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学者:疫情不会终结全球化 成本不再是主要考量

楼主: currykukuo (调皮小航)   2020-04-16 01:09:14
标题: 学者:疫情不会终结全球化 成本不再是主要考量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004150422.aspx
(中央社台北15日电)香港学者丁学良说,这次2019冠状病毒疾病(武汉肺炎)不会终结
全球化,但和疫情之前主要由成本决定企业移动相比,之后还会考虑目的地国家资讯是否
可靠,以及与自己国家政治上的关系。
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今天刊出对社会学者丁学良的专访。2003年,他在香港亲历
SARS,此后做过两岸三地对那场重大危机应对模式的比较研究。这次疫情期间,他则是在
深圳从事全球化及供应链研究。
这次疫情蔓延全球,加上先前的中美贸易战,让一些国家和企业都更多思考是否应该把生
产线从中国迁走。
丁学良表示,以往全球化已经受过两波大的冲击,第一次是21世纪初,已开发国家的劳力
密集型产业向外迁徙,造成这些国家社会的抗争和反弹,而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上升到政治
外交层面,就反映在最近的中美贸易战。
第二波冲击,是在2007至2008年,因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转,导致大量泡沫,泡沫破
裂带来一场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
这次的武汉肺炎疫情,则冲击到了全球化的各方面。
他说,全球化并不会终结,但是,和疫情之前“哪里成本最低就去哪里”相比,疫情之后
,所有的跨境连接还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生产基地所在国家会不会被下一场传染病扰乱
、这个国家的资讯是否可靠、与自己国家在政治上的关系如何等。
他举例,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口罩,现在也被视作战略物资;医疗用品的生产地过去只是
纯粹的经济考量,现在则会放到国家战略层面去考虑。
丁学良说,以前美国防范中国,主要集中在尖端武器这一领域;中美贸易战,让民用高科
技也被牵涉在内;而这次疫情,会影响到本来被认为是中低阶的制造业在中国的布局;“
这次疫情最直接的冲击就体现在这里”。
比较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及这次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丁
学良说,17年来,中国最大的进步就是学习美国的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CDC),建立了
传染病通报机制。但是,中国的CDC不能独立运转,不能独立对公众发布资讯,在他看来
,这是此次疫情最大的教训。
他说,中国即使有最好的病毒实验室,也有CDC,但如果这个专业系统无法独立运转—内
部得出的结论无法对公众发表,那就无法发挥最大作用。而在国际层面,疫情之后,世界
卫生组织(WHO)的改革会是重点。(编辑:张淑伶/缪宗翰)109041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