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谈到好多议题,读起来真的需要细细品尝。
首先我想谈谈此篇文章混乱的时序问题。老师上课曾谈到这样的写法可能是为了质疑
线性时间观,亦有表达八卦者说话颠三倒四、用相关庞杂事件当基准的说话方式。而我则
想到了此文的叙述者大多是我们(乡民的代表或可看做抽离乡民的个体)、叙述人称为第一
人称复数、叙述观点则是以乡民(townspeople)角度书写,这样混乱地东提一件事、西想另
一件事情的写法感觉的确就像是这些事情逐渐回到书写者的意识之中,我也因此联想到之
前曾听某位老师说“所有的一切皆发生在人的意识之中,未曾留意的事物即付诸流水。”
我们所认知的“现实”事实上就是我们的记忆所建构出来的,然而记忆本身经心理学研究
可知是不可靠的,因此并没有所谓绝对的真实,一切的“事实”都必然经过个人的诠释;
这么说来,这篇A Rose for Emily提供的便是以乡民角度诠释Emily一生以及尝试诠释其最
终恋尸行径的版本,所以我们不管如何挖掘、臆测,也不会有绝对的结果,乡民的记忆不
可能涵盖全部的视角,这样看来此文似乎也有些警醒人们“记忆”和“回溯”不可靠性的
意味,我们不会知道Emily到底为何杀了H.B.,但我们能提供从乡民记忆中得来一些诠释。
另外,关于Emily这个复杂的角色,她在此文中可说是相对的弱者,因此我想谈谈我观
察到她显现出的一些心理防卫机制。首先当然就是她在父亲死去时,她所显现的否认(dis-
avowal)行为,她将自己的清醒意识沉溺在一厢情愿的幻想之中,假装自己的父亲还活着,
藉以拒绝接受令人焦虑的现实。接着,差不多在H.B.消失(死)后,乡民们认为这是Emily父
亲荼毒下的苦果时,这其实显现了Emily自身也认同(identification)父亲的作为,言行上
甚至想要模仿他,发色变灰甚至让她连外观看来都像个积极的男人。再者,我认为 H.B.的
死反映出Emily对他的执著(fixation);H.B.当时返家可能就是要表达离意,然而,此举却
勾起Emily往昔对于父亲去世丢下她的伤痛记忆,这遥远伤痛原已转化成对H.B.的执迷和依
恋,于是她不能忍受再被抛弃的痛苦,决定杀了他然后永远保留他。最后,Emily对她父亲
的情感相当复杂,她当下因为父亲拒绝所有交往的对象应当是极恨的,她因而好像得孤单
终老,但是当父亲死后她可能逐渐产生反向(reaction formation)思维,这种恨变成了反
向的爱,想到父亲这样的作为是为了维护门第之类的原因,而不禁像前述一般产生了认同
父亲的感觉;因此她对父亲事实上是情感矛盾的(ambivalence)。后来,H.B.的出现使她能
够将对父亲的感受转化到H.B.身上。然而H.B.却可能要离开她,于是再次产生反向行为,
对H.B.极度的爱变成了反向的恨,于是杀了他,却又因执著而放不了他,终成了恋尸癖。
B976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