊所有赚钱,要开分店
生意普普但不至于赔钱,忽然某一天趁同事出去吃饭,在诊所上吊,就走了
人生还是走想走的路,比较有意义
成功跟着兴趣走
第二个是AICPA随时可以考。但跟投行无关。
至少小弟认识的这几位PE/VC/IB,M&A等
几乎都没有AICPA或CPA
连CFA也不见得有
当然专业都很强是基本
第三个是事务所
首先要先恭喜原po,虽然说事务所很需要新血,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进得去
能在顶尖单位起步,是很棒的经验及挑战
不过也不要勉强,有的人做不来,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如果做得来,会是很好的平台
有国际经验的机会,往来又多半是大企业
还可以看风景,又有机会把客户办公室当厨房来走
然而,在GPA不理想及提问方式,其实透露了生涯疑虑(这在下面最后一点会解释)
因此要考虑的并不是卖不卖肝
而是如果不卖肝了、或卖不下去的话,那么之后要干嘛?
根据经验,高度专业人士,例如:科技业、会计、法律等,会有“赛洛问题”(silo problem)
就是越做越专,到后面变成转职机会成本过大,远大于当前福利
(要注意并不是未来发展性,尤其有很高比例是用长工时换来的假报酬率)
而到头来出现人生卡关的现象出现
离职风险高,但不离职也是等死的状况
尤其转职反而变成一张白纸,毫无专业可言
事实上还是有机会跟选择的,叫做“可转换技能”
只要将可转换技能,以及兴趣与个性特质加以重组,自然会走出一条路
根据经验,这种路多半独树一格,而也因此没有别的和尚来抢水喝,所以反而能喝得饱饱的
当人生不知为何而战时,会陷入非常可怕的精神状态
多半会出现各种身心症状,例如:偏头痛、不知名的全身各处病痛,失眠等,但医院检查却完全健康
这绝大多数是心理压力造成,尤其是不安感,及忧虑甚至焦虑
伴随着“以现在换取未来”的虚幻心灵状态
有时候甚至变成“假想未来”的自我催眠或欺骗
而当此梦想幻灭时,人生希望也随之消失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称之为“人生最大的谎言”
倒数第二个问题 是不存在的线性假设
没人说会计系出来就要进事务所,然后就要MBA,出来就是投行
根据经验,就算对会计有兴趣,能待事务所四年以上的,也是一只手数得出来
这时,MBA可以说是迷思,或是天外飞来的“为了终点而生的终点”
有个案因为喜欢会计,所以一路都做事务所成为主管
也有做完事务所离开后,直接进入企业做别的职务去了
也有跑去念别的专业硕士
也有出来转业的
各种可能都有,也都遇过
就算要透过MBA转业或跳板,还要申得上才行
最后一个问题是 紧急出口问题
根据生涯咨商经验
不论任何生涯阶段,当人出现生涯卡关的状况下,都会本能性地寻找“紧急出口”
这是在人的认知协调出现不平衡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脱困本能
这在生物学及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窘迫”
是极度心理压迫的现象,在动物捕猎中很常见
当脱困本能出现时,有几种迹象
第一个是当前出现所有选项或可能性,都主动或被动地关闭
这时个案会用尽一切方法与代价,来换取一时脱困
在窘迫状况出现的瞬间,感性会完全压制理性,即使只有一瞬间
然后会出现超乎常理所能理解的非逻辑、情绪性解释,尤其会出现可能性最小、甚至根本不可能的极端解释
并且会需要立即答案
比较糟但很普遍的状况是,会暂时失去逻辑判断力,而选择第一个或前几个冒出来的选项
有时候如果尝试用逻辑去说服,反而会造成情绪性抗拒
并且有可能在事后,因为强烈情绪记忆的制约,而产生关系破裂或敌对,即使理性上都关系和谐
在动物界,持续的窘迫会造成昏迷
而如果对已经因为窘迫而产生昏迷的动物,继续做惊吓的动作
会造成死亡
从原po问问题的方式,即便只有一句话,也可能有很高的机率是脱困本能出现
根据经验,这多半来自对未来的迷惘与恐惧
这是为何即便是世上最顶尖的投资人或资深经理人,都常犯下事后无可理解、甚至无法弥补的决策错误的主因
当然在专门研究管理与领导的MBA里,号称就在训练学生如何在“不确定状态下”进行管理 managing uncertainty
当然,谈何容易
而根据心理研究,恐惧来自于未知
因此解决恐惧最有效的方法
是自我了解
将未知化为已知
分为未知环境因素、已知环境因素、以及已知与未知的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可以透过自行挖掘或专业协助,来将未知化为已知
然后与已知环境因素连结,进行管理
同时,将未知因素排除或延后
简单来说,就是“做最坏打算,做最好计划”
就原po而言
要找出为什么当初要念会计,如何能考上业界有名的苏州大学会计系
其中有没有喜欢的科目,为什么成绩不理想,有哪些事物对你有更高的重要性排序
选课走向、课余活动为何
为什么要进事务所?还有哪些选择?简单说是全部产业与职能都开放可以选
有没有什么梦想
现在还没有到考虑进修的时候
等需求自然出现时,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
到时再来研究到底是要透过升迁、转职、考证照,还是要透过进修
要进修的话,是要念什么专业?学位是MS,MBA,还是Ph. D.?
又哪些事物对你来说比较重要?如何定义成功?
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每个人生阶段的定义也不一样
不用急,一步一步来
就世纪经理人杰克威尔许的讲法
人对了,做什么产业都会成功
重点在于有强大的动机与行动力
而第一步,在于找出passion
Sincerely,
David 李
※ 引述《x246813 (苏打恨汽水)》之铭言:
: 小弟苏州大学会计系大四,寒假已录取KPMG金融组实习。打算之后延毕考AICPA补之前GPA 太烂(2点多)的缺口,然后毕业后到四大卖肝3~5年申请美国MBA Major in Finance, 转战投资银行做M&A,请问这样有搞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