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affodils (发现以前暱称超蠢的)》之铭言:
原文恕删
其实说到西二、西三码头的话题让我感触很深
因为在当时我也算是有参与到‘新海港大楼’规划的部分
所以对于最后夭折的这个计画一直感到很遗憾
首先给大家看一下先前新海港大楼的规画图
https://imgur.com/m4TZum8
2012年,我有幸进入基隆港务公司任职
当时的基隆港其实已经预想到今日邮轮市场的蓬勃发展
同时基隆港因为临近台北市且交通便利
有着吸引国际旅客的先天优势
因此港务公司决定,在基隆港西四至西六码头间
重新搭件现代化的旅客中心及多功能商业大楼
主要是希望带给国际旅客多元化的完善服务
同时能引近商家做卖场经营
希望能借此带动相关产业并创造工作机会
透过这样的规画让基隆人能留在基隆上班
振兴基隆的产业商机
与这个计画相关的人都称为‘新海港大楼’
而所有参与计画的人
都认为这是基隆能够风华再现、扭转现况的关键一步
对于基隆长远的规划而言,这样的建设是有帮助的
甚至能变成基隆本地的一个国际性亮点
做为观光产业的指标
但是对于当时的基隆市政府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张市长团队)
也可能是对政绩的帮助不大
因此在2013年左右
当时的基隆市府团队以‘回馈地方’的名义向港务公司要求4亿元的回馈金
2015年,经历了2年的协商与谈判
西四、西五码头的旅运大楼第一阶段准备动工
这时候就遇到基隆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反对
反对方以文资法的名义进行抗议
要把日据时期留下的梁柱进行保存而要求停工
希望能根据西二、西三码头的历史价值,进行文资审查
下面是文化部龙应台部长到基隆视察西二、西三码头的照片
https://imgur.com/MqVo4Vm
最后,基隆市政府(林市长团队)裁决
将西四码头仓库列为二级古蹟(主要是那几根梁柱)
而‘新海港大楼’计画,也因为这一事件使规划区域大幅缩水
最终国外的设计师团队认为
这样的变动对整体计画造成结构性的破坏,无法建造
使的原本的设计图变成全然不可行,计画胎死腹中
其实在最原本的规划中
是在西岸的‘新海港大楼’完成后
将邮轮旅客的接驳重心移至西岸
接着将东岸现有的海港大楼进行改建
将东、西岸重整后
才能因应日后日渐增加的邮轮班次与旅客数量
但因西岸的新海港大楼最终没能成行
东岸海港大楼也只能持续撑著接待游轮旅客
最终导致东西岸的设备与建筑老旧无法更新
只能一补再补,无法全面翻新
旅客即使抱怨连连、媒体不断报导国门漏水的旅客大楼
也都没有能够解决的方法
在目前邮轮船次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若是东、西任一边进行大幅度的整修
期间邮轮旅客的接待就会遭遇严重问题
东西岸单一侧都无法承载如此大量的旅客
同时还须考量到各家邮轮的船期重叠
同一时间的停泊与补给问题
这些都是基隆港目前面临的棘手问题
当时
若是西岸的新海港大楼能够如期施工、如期完工
今日的基隆邮轮旅客应该能看见基隆完全不同的面貌
同时新海港大楼与新的基隆车站做为结合
也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整体运载效率
市容也能更加美丽吧
我认同历史建筑与古古蹟的价值
也认同这些代表着基隆故事的文化资产
但就当实西二、西三去留的双方论点来看
力推保存的一方主张
能透过这两个码头的历史意涵创造价值
但近年来,这两栋建筑一直停留在不上不下的状态中
并未真正成为创造价值的存在
回头看这一段过程,让我觉得非常遗憾
最后附上当时预估完工的海港大楼的几张示意图
https://imgur.com/wCVv8lS
https://imgur.com/3WYOsxK
https://imgur.com/X8eHm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