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gi0911 (å‹è€…çš„è¿·æ€)
2018-10-29 07:47:16高雄捷运一开始采BOT案有两个主要的背景因素,一是当时房地产
景气当好,有意投标的营运团队对于周边土地开发有着不实际的期望
。二是中央始终不肯爽爽快快帮高雄捷运出钱,所以只好变着法子想
一个BOT案来减轻公部门的出资比例。
还有一点,很奇怪,照理说是常识了但是很少有人提的就是,高雄捷
运BOT案其实是吴敦义定案的,而且是很贼地在1998年12月
7日,也就是选前一天火速把公文跑完。我是不知道吴敦义当时对于
选举的期望是如何,但公文跑完了就是不给下一任市长留下转寰的空
间了,只能照着BOT的大方向去找营运团队和议约。
谢长廷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把BOT的实际运作变得像OT一样。还有
就是台湾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的贷款利率比现在高非常
非常多,当时大概是七到八啪,现在可能一啪都不到。所以你会看到
高雄捷运开始营运的时候,也就是陈菊的初到中期,高捷公司财务如
此吃紧,除了帐上认列的折旧以外,就是利息这一块在伤脑筋。
所以陈菊的要务就是推动市府与捷运重新修约,作价购回高捷公司底
下的硬件资产,把原来的BOT模式彻底改成OT模式。听起来很阿
杂,但事实上你把它理解成把高雄捷运的财务改成跟台北捷运一样的
模式,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了。
这中间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从市府主秘退下来的郝建生,转任高捷
公司的总经理(现在则升为董事长)。这里就要扯到陈其迈。陈其迈
2005年初接谢长廷的班任代理市长,用了两个关键的人,一个是
从主计处延揽过来当主秘的郝建生,一个是从中央银行延揽过来当财
政局长的雷仲达。
从被视为冷衙门的主计单位,到“市府大总管”、“府会桥梁”、“
市长心腹”的主秘,是很罕见的人事调动。郝建生后来在高捷财务正
常化里面扮演了关键角色,靠的就是他的数字观念强、手腕柔软与议
会不失和气(别忘了当时的议长是横行霸道的许昆源)。
而雷仲达的成绩就是整顿谢长廷后期的市府财政,让2005年度,
高雄还在大搞硬件建设的时候,实现了很罕见的平衡预算(可以去看
维基百科的‘高雄负债’条目,陈其迈任期是2005年内约半年,
所以数字会反映在隔年结算以后的成果)。
领导之难,莫难于用人;市政之重,莫重于财政。所以谁能做事,谁
只是嘴炮,大家心里自有一把量尺,我就不多言了。
※ 引述《chenyjptt (cyj)》之铭言:
: ※ 引述《aptx1869 (aptx)》之铭言:
: : 经过大家长花妈努力之下
: : 高雄捷运公司终于转亏为盈
: : 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书
: : https://i.imgur.com/juDDlNm.jpg
: : 从报告中损益表中显示
: : 105年获利89397(单位千元新台币)
: : https://i.imgur.com/j55xA3S.jpg
: : 显示高雄负债三千亿值得啦
: : 赞啦
: 高捷会赚钱....这真的是骗选票用的
: 高捷亏损严重 净值将归零
: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502000286-260204
: 全文简略....
: 为确保高捷永续经营,高雄市政府启动危机处理机制,决定修改BOT合约,
: 提前接收高捷机电设备,负担高捷每年的银行贷款利息2亿多元,
: 可望让高捷的经营压力大为减轻。
: .....
: 应该简单说,还是用人民纳税钱去负担财务亏损.
: 更高竿的是 把亏损转嫁到其他预算内让大家看不到...
: 几年后就可让高捷帐上有盈余了....
: 这样国家级诈骗集团.真的好容易骗选民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