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关于一些日本奥运柔道1金的一些事情

楼主: fco (五选一 )   2012-08-06 16:38:39
稍微写一下此次奥运的心得,特别是日本柔道:
此次,日本柔道1金,其中,男子0,女子1,近三届金牌数,从2004年的8面,到2008年的
4面,到现在的1面,创下自196X年进入奥运项目后的最低点。
这中间要检讨的东西,我想大概日本人他们自己会检讨。
但我以身为台湾人来看这件事情,我觉得未尝不是件好事,
也是我们体育单位可以注意的地方。几个点如下:
1.柔道推广的成功
基本上各国都有跟摔有关的武术。
叫的出名字的,光在中国就保定快跤、天津跤、青岛跤等等,
蒙古那边蒙古跤,
俄罗斯有 sambo,
中亚某些区域有克拉术,
还有同为奥运项目的罗马式角力、自由式角力,
还有其他叫不出名字的各国自己的武术。
这么多类似的东西,柔道的历史并不是最长,不到200年的历史,
但为什么只有柔道可以流传到世界各个角落?
除了跟战后日本国力有关外,当初加纳先生的热心推广,
以及加纳先生对柔道教育体系、竞技平台制度建立的远见。
2.柔道的教育制度
以柔道教育制度而言,技术简单、相对安全,是他的重点。
在很早的时候,柔道就删掉很多危险、繁琐的招式。
相较于我国或者华人"博大精深"的武术,或者日本自己拥有更多"华丽精妙"招式的柔术,
柔道相对就简单很多。
也许好像浅了些,但这也是他的优点。
对于工商社会而言,太多武术强调的技巧太多、太细、太难、太繁琐。
而对于格斗而言,简单、可重复是最重要的,又臭又长的招式,很难实用。
另外,柔道有段証,对于学员,有一个短中长可追求的目标。
还有道场礼节的强调等事项。
3.柔道竞技规则建立的大成功
戚继光在其纪效新书里面提到‘既得艺,必试敌’。
学了技艺,如果不用,不试,只在那比嘴砲,是很怪的事情。
当然,比试难免受伤,且对于规则大家难免有意见。
而加纳先生,当时能大胆删去柔术的部份招式,
并且提倡比试,且可以安全的对摔,现在看来真的是个重
大发现。
而柔道的比赛,在这个规则下,管你练什么,废话不要太多,
反正来试就是了。
而这个竞技平台,看来是目前少数成功推广的规则之一。
4.柔道技术发展成熟
台湾很早期的时候,柔道表现其实不错。
我的合气道的老师李清楠先生,在38岁时拿过亚运柔道金牌。
当时还有另一位陈再乞前辈。
但,38岁,以现代竞技武术而言,实属高龄,可是当时,
很多拿牌选手,也像李老师ㄧ样不年轻。
我想,早期也许资讯交流不够快,技术不够普及,
掌握了技术,大概就掌握了比赛的胜利。
可是现代,资讯交流快,体育分工细,
技术的掌握,以不是什么秘密,大家对于竞技的摸
索,大致模式都了然于胸。
于是当技术不是问题时,其他的能力就得相对提升,
也许是战术,也许是体能,也许是力量等等。
当然,日本这次柔道的失败代表的是日本在世界柔道推广的成功。
另外,以往吃鳖的日本足球,此次也踢近前8强(应该吧,详细的名次忘了),
同样的代表,在现阶段资讯发达,某些训练方式,是可以超越种族与先天劣势的。
作者: kobeinverson (万年试教员)   2012-08-07 10:11:00
推!就像当初美国的梦幻队一样
作者: dezmond (大只鳗)   2012-08-08 04:00:00
精灵猫大姐看到会哭哭…克拉术在中亚,台湾有这协会…据说年底要在台湾办 亚洲杯 克拉术…另外在提起…克拉术…本来就不能攻击腰部以下…而不能抱脚似乎不是日本主导的…IJF里面日本的席次很少喔…
楼主: fco (五选一 )   2012-08-08 13:36:00
中亚我弄错了,不过,克拉术等本来就是较强调摔的武术运动讲到克拉术 他们好像才刚去比赛(一个月前)台湾很多运动 其实柔道底的选手支持蛮多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