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shuang (竹碳乌龙)》之铭言:
: 本来就不能阿,因为蒋中正亲手杀了哪个人了?这样比喻错误喔
刑法有所谓间接正犯的观念
也就是当某人可以利用权势使其他人丧失自我意志时成为对方手足时进而杀人
那么某人虽然没有亲自杀人,但是与亲自杀人的效果相同
刑法教科书最常举的例子是蒋孝武指使陈启礼杀害刘宜良
蒋孝武虽然没有亲自杀人,仍成立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 平等行为自然不能因为他人没事自身违法就提出异议,但是却可以
: 提出为何只针对特定对象的异议
: 就向骑车没戴安全帽被抓,当然不可以举说旁边人都没带你为何要抓我
: 但是可以向警察提出到底是根据什么理由抓我的,无理由就会变成针对
: 特定对象特意执法
平等原则又可以分为法律适用的平等(法律下的平等)和制订法律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
你说的是法律上的平等,那我稍微讲一下法律上的平等判断原则
基本上是这样子
由于法律是由全民所选出来的代议士制定,代表全国最高民意基础
违宪审查上司法权必须退缩(或称为司法自制原则)
再者所涉及的仅有少数政党,并没有针对重大公益
审查密度上采低度审查标准(注)
因此可以推导出只要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就可以了
至于针对解严前政党取得的不当党产有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
我想应该不困难
注:
法律上的平等审查原则的公式是先找出审查密度,再从审查密度切入
一般来说三种审查密度
一、低度审查密度:只要有合理关联性就可以,白话文就是说得过去的理由
二、中度审查密度:必须有实质关联性,就是法律与公益有科学上的关联性
三、严格审查密度:立法者的差别待遇必须要具备“必要且严格的限缩”
通常是涉及重大公益或重大基本权利才会使用
其实不管用哪一种审查密度,政党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都可以成立
差别会在严格审查密度下不当党产的范围会有所限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