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陈幸妤、杨又颖 二种霸凌、二个世界?

楼主: MoneyMonkey   2015-04-26 21:24:25
※ 引述《yisdl ()》之铭言:
: 陈幸妤、杨又颖 二种霸凌、二个世界?
: http://ppt.cc/ESCr
这篇文章有一个误会,
的确,新闻媒体上有很多抄来抄去的报导,名人、艺人讲了很多话。
但它们在乎的只是要把网络关掉,要好好治一治乡民。
几乎没有人关心事情的真相,几乎没有人关心杨又颖到底遭遇到了什么事情。
无数镁光灯之下,不需要打雷闪电,画面就全黑了。
活着的时候几乎得不到关怀,死了以后也只是被消费,
从这点来看,杨又颖比陈幸妤更惨。
: 昨天,本报的编辑台汇整了ptt网站上有关前总统女儿陈幸妤被该站网友“公认”被台湾
: 媒体霸凌最惨的人的相关新闻,包括网友以此命题发发文“问卦”,以及下方网友回应的
: 留言。
: 我想要说明的是,艺人杨又颖选择告别世界,原因之一是遭受网络霸凌, 使得此议题再获
: 社会重视,而多年以前,陈幸妤在媒体收视率(或者选择性的政治立场)的追逐之下不断
: 被猎巫,直到多年后才选择远离她成长熟悉的台北,恢复平静。
: 电视里杨又颖被霸凌的新闻一次次重播,网络上检讨、反省网络霸凌的声音一波波,想得
: 到的重量级人物,从政坛到艺坛纷在脸书发言,网友戏称是“被霸凌给洗板”,不少读者
: 们也分享自己被霸凌的经验。很多人选择遗忘,或者轻淡,有人声称自己“强烈感受”,
: 也有如李蒨蓉夫妇者声称自己也是网络遭“猎巫”的受害者,但真的是受害者还是消费者
: 呢?
: 当然,我们也观察到了不少名人/政治人物为此大叹言论太自由,疾呼立法规范网络言行
: 准则,以预防悲剧,这些呼声我们即使未必能认同,也做了些简单的新闻处理。就连教育
: 部长吴思华,也声称赞成立法规范,但必须再找专家学者研商。
: 对于杨又颖事件,社会大众的共识则是:悲伤、同情,原来霸凌无处不在,一直在发生。
: 希望不要再有杨又颖的悲剧。
: 然而,杨又颖和陈幸妤,是二种霸凌,二个世界吗?
: 之所以汇整网友讨论陈幸妤被“媒体”霸凌的新闻,其一在于提醒读者们,尽管过了那么
: 多年,但网友们留言(或者即时的第一印象,历历在目的画面),她有没有被平反过?没
: 有!就如同杨又颖,一切已发生,她再也不能说些什么。过去的事情是不是可以有些公道
: ?我们必须思考。别再有人白白进了摄影机压迫与文字冤狱。
: 其二,杨又颖轻生是因为受不了霸凌的压力,那本不是她该受的,终于留下遗憾;而对陈
: 幸妤而言,正如她带着孩子在SNG面前逃窜,暴怒,哭泣都躲不开镜头,麦克风送到她面
: 前就被逼迫要讲,是否媒体公审她的父亲陈水扁时,非得连带用丑陋的画面,来批判她的
: 家教,并且殃及无辜的孩子不可?这不是追杀,什么才是追杀?媒体“堵”人的游戏,不
: 能适可而止吗?
: 其三,比起杨又颖被霸凌的(社群)网络世界,陈幸妤更像是被主流媒体集中开火一般,
: 每一个都是台面上受过良好教育的记者,每一家新闻台都是资本集中堆起强大的话语权的
: 巨人,在那种压力下,一个弱小的女性即便有再强大的父母和权势庇荫,如果没有足够的
: 勇气承受,甚而坚强抵抗,媒体霸凌又肯骤然撒手?
: 媒体当年贴身采访陈幸妤,可用天涯海角、毫无遮栏来形容,画面结合耸动的标题让观众
: 对她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观感。(翻摄网络) c 由 民报 提供 媒体当年贴身采访陈幸妤
: ,可用天涯海角、毫无遮栏来形容,画面结合耸动的标题让观众对她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
: 观感。(翻摄网络)
: 回到立法。我们真的希望在“霸凌”成为热搜关键字后,或者拉高电视谈话主题的节目之
: 后,再回头修法“管”网络?那么电视要不要管?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的尺度,又是在哪
: 里?媒体会接受你立法规范言论内容,就像日前立委蔡正元要求NCC应管一管某些政论节
: 目一样?就算网络推爆这要求,是否又害了自己言论自由受限,新闻自由倒退?
: 其四,有许多网友在新闻中留言,反省当年看着她被摄影机追着跑,那种无助下的苦笑、
: 慌张,就像是逃命似的,整个社会集体讪笑,抛弃人性基本的同情,以及理性思考法律制
: 度对她和她的小孩应有的基本隐私权保障,这一切,没有被原谅,相信是痛一辈子,但网
: 友们的反省,甚至还向她道歉,又何尝不是社会的一点点的进步?
: 这些思考或多或少有助于逼迫那些追击特定人物(尤其是非公众人物)的媒体工作者们(
: 当然也包括了我们的同事),能有最基本的人性思考,并在新闻事件外酝酿一股善良的氛
: 围,而不是大家集体哀悼那些不该发生的憾事。
: 我们了解,认同我们如此诠释这个事件的朋友不少,例如PTT上确有网友认为“民报很敢
: ”、“抄得好、照推”,然而也有许多不认同我们的朋友,例如YAHOO新闻留言中,有朋
: 友认为我们报导此是“护航”,“把霸凌分蓝绿”,这些理解我们都接受,也都虚心反省
: 。
: 民报做为一个具有相当程度公共性质的新媒体,我们身为新闻工作者,道德并不比别人高
: 尚,然而有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存在事件本身、记者本身和社会观感本身之间,它们是一
: 致的;在客观事件的条件下,给受伤的人安慰,并且期盼往生的人安息。
: 因此,为著这些一致的价值观,必须一再“戒慎恐惧”,顾好良心的尺度。
: 此时此地,我们还必须更坚定地理解:最好的疗愈是反省,是阻止一些集体狂热的事发生
: ,而新闻并非就是要挑起情绪和对立;有最起码的人性思考和理性对话,就能彰显某些社
: 会公义的价值,和大家在抢收视和骗点阅的扭曲空间里好好喘一口气。
: 网络如此,媒体也是如此。希望网友、观众和我们彼此互勉,动口前、动笔前、敲键盘前
: ,发新闻前,我们可以先停下来多想一下,即使是一分钟,都有助于仇恨与情绪能够同时
: 降温,“别人要丢石头,我不一定要跟着丢”。
: 一起放手吧!
:
作者: dorydoze (dorydoze)   2015-04-26 21:25:00
那些自称他朋友的完全搞错重点,根本就黑人装熟
作者: solsol (乱风)   2015-04-26 21:28:00
他们就关心减少网络来的批判 杨又颖只是工具如果要认真讲杨 会扯到演艺区风气是不是真的这么差那就打到演艺区自己了阿帕契事件时 演艺圈很有代入感的危机意识
作者: nightwing (内观自心)   2015-04-26 21:32:00
一堆政客、媒体艺人 都拿这件事来做为自己洗白的工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