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5-24 19:47:29五戒相经笺要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五十一集) 2010/3/24 中国山东省海岛
金山寺 档名:WD11-003-0051
《五戒相经笺要》。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我们上一次跟大
家学习到五戒第四条,妄语戒。妄语戒的经文我们学习到:“诸天来到我所,诸龙、夜叉
、薜荔、毗舍阇、鸠盘荼、罗刹来到我所,彼问我,我答彼;我问彼,彼答我,皆犯不可
悔。”经文我们是学习到这一段。我们也大概把蕅益祖师的《笺》,以及广化老法师的《
注》讲了。广化老法师的《注》,这段经文注的比较多,上一次我们也学习到《注》里面
的三十七道品,这些佛学的名相,我们也简单跟诸位同学报告过了。
我们今天接下来,注解里面还有几段,也可以对我们学习这段经文有很大的帮助。现
在我再将这个《注》,下面有四个小段,我把它念一念:“《五戒表解》云:妄语罪有逆
罪、大妄语罪、小妄语罪之分:一、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为逆罪。二、妄言证声闻、菩
萨果位,犯大妄语中重罪。三、妄言见神、见鬼、持戒清净、能习禅定、善通三藏、证世
间四禅八定,犯大妄语中轻罪。以上三种淆乱正信,害正法眼故为大妄语。四、见言不见
,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觉言不觉,不觉言觉;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实有言
无,无言实有,皆犯小妄语。”注解在此地给我们举出《五戒表解》,再给我们做一个说
明。
在《五戒表解》里面讲,妄语罪有分三种:第一个是逆罪,五逆的逆,我们平常讲五
逆十恶这个逆;第二个是大妄语罪;第三是小妄语罪,有这三种区分,这三种分别。下面
四段就是给我们注解什么是逆罪,什么是大妄语,什么是小妄语。第一个,法说非法,非
法说法,这个称为逆罪。逆,比大妄语就更严重了。逆,我们一般讲,就是颠倒,是非颠
倒。这个是正法,他给你说这个不是正法是非法,就是正法、如法的,被他说变成不如法
;那个非法,不如法、不对的是邪法,他说这个是正法,他说这个是正确的。这个就是我
们一般讲的,真妄邪正、是非善恶颠倒了。在古时候也有这些事情,现代就更多了。我们
举一个例子来讲,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些暴君,他指鹿为马。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只鹿,
大家都知道是鹿。然后他就找一个人来问:那一只是什么?他说:鹿,就被杀了。他说:
那个是马,不是鹿。黑板吊在那里,找一个人来问,这个什么颜色?黑的。他说:错,这
是白的,又把他杀了。这是什么?就是把是非善恶、真妄邪正给它颠倒过来,原来不对的
、不如法的,讲成它是对的;原来那个是如法的,就说它是非法。
我们看历史上记载,古时候记载历史的人都要对历史负责,不能打妄语。所以我们在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就有这么一个记载,南史氏他们记历史。当时崔杼弑君,把国
君杀了,就是造反,他自己起来当皇帝。南史氏就记录,崔杼造反、弑君,自己把国君杀
了,自己起来当皇帝。崔杼就把他杀了。如果他写好听话、打打妄语,他就不会被杀死。
他如果写说:他这个是革命,都是合理的,那个国君该死!他就不会被杀了。但是南史氏
就是,事实是怎么样他就怎么写,结果被杀了。后来他这个工作交给他二弟,他二弟也是
这么写,崔杼又把他杀了。后来交给他三弟,他三弟还是这么写,那个时候崔杼心就慌了
。这些写历史的,尽忠职守,不打妄语,不欺骗后代的人民,不惜自己的生命,事实怎么
样他就写怎么样,他要对历史负责,不可以欺骗后代的人民。这个是古人给我们一个模范
,一个表现。现在有这样的官员吗?大概没有了,大家都会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现前的利
益,就不敢讲真话。
不敢讲真话就怎么样?就要打妄语。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能尽忠职守,就要打妄
语。打妄语,他就要骗人,把如法的、正法的,他就给它说非法;不如法的,他说那个是
对的,那是正法,他就指鹿为马。比如说现在我们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这个是法,这是
正法,我们祖先传到现在。但是现代人说它非法,说那个不对,他们那些邪知邪见才对,
老祖宗这些都不对,这个叫法说非法。法说非法就是毁谤祖宗、毁谤圣贤,连孔老夫子都
遭殃了,释迦牟尼佛也遭殃了,老子也遭殃了。讲这个言语、说这种话,叫做逆罪,五逆
的罪,比大妄语更严重了。这个妄语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误导众生,给众生错误的引
导,让众生对是非善恶、真妄邪正颠倒了。这在现前这个时代,就非常多、非常普遍了。
所以现在世界为什么灾难这么多,不是没有原因的,造这个逆罪的太多了。凡是不能接受
我们祖宗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不能接受,他自己有一套说法,统统是犯了逆罪
,五逆之罪。他一定是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不对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不对的,一定是
打这种妄语。
为了掩护他的这种妄语,我们一般打妄语,你打一个妄语,你要去制造一百个妄语来
掩护你这个妄语,把你这个妄语合理化。但是愈掩护漏洞就愈多,他就又要制造更多的妄
语,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他如果不承认那个是错的,不忏悔,他一定要去保护这句妄语,
把他这一句错误的妄语,把它说成是对的、是合理的,一定是这样。那他是不是要打更多
的妄语?一定的。这个妄语罪愈造就愈严重,受害的人愈多、时间愈长,造这个罪的人堕
在地狱的时间就长,他的痛苦就严重;因为受害的人多,受害的时间长。这个问题非常严
重。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的确就是这样,是非颠倒了,真妄邪正都颠倒了,这个都是受
到这些逆罪妄语的误导,错误的引导,这个果报不堪设想。这个果报不是说你打了妄语,
你现在打妄语骗了人,人家受骗了,你就得好处了。其实现在似乎好像得到眼前的一些名
利地位,但是后面的果报真的是得不偿失,得到的没有办法去抵偿失去的,失去的损失无
法估计。所以法说非法,非法说法,我们具体的跟大家再做一个说明,大家就很清楚了。
凡是符合圣贤、佛菩萨在经典上讲的,这个是法,跟这个法违背的就是非法。如果有人把
这个法说成非法,把非法说成法,我们就很清楚了,他在造逆罪。
第二个,“妄言证声闻、菩萨果位,犯大妄语中重罪。”这个是指在佛门里面的。佛
门里面,妄言就是打妄语骗人,其实他也没有证声闻果位,也没有证到菩萨果位,为了名
闻利养,为了名利恭敬,就去骗人说他证果了,他证阿罗汉果了,他证得菩萨果位了;现
在甚至还有人说他证得佛果了,他是什么活佛,这个就犯了大妄语当中的重罪。
第三,“妄言见神、见鬼、持戒清净、能习禅定、善通三藏、证世间四禅八定,犯大
妄语中轻罪。”妄言见神、见鬼,妄就是骗人,虚妄的,不是真的。所以现在有很多,这
个也是有真有假,见神见鬼这些事情,有的人他真见到了,是一点不假;有一些人,他为
了一些名利,没见到,他也说他见到了,编了一些妄语去骗人。或者妄言自己持戒清净,
说他戒律很清净,别人都不如法。他标榜这个干什么?无非还是要人家去对他恭敬供养,
说穿了还是为名闻利养。所以,真正持戒清净的人,他决定不会标榜:我持戒清净了,我
戒律持得很清净,绝对不会这么讲的。纵然他自己戒律持得很清净,我们看看古来祖师大
德,戒律真的持得很清净的,他们是什么样的一个态度,他们对大众是什么样的一个说法
。你看印光祖师,这个大家公认的,没话讲的,持戒清净。但是他自己怎么讲?他罪业深
重,所以从小眼睛就不好。以前年轻的时候不懂事,跟着宋儒去辟佛,去毁谤佛法,所以
得到这个果报;现在明白,忏悔了。所以印祖自称常惭愧僧,常常存惭愧,说自己罪业很
重。但是我们看他一生的行持,真的持戒清净。但是他常常发露忏悔。所以我们常常看到
有一些序文,印祖题的序文,他都是落款写“常惭愧僧”。他没有说,戒律清净僧,他没
这么讲。
我们再看看弘一大师,也是我们近代,民国初年佛教界大家公认的律宗祖师。你看他
自己讲,他说他是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文不值何消说。”他讲到自己一文不
值,一生一事无成,人都快老了。他没有标榜说:我戒律持得比你们好、持得比你们清净
,我们看他的著作里面,他没这么说,没这么写。但是人家戒律真的持得清净,起码比我
们清净。所以弘一大师,你看他在《演讲录》讲,他说他自己顶多只能说出家多分优婆塞
,他还不敢讲说出家优婆塞。出家优婆塞就是虽然出家了,只能持到五戒,这样才称为出
家优婆塞。他说他只能做到出家多分优婆塞,五戒他都不完全。而且他也很坦白跟大家讲
,他也没得到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都没得到,只能说出家多分优婆塞;他说,五戒
偷盗这条戒,他都自己没把握。所以你看这些古来祖师大德,他给我们示现的就是这样。
所以戒律持得再清净,真正持戒清净的人,他一定不会去标榜自己持戒清净。如果为了名
闻利养,实在讲,自己持戒根本就不清净,外表装的很清净,要人家去对他恭敬供养,这
个就犯了大妄语。
或者说能习禅定,他说我有办法修禅定了,其实自己也不懂,这个都是妄言。连禅定
都没搞清楚,禅定的性质、禅定的种类、禅定的修行方法,连这些常识都搞不懂,妄言能
习禅定,也是在骗人。或者善通三藏,三藏经典他都通达了,他是三藏法师,也不是真的
。或者讲证世间四禅八定,他得到世间色界天的禅定了,他得定了。以上举出这几个例子
,见神、见鬼、持戒清净、能习禅定、善通三藏、证世间四禅八定,实际上自己并没有,
妄言说这些话,这个是犯了大妄语中的轻罪。是大妄语,但是这个罪,比前面说证得声闻
、菩萨果位的罪要轻,都是属于大妄语,但是这个罪比较轻。
下面这两句话讲:“以上三种淆乱正信,害正法眼故为大妄语。”以上这三种,就是
一二三这个三条,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妄言证声闻、菩萨果位;妄言见神、见鬼、持戒
清净、能习禅定、善通三藏、证世间禅定,这三种混淆、扰乱大众正确的信心,就是会给
人误导、错误的引导,让人思想见解、言行偏差,错误了。所以,害正法眼故为大妄语。
因为这个是会伤害到正法眼,伤害谁的正法眼?伤害众生、大众。我们人在世间,如果没
有正法,就像一个人生下来没眼睛一样。所以我们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佛菩萨、圣贤的
教育,称为人天眼目,人间天上的眼睛。为什么讲人天眼目?它是一个标准。什么标准?
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得失的一个标准。你把这个标准破坏、扰乱了,众生就像没眼
睛一样,标准没有了,就随便他讲,他打妄语,他怎么讲就怎么对,他骗人也对的,他讲
假话骗人,大家听了也觉得对。打妄语,妄语如果打一百次,假的也会变成真的,大家就
会相信他是真的,不相信大家可以试看看。去骗人,他那一句骗人的话,他不断的强调、
不断的重复、不断的讲,讲一百次大家也会相信。讲一次还不太相信,二次不太相信,三
次不太相信,讲了一百次,大家就信以为真,就被他骗了。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现在整个世界就是是非颠倒,是非善恶颠倒,所以才这么乱。乱不是没有原因的,因
为都在骗人,都在欺骗人。所以妄语,它范围非常广。就如同美国前总统高尔,他拍了一
个影片,把全世界冰山冰河,实地拍摄了一个影片,他制作一个光盘,把这些实际发生的
全球气候暖化的一个现象给大家公布。进一步再分析,为什么地球会造成暖化,就是我们
地球上的人类发展科技、工业,污染整个大气层,破坏自然生态,现在连北极熊都快受不
了,温度不适合北极熊生存了。高尔讲了一句良心话,他说制造这个温度的,很惭愧,我
们美国是第一名的。他说:但是这些政治人物都给大家讲没那回事情,这些没有关系的,
跟这个不相关的。他说明出来,就说明这些政治人物在骗人。他为什么骗人?为了眼前的
利益。所以《京都议定书》美国不签,现在听说签了,刚开始不愿意签的。为什么不愿意
签?因为签了,很多都不能做,不能做就赚不到钱,就没收入。为了赚钱,为了眼前的利
益,只好昧著良心去骗人,去打妄语。最近签了,大概是看到地球真的快不行了,真的天
然灾害一直出现。天然灾害怎么来的?就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这是事实真相。所以妄语
伤害人类、伤害世间,这个事情现在是非常非常严重,不讲真话,讲假话。以上这三大类
就是大妄语,因为它会淆乱正信,害正法眼,所以叫大妄语。大妄语,在《五戒相经》来
讲,犯了这种大妄语就不可忏悔了,破戒了,戒体就破掉了。
第四,“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觉言不觉,不觉言觉;知言不
知,不知言知;实有言无,无言实有,皆犯小妄语。”这个是属于小妄语,小妄语是可以
忏悔的。小妄语罪过没那么重,就是我们一般讲,看到说没看到;听到他说没听到;他有
感觉,他说没感觉;他知道,说不知道;实际上是有那么一回事情,他说没有。这是一般
的妄语,比如说要去找一个人,过去在台北华藏图书馆,有一个女众大概二十来岁,他在
一个公司上班。有一天她去受了五戒,受完五戒之后她碰到问题了,来道场找我。她觉得
很困扰,她这个戒该怎么守?她是在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有很多客户,常常会来他们公司
收钱的,比如说他们公司给人家订货,到时候人家会来收钱。以前她还没有受戒的时候,
他老板就常常叫她去骗这些要来收钱的客户,说他不在。实在她老板就在里面不出来,叫
她去骗这些客户说不在,给他说我不在。没有受五戒,她这样讲很自然,人家来就看不出
破绽。后来受了五戒,老板又跟她讲:谁来了你给他说我不在。她那个时候心里就不晓得
该怎么办,以前没受五戒,打妄语骗人很自然,现在受了五戒就不能骗人了,现在要给他
说老板在也不是,不说也不是。那个人来找,她讲话就支支吾吾的,就被那个人看出来你
老板在,结果他老板被人家揪出来。后来,那个人走了之后,她就被老板抓去痛骂一顿:
叫你给他说我不在,你怎么今天是这个样子?遇到这个困扰来问我。像这个是属于小妄语
,这个不是大妄语,是小妄语。妄语,后面会讲到开缘,我们讲到后面,再来讨论这个问
题。这段经文,《笺》跟《注》就讲到此地。接着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经【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余亦如是犯。】
下面小字的《笺》,蕅益祖师的《笺》,我们也顺便念下去。
笺【未遂本心故也。】
经【若优婆塞。人问言。汝得道耶。若默然。若以相示者。皆犯中可悔。】
笺【未了了故。】
这一段文是给我们讲大妄语这部分。‘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
“本”就是说他的动机,本来他心里想的,是要骗人家说他是阿罗汉,但是话讲出来讲错
了,阿罗汉他讲成阿那含去了。他心里是要骗人家,说他是阿罗汉,但是他话讲出来就讲
成阿那含,不是讲阿罗汉,这样犯中可悔。‘余亦如是犯’,“余”就是其余的,其余的
就是比照这个原则,也是同样犯中可悔。就是他原来想要讲证阿罗汉,讲错了,讲成阿那
含去了,或者讲成斯陀含、须陀洹,都同样犯中可悔罪。所以叫余亦如是犯,其余的也是
比照这个,犯同样中可悔罪,是可以忏悔,但是中罪。《笺》给我们说明,为什么他本来
想要骗人家说他是阿罗汉,讲错了是中可悔?因为是‘未遂本心故’,“未遂”就是没有
达到他本来心里那个动机,他原来心里的目的没有达到。他讲出来,实际上没有达到他心
里原本想的目的,所以是犯了中可悔。
下面讲,‘若优婆塞’,这个是受了五戒的优婆塞,‘人问言’,人家问他,‘汝得
道耶?’如果一个人来问你,人家知道你学佛了,学佛得道,人家问你:你得道了没有,
你是不是得道了?得道就是证果了,或者开悟了。人家这么问,‘若默然’,“默然”就
是他没有回答;‘若以相示者’,或者表现一个样子,示现一个样子给人家看,也没讲话
,用一个样子来表达,‘皆犯中可悔’,这个也犯了中可悔。《笺》里面讲,‘未了了故
’,“未了了”就是不是很明确的,但是也有那个意思。默然就好像默认的意思。默认就
是人家说你得道了吗?你也没有回答说,我有,或者没有,都不作答,默然。这让人家心
里觉得:是不是真的得道了,还是没有?不了了就是没有很明确的,但是又好像有那个意
思,我们一般讲,叫默许、默认这个意思,有默认这个意思在;没有讲话回答,但是有默
认的意思在。“或以相示者”,相就是他表现一个样子,表现很安详,表现入定,表现那
个样子。他也没讲话,表现那个样子,意思让人家看了好像很有得道那种味道,这个也犯
了妄语,你没讲话也犯了妄语。比如说有一个人看到你道貌岸然,来问你得道了没有,如
果你不讲,就像默认一样;或者这个样子,就表现一个入定的样子,他也不跟他讲,就入
定、盘腿,这个叫以相示。这样就犯妄语了,但是这个罪是可以忏悔,是中可悔罪。祖师
《笺》给我们讲,他为什么犯中可悔罪?未了了故,就是有这个意思,但是不是很明确的
。如果很明确给人家讲,打大妄语,这个是不可悔。这个不是很明确的,是犯了中可悔罪
。
我们看广化老法师的《注》,注他引用《四分律》,“《四分律》云:若比丘对檀越
言:数受汝食者是阿罗汉。檀越问之便默然,不了了犯中罪。若有檀越问比丘言:大德是
阿罗汉者脱僧伽梨衣。比丘即脱,现相不语,犯中罪。若谓言:是阿罗汉请着衣、或请坐
,或言请起、请上阁、请下等等语言,彼比丘现相不语者,一切犯中罪。”这一段是引用
《四分律》来给我们再注解这一段经文的。这个是比丘对檀越言,“数受汝食者是阿罗汉
”,数是常常,数就是频繁的意思,数接受你供养饮食者是阿罗汉。檀越是印度话,翻成
中文的意思是施主,或者斋主的意思,就是居士、斋主。檀越如果问,便默然,就是不了
了,也不是很明了。檀越问(就是施主问):你是不是证了阿罗汉果?默然就是他也没回
答,但是让人家以为他可能是证阿罗汉了,不是很明了,这样犯中罪。这个是默然。“若
有檀越问比丘言,大德是阿罗汉者脱僧伽梨衣”,若有檀越、有施主问比丘说:大德,如
果你是证阿罗汉果了,请你把你的僧伽梨、披的袈裟脱下来。“比丘即脱,现相不语,犯
中罪”,比丘真的就脱下来,他示现这个样子、现这个相,他也没讲话,说他是或不是,
这样也是犯了中罪。这个就像此地经文讲的,“若以相示者”,以这个相给人家一个表示
,这个也是犯中罪。“若谓言:是阿罗汉请着衣”,如果你是阿罗汉,请你搭衣;“或请
坐、或言请起、请上阁、请下等等语言”,人家这么讲,他就这么表现了,请他坐就坐了
,请他下就下了,做这样的一个现相,没有讲话,这样一切犯中罪,就是犯中可悔罪,这
个是叫不了了。
下面的《注》,再给我们引用《戒疏》,在《卍字续藏经》里面的。“妄语一戒,本
希名利,非言不成;亦有身现,无疑成重。大妄语者,自说成重;教人称圣,名利拥彼,
于我无润,故不同犯。”在《戒疏》里面讲到,妄语这条戒,为什么人会打妄语?他必定
有个目的。你说毫无目的去骗人,大概这个人头脑有问题。一般会打妄语去欺骗人,他的
本意就是希望得到名利。你希望得到名利、为了得到名利,不惜打妄语去欺骗人,“非言
不成”,你没有去打妄语,你就没有办法得到你的名利。“亦有身现,无疑成重”,也有
人他用身体这个样子去表现的,大家如果相信他,没有怀疑,这个就结成重罪。“大妄语
者,自说成重”,大妄语就是说自己证果了,证得阿罗汉,证得菩萨,自己说就成为重罪
。“教人称圣,名利拥彼,于我无润,故不同犯。”如果他是教别人去打妄语称圣称贤,
名利是归别人,于自己没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故不同犯。
下面再引用《十诵律》。“《十诵》卷五十二云:若问:汝得果否?行者尔时手中有
庵摩罗果、瞻婆果、婆罗头果……因是故言:我得果。得中品罪。”这个也是有人问我们
佛弟子,说你得果否?在我们佛门里面,得果就是证果的意思,你得到果位了吗?问的意
思是这样。这个修行者刚好手中有庵摩罗果、瞻婆果、婆罗头果,果就是水果,他手中拿
著水果;“因是故言”,因为他手中拿着水果,他问你得果否?他也没有讲说你得什么果
,意思涵盖的就是是不是得到果位了?刚好这个修行人手中拿了一个苹果或者石榴,他就
说(回答):我得果。得什么果?得中品罪,他这样就得中品罪了。这个是在《十诵律》
里面讲的。
我们修行,你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要骗人。不要为了名利,为了面子去骗人。有
一次,我在大概十几年前,在三重有一个小讲堂,大概只能容纳二十个人的坐位,三重佛
学会一个陈春芳居士请我去讲《无量寿经》,有一个高中学生、一个男生去听我讲经。我
在那边讲《无量寿经》,介绍美好的西方极乐世界,讲下来他就问我:悟道法师,你现在
讲这个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你看到了吗?他问我有没有看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说:我
现在讲经是根据经文来讲,我现在还没有看到。接着就反过来我问他,我说:你想不想看
到?他说:想!我说:好,想,我们就依照《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来修,这个经
你修到一心不乱,你就看到了,你要不要?《十六观经》就是教我们怎么观,观极乐世界
,落日悬鼓,我们来修。所以他先问我,你有没有看到西方极乐世界,意思就是说,如果
你没看到,你讲这个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的问题主要是在这个地方。我是给他讲,我
现在还没看到,但是我相信佛讲的圣言量,佛教我们这个方法,我们依照这个方法来修,
一定可以见到。但是我们要去修,要去依照经的理论方法来修就能见到,不是骗人的。如
果你不依照经典讲的理论方法来修,那你见不到,不能说没有,因为你没有这样修。我就
是这么跟他回答。
所以我也不敢打妄语。不能骗人,你还没有看到,你说看到,不是犯了大妄语吗?所
以,以后可能会有人问你们这个问题,我现在教你们怎么去回答他这个问题,你就可以请
他一起来修,劝他一起来修。你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去修,你修成功了,你就会见到了;不
是给你讲一讲,没有方法给你。如果讲一讲,没有理论方法给你,这个不是真的。佛讲完
了,他有理论、有方法给你,你要照这个理论方法去修。如果你不依照他指导的理论方法
去修,你见不到,那是你没有去修,你没有如理如法去修,不是没有这个事实。所以大家
遇到有人问这个问题,我想可以做这么一个回答,他真有兴趣,我们来真干,这个也是好
事情。但是我们要记住,不能骗人,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能骗人,不能打妄语。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一段。下面的经文,我们下一次再继续来学习。
谢谢大家收看,阿弥陀佛!祝大家法喜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