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假如拜登入主白宫 相较于川普 他面对中国肯定“软趴趴”?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11-06 11:17:39
标题: 假如拜登入主白宫 相较于川普 他面对中国肯定“软趴趴”?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udn.com/news/story/6839/4993479
2020-11-06 10:16 联合新闻网 / 今周刊
【撰文 林信男】
众所瞩目的美国总统大选,开票作业仍未结束,截至目前为止,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所
获得的选举人票,持续领先现任总统川普,被认为有机会入主白宫;令外界好奇的是,曾
被川普讥“逢中必软”的拜登,若真的成为美国总统,会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中国?
川普挑起美中贸易战,使两大经济体的关系急速恶化,如果拜登夺下总统宝座,对中态度
及相关政策,势必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对此,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威廉斯(Clete Wille-
ms)分析,美国虽因政治因素,出现两极化现象,但对中国的态度,是一致的。
“事实上,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是现阶段‘两极化’(指人民因政治立场不同而对立)
的美国,会抱持相同立场的事情,我们在政治上两极化,但对中国没有两极化。”威廉斯
说。
对中国强硬 才符合外界期待
威廉斯研判,假设拜登胜选、成为总统,他势必会受到当前政治环境束缚,对中国的态度
,不太可能采取过去被认为较软弱的立场。换言之,拜登对中国,必须够强硬,才能符合
外界期待。
相较于川普,拜登的对中政策,可预测性较高。威廉斯举例,“拜登不至于半夜在推特上
,发布加征关税的推文”,但整体而言,对中国强硬的大方向,和川普或多或少是相同的
,中国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美中签署的第1阶段贸易协议,似乎稍微降低了美国对中国“在贸易上占便宜”一事的疑
虑;不过,这并不代表,美中之间的问题,已获得“解决”。威廉斯说,倘若拜登入主白
宫,两国后续的贸易谈判、川普将新冠肺炎责任归咎于中国等诸多问题,都有待处理,“
在许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拜登称中国是个“特殊挑战” 美国必须和盟友建立相同战线
今年初,拜登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上发表专文,称中国是个“特殊
挑战”(special challenge),中国正在扩大其全球影响力,美国“确实需要对中国采
取强硬态度”,因为,如果中国能做到,他们会继续掠夺美国企业的技术和知识财产权,
以及透过补贴国有企业,创造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拜登当时写道,因应上述挑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美国和盟友间的相同战线,藉以
对抗中国,“当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联手时,我们的实力,将增加逾1倍,中国不能对全
球一半以上的经济体视而不见。”
拜登的说法可行吗?CNN评论称,拜登从政47年,是资深政坛人士,且长期投入外交政策
相关工作,对他国来说,拜登被认为是较川普稳健的人物。
然而,即使资深如拜登,上述各式问题,也非短期内,就可获得解决,正如CNN评论所言
,“这些放在托盘上,被送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堆积如山的问题,肯定会让拜登(假设
胜选)有不少工作得处理。”
───────────────────────────────────────
“零和模式没有用”?!美国鸽派学者联名指责鹰派鲁莽:对中国强硬反增加反美情绪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71922
简恒宇 2020-11-06 08:10
美国普林斯顿国际关系学者范亚伦先前撰文强调,美国及盟邦应采取行动,反制中国的敌
对行为,但美国前驻中国大使芮效俭及7名学者联合撰文反驳范亚伦的论点,直言美国施
压中国进行改革,反被中共用来强化境内的反美情绪,且减少与中国共同解决迫切问题的
机会,更称台湾支持维持现状,范亚伦想要美国放弃“一中”政策,只会带来爆发冲突的
极高风险。
废一中政策 鸽派:开战风险高
范亚伦(Aaron L. Friedberg)在学术期刊《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撰文,直
批西方民主国家过去40年想透过与中国互动,使其加入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体制,“此策
略根本是比失败还惨的赌注,但情况愈来愈明显,西方民主国家的付出毫无回报”。芮效
俭(J.Stapleton Roy)与7位关注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联合撰文,驳斥范亚伦的论点。
文章作者包括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EIP)中国专家史文(Michael D. Swaine)、哈
佛大学荣誉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知华派”前情报官希尔(Paul Heer)、“昆
西治国方略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研究员欧戴尔
(Rachel Esplin Odell)、乔治城大学教授望月(Mike Mochizuki)、宾州大学教授金
骏远(Avery Goldstein)和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副研究员米勒(Alice
Miller)。
文章痛批,范亚伦主张美国废除长期以来的“一中”政策,只会让台海局势更紧张,“范
亚伦此举是不想让两岸和解,包括防止中国影响台湾经济。这样的政策改变是高风险赌局
,爆发冲突的可能有增无减,而台湾民调显示,相较于美国为阻挡两岸统一而造成的任何
风险,台湾人强烈支持维持现状”。文章亦称,范亚伦忽略中国崛起因素之一,即亚洲对
西方掠夺行为感到愤恨。
把中国带进国际秩序体制有成效
“就算中国是民主体制,也会出现民族主义态度和相关顾虑”,文章表示,“没有理由相
信中国是因政府体制,才更想维护认定的领土和重建在亚洲,甚至世界上的强权地位”。
对于范亚伦提到,美国与其他国家应“高度警惕”中国带来的危机,文章反驳,各国对中
国的看法不尽相同,“它们有时也认为美国与中国一样,威胁其利益”。
文章称:“许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比和美国贸易往来还多,且想与美国、中国都有
互动,不想被迫选边站。”至于范亚伦批评,西方想透过和中国互动,让中国走进国际秩
序体制却“毫无所获”,文章则强调,中国确实被纳入国际秩序,像是遵循核武器不扩散
、军控及其他经贸规范,“把中国纳入国际秩序体制也带动全球经济成长”。
文章指出,中国靠经贸提升其在国际的地位,且中国人民也受惠,而科技新创等领域会发
展成功,也都是因鼓励投资,并引用布鲁金斯研究院1月报告称,中国“一带一路”援助
投资会有正面影响,“与西方的援助相比,(一带一路)许多案例较无地缘政治动机”。
范亚伦:低估威胁会有灾难性后果
文章也说,范亚伦认为要对中国施压,迫使中国进行改革,甚至表明美国军力必须占有优
势,“此举只会造成区域不稳定,以及过度膨胀的军备竞赛”,直言美国若选择与中国脱
钩,反而是让自身被孤立在中国相关的科技领域之外,并称中国表态愿意与美国合作,美
国决策者应制定长期方针,“有计画的策略才会认知到和中国做生意的价值,及鼓励中美
携手面对包括科技在内的重要议题”。
“美国有全球盟邦和伙伴网络,它们希望美国面对中国时能更有智慧,且不应浪费此优势
”,文章强调,美国可与盟邦反制中国压迫香港、台湾、西藏和新疆,同时能与中国合作
协商像是气候变迁等重大议题,“范亚伦的莽撞行为、零和论调很难建立可行策略”。不
过范亚伦回应,这些人未看清中国的威胁,以及低估问题严重性。
范亚伦强调,不论联合撰写文章的8位专家怎么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列宁主义支持
者,即采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零和策略,“他们打压不同声音,巩固共产党的一
党专制权力……随着中国自信和能力提升,他们反抗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施加的实质、心
理压力,破坏自由民主思想”,并称中国试图损害美国领导可信度,同时离间民主国家。
“当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尽其所能,接受中国崛起时,中国政策就开始变得具侵略性”,
范亚伦反批这8位作者,“看来他们没有更新对中国意图和能力的评估”,直言要与中国
有稳定关系,就要让他们看清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强调若是姑息中国,完全采取防守态度
只会有负面影响,“很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