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论坛》大国视角:愈富裕愈嚣张 美国遭“中国幻想”打脸
https://goo.gl/eX36pA
美国对中国长期政策正在转变。经过数十年的“建设性接触”——一种促进中国崛起的方
法,即使该国违反国际规则、规范——美国现在正在寻求积极、具体对应措施。但是,在
美国帮助下,做为美国主要的地缘政治对手,抑制一个已经出现的国家是否为时已晚?
尼克森(Richard Nixon)到欧巴马(Barack Obama)的历届美国总统都认为,帮助中国
经济崛起是国家利益的问题;事实上,卡特曾发表过一份总统备忘录。即使中国蔑视世界
贸易规则,迫使企业分享知识产权,并展示军事力量,美国也保持着天真盼望,随着中国
日益繁荣将自然地会追求经济、甚至政治自由化。
克林顿、欧巴马对中国寄予厚望
如美国政治记者曼宁(James Mann)形容的,美国的“中国幻想”在克林顿(Bill
Clinton)执政时期获得最好的例证,当时克林顿主张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克林顿引用了威尔逊(Woodrow Wilson)的“自由市场”
、自由选举与自由的人民愿景,宣称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人民将有更开放、更自由的未
来。
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反而把自己建立成世界制造价值链中心,有无数的企业把生产线搬到
中国,包括美国企业。不过,中国却依旧紧紧地把持自己的市场、政治、人民。事实上,
中国独裁政权在近年更加猖狂,中共利用数位科技把自己建立成“监控大国”(
surveillance state)。同时,美国却承受了数千亿美元的双边贸易赤字。
尽管如此,美国的中国幻想仍存在,导致欧巴马任由中国在南海建立人工岛屿、军事设施
。在中国政府建立人工岛屿高峰期,欧巴马认为,“衰弱、受威胁的中国是我们该担心的
,而不是成功、崛起的中国。”因此,中国事实上控制了一条具高度战略性海上廊道,该
地区掌控了全球三分之一海上贸易,而中国并未因此付出任何国际成本。
美国总算认定中国是战略竞争者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的中国政策辩论开始反映出更多的现实主义,越来越多的人
认为中国有意取代美国成为领导全球的超级大国。美国总算认定中国是“ 修正主义霸权
”和“ 战略竞争者”。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直言不讳地指责,中国使
用政治、经济和、军事工具、宣传,在美国推动其影响力、扩大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修辞改变已经转成行动。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贸易战已经占据所有媒
体头条新闻,许多观察家无力判别关税战的意义。
尽管川普使用关税政策,作为向友邦确保、谈判结果与新的贸易协议手段。但可能持续数
年时间的对中国关税惩罚政策,却可能带来更多有关基础与远期的改变。美国与多个友邦
修订协议,其中打的部分算盘就是要“孤立中国”。借此迫使北京放弃他们重商主义的贸
易惯例,像是强制外商技术转移的规定。
但近期以来、川普政府的思考已超越关税壁垒方案,他们更重视于当前美国在中国政策上
结构性改变,并重塑全球地缘政治和贸易的关系。这项改变根基于美国两党(共和党、民
主党)初步共识,希望政府能对中国采取更多积极和实质的约束行为,此方针很可能持续
至川普卸任总统之后。
美国无实际对抗中国扩张作为
这并不代表、美国将会放弃当前公开与中国对抗的作法。许多预测都认为,一场“新冷战
”局势即将形成。举例来说,中国仍持续进行违反人权的行为,包含在新疆以居留营、强
制监禁百万名穆斯林居民,或是绑架原国际刑警组织主席孟宏伟等。
此外,虽然川普不断地批评欧巴马执政时期,对于中国在南海的扩张行为,反应极为“软
弱无力”,但从他上任至今,却也少有对北京的扩张态度有反抗的行为。
相反地,美国似乎主要想透过经济杠杆来弱化中国,类似于凌迟、一刀一刀慢慢让其毙命
。但这真的足够吗? 或者美国实际上是在“亡羊补牢”?
中国已向美国在科技、地缘政治龙头地位发起挑战,并向华府炫耀其“权威资本主义”的
成功,成为民主政治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共产主义制度无法挑战自由民主,但“权威资本
主义”可行。根据这个轨迹,中国模式是纳粹主义兴起之后,第一个对于自由民主制度最
大的挑战。
中国宁可牺牲部分经济成长
但有赖于自身科技技术进步、以及对地缘政治的重大影响力,中国在反抗美方的压力上能
站稳脚步,并迫使对方改变作法。虽然可能会牺牲部分经济成长,但这对习近平而言,若
能保护他的权位与向全球行销的“中国梦”,此些牺牲都是值得的。
即使美国明显地增加对压力,但中国仍决定采用“两步向前、一步退后”的政策,缓缓朝
向其野心的目标前进。
这不代表美国的行为全然无效,相反地、在他们确保所需的关键技术发展完善、或是在亚
洲地缘政治局势上占优势前,此类政策将是华府能挡住中国的最后机会。即使可能太晚迫
使中国尊重国际规则和人权,但仍是时候终止他们有害的坐享其成行为。
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