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The Jewelry & The Diamond Necklace

楼主: mid6 (Lob)   2009-10-09 02:04:37
  读完这两篇文章后,我觉得作者的确有意识地经由这两个故事的发展希望让读者觉察
到商品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便这也许是比较隐微的目的。
  The Jewelry中,男主角M. Lantin因为妻子逝去顿时失去精神依靠以及优渥的物质生
活,沉浸在悲伤之中,而后却发现妻子似乎背着他外遇以致有贵重珠宝,于是产生了急遽
的心理状态变异,而导致各种偏差行为。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可观察男主角对“珠宝”看法
的变化,他原本将珠宝视作亡妻的延续,所以直到生活困乏才不得不扯下颜面拿黑珍珠项
炼去卖钱。毕竟若走上要用卖东西维生的地步,想必以后也不太可能再买回来,因此不如
做得绝一点,卖掉其中看起来最棒的也最受妻子珍爱的,才不会放在家中一直睹物思人,
看到就想起亡妻,又想起自己因为债务而卖掉她的珠宝。但当他得知珠宝价值不菲并厘清
也许是妻子有外遇时,逐渐将珠宝是为妻子不忠的象征,然而这个象征物却又矛盾地、极
度反差地让他得以过著富裕的生活。于是,从原先的羞愧卖珠宝转变成后来的议价高手,
男主角M. Lantin逐渐因为商品价值和舒适的物质生活而迷失了感性。
  另一篇The Necklace,女主角Mme. Loisel很明显是个拜物成性的人,从文中可明显看
到她对自己出身背景的不满,以及其所转化而成的另一更大层次的对“自我”不满;即便
她并不言明,但行为却在在显示出她急于追求被社会肯定和认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她又总
是“求偿无门”,无法得到自己所企求的社会地位和名气,于是又再转成了对于一切上流
奢侈生活型态的追求,毕竟穿戴着这些东西便能获得大众短暂的注目,并且满足她所无法
填补的对于获取高尚社会地位的欲望。文中“How little a thing is needed for us to
be lost or to be saved!”是很好的注解,清楚明示了物质被夸大后的价值对人的影响
是多么巨大,前一刻妳为获取了项链而兴高采烈好似有了完美的人生,后一刻妳又牺牲了
十年光阴只因丢失了这条项链,而且它竟然还是假的,整个故事反讽的意味十分浓厚。
  整体观之,从commodities的角度切入观看两篇文章,可以发现两篇谈的可以说是物质
对人的负面影响。读The Necklace时尤其让我回想起以前所看过布希亚(Baudrillard)提出
的消费符号体系理论。其中布希亚曾提过一点:“消费名牌过程本身是一种认同感的建构
,这种消费模式可以成为判别自己人或外人的主要手段,由于具有团体认同感的社会建构
,使得这群对象产生消费名牌的内在动力。”讲的虽然是品牌但我扩展解释为具代表性的
商品;感觉就像Mme. Loisel所经历的,她急于想要获取上流社会的认同,而坠入了追求物
质的迷惘。而The Jewelry中M. Lantin对于富裕生活的态度也一直很矛盾,表面上排斥妻
子的珠宝和奢侈消费,但事实上妻子持家所提供他的物质生活本就所费不赀,应当也是在
水准之上,故这种“抵斥”实际上可能是极度追求的反向表现,他因为潜意识自觉对物质
的追求而在行为上有相反表现,装做不在乎、事实上却非常在意。因此这两篇文章于我而
言,让我得以重新审视自己对于追求物质的态度和想法。
B97610036
作者: thhuang (iris)   2009-10-09 15:31:00
推一下,不过记得补学号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