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冬天还没有开始…

楼主: lintan512 (pen pal wanted)   2008-11-24 23:58:56
如果冬天还没有开始…
原来,中年失业还不够惨,因为年青人准备到失业到中年。原来,为了金钱
出卖灵肉还不够惨,因为想援交都找不到买春客。原来,养不起小孩老婆还不够
惨,因为连一条宠物狗都快养不起。原来,大学生做国中生能做的事还不够惨,
因为连要求一份时薪95元的工作都成了问题。原来,绿色执政还不够惨,因为
蓝色忧郁才刚刚要开始。
曾经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才发现原来是台湾不争气。曾经以为是政府烂,
才发现原来全世界一样惨。曾经以为自己数理烂进不了竹科,才发现原来新贵变
新贫。曾经以为外国月亮比较圆,才发现月球表面充满了凹痕。曾经感叹无法自
我实现,才发现原来连求生存都如此困难。曾经抱怨晚生数十年,才发现原来自
己连小孩都不敢生。
时常,不停的在质疑到底是那边出了问题?为什么不只追不上前人的成就,
就连要份安稳的工作都觉得困难重重?从来没有想过成家立业竟然如此的遥
远,原来连想要一份最卑微的平凡生活都是种奢求?经历了无数的考试,戴了近
千度的眼镜,带着腰酸背痛的破烂身体,竟然才发现原来学生的日子最幸福,而
真正辛苦的日子还没有开始。
纽约、伦敦、东京、上海、台北无一幸免。金融、电子、航空、汽车、观光、
营建百业萧条。美国、欧洲、日本、金砖四国,开发中与已开发国家纷纷中箭落
马。老年人没人养,中年人失业,年青人找不到工作,各年龄的人都难逃一劫。
当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与最大的银行都出了问题,那还有什么是能够信赖的呢?
北极的冰还没融完,地球的石油还没耗竭,人类还没被大自然反扑之前,就几乎
已经要被金融海啸给淹没了。
如果,这样还不够寒冷,如果这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么还能有多糟呢?
纾困了金融业,拯救了汽车业,援助了电子业,还有多少行业需要金援呢?不停
的举债解了燃眉之急,那明年又去那边生子弹呢?今年买不起汽车的人,明年就
买的起吗?房贷信贷户得到了喘息期,就可以不用还本金了吗?当能买的起电脑
手机的人都几乎人手好几机时,圣诞假期又能冲出什么成绩呢?
经济学不停教我们压低成本、提升附加价值、提升竞争力。可是却没有人教
导我们当需求不见时,该怎么去解决呢?以前,一个年轻人代表一台车、一间房
子、二个小孩与无数的需求。现在,一个年轻人代表了什么?也许,只是一台中
古机车、一台低价电脑、还有几支手机。昴贵的学费让年轻人在三十岁时才还清
学贷,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年轻人一辈子要为房贷所苦,再也无法做其它的事。而
庞大的育儿成本,更让结婚率与生育率直线下降。
人类以前烦恼的是人太多,资源太少,现在却是困扰没人要生。是的,以前
人类所烦脑是死太快,现在却是怕活太久。以前,经济问题常常用战争去解决,
现在,太平的时代却变得无法可解。二次大战后的婴儿潮创造了人类的盛世,经
济、科技、医学均有长足的发展,却也造成了尾大甩不掉的问题,这次人类第一
次碰到了活太久的问题。
战后的人替他们自己创造了一套就业、退休制度。社会的权力与资源都掌握
在四五十岁的人手上,甚至,很多六十岁以上的人还占据着重要的职位与钜额的
财富。年轻人得不到资源,只能乖乖的被剥削,当企业主因为减薪裁员降低成本
沾沾自喜的同时,却也忘了自己员工同时也是别人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因此,供
给愈来愈多,也愈来愈便宜,却找不到需求者,找不到消费者。
没错,华尔街的贪婪只是导火线,真正的主因是需求不见了。不管先进或落
后国家,几乎年青人都找不到好工作,自然也没有办法大量消费。在当局者为了
少子化烦恼的同时,却也同时忽略了他们将大量年青人隔绝在就业市场的门外。
政府的眼光往往只看到退休金,只看到老年人的医疗,却常常忘记了一大堆的年
青人正做着毫无意义的零工。
当一个国家不再有年青人,不再有新的一代,代表着什么意思?没有小孩就
没有一切的需求,不需要育儿用品,不需要学校,自然也不需要车子、房子,更
别说观光、娱乐了,没有小孩,没有任何产业有希望。更可悲的是,大家都知道
少子化的严重性,却没有人愿意去解决。每一国的政府只能看着年青人打零工、
失业,流浪街头,却无计可施。
现在各国救经济只是拿老本来止血,接下来的问题才要开始。虽然,各国都
知道要刺激消费经济才会好,但问题却不是年轻人不愿意消费,而是根本没有能
力消费。尤其,这一次的金融海啸,更是将各国年轻人好不容易存起来的钱,一
口气全部耗光。放眼望去,几乎没有国家有余力消费,因为每个国家的年轻人都
没力。少子化的情形本来就已经够严重了,加上这一波的冲击,出生率大概又要
创新低了。
美国,世界经济的龙头,虽然还是可以轻易的剥削其它国家,却还是无法解
决国内需求的问题。是的,连美国也无法避免年轻人赚不到钱无法支撑消费与税
收的问题。这次金融海啸的起因不就是因为房贷的问题吗?为什么像花旗、高盛
这么精明的银行会选择风险这么高的次级房贷,难道他们不知道风险吗?一方面
应该是因为贪婪,但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没有其它业务可以做了。
不管,银行有多少名目去包装,去计算,回归到最根本还是个人贷款与企业
贷款的问题。当企业不赚钱时,再厉害的财务工程都无法让银行赚钱,而当企业
不行时,个人贷款也自然会出问题。当微软到XP就无力之后,美国借由资讯业
扳回一城的威力就逐渐下降了。贫富差距让美国贫穷的年青人愈来愈多,内需市
场自然愈来愈弱。美国的银行在国内找不到行业可以赚钱,只好将主意打到这些
信用差的人身上,想办法从石头再挤出汁来,只不过,他们这次将全世界一起拖
下去就是了。
就算,华尔街没这样乱搞,经济海啸还是会来临,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因
为,世界各国陆续步上日本的后路-高龄化与少子化的问题。因为高龄化,所以
老年人还占着位置与资源,并且耗用国家大量的医疗与社会资源。因为少子化,
所以生产力愈来愈低,缴税的人也愈来愈少。然而,日本因为有着技术与资金优
势,所以还是可以借由大量出口勉强来应付国内经济无法成长的问题。但是,当
其它国家也陆续加入日本的行列之后,问题就一发不可收舍了。
很早世界就面临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制造的行列之后。
只是,靠着美国不停的印钞票与华尔街让一些信用不良的人也过了几年好像很有
钱的生活,而创造了过去几年的荣景。但是泡泡总是要破的,供给与需求总是要
有个平衡的,最终,还是要回到需求不足的问题。原本,大家寄望中国能够取代
美国成为新的消费大国,无奈,中国未富先老,无法撑起大局。
相较于其它富裕的老人国,中国的少子化情形更为严重。在实施一胎化几十
年之后,中国每个年轻人头上都挂著一串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要养。遗憾的是,中
国近年来的经济成长靠的都是低阶的加工出口,是破坏环境得来的,而且并没有
让年轻一代累积什么资本与技术。不只没机会变成消费大国,连制造大国也都还
称不上,汽车与电子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就遇到了这次的大萧条。
中国的经济成长都是靠公共建设撑起来的,真正的内需市场非常的小,因为
有钱人还是相对少数,而且在这次的大萧条之后,外资与台商纷纷撤离,更是雪
上加霜。中国,任何东西乘以十三亿,都会很吓人,相对的,任何东西除以十三
亿,都会显得很微不足道。任何救市救国的金额,都会让各国羡慕不己,但一投
入如此庞大的分母,能激起的水花却很有限。中国,过了一百年,还是跟清朝一
样,是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美国与中国都不可靠,那日本与欧洲呢?很遗憾,这些社会福利好的国家,
早就被高龄化与少子化的问题困扰了几十年,现在只是随着金融风暴让问题跟着
爆出来而已。如同美国一样,就算今年救了汽车业,明年还是会面临一样的问题,
因为还是没有人知道,要将汽车卖给谁?当然,这些天文数字的纾困案与减税
案,还是要让已经缴不起税的年青人去负担。
一叶知秋,台湾的内虚市场已经疲弱很久了,靠着金融业随华尔街起舞与电
子出口勉强撑起了半边天。只是当公务员成了人人称羡的工作之后,就代表着国
家已经没有竞争力了。当大学生只剩二万多时,早可预期房子车子一定会跨,当
公务员需要花一辈子去买一间房子时,就已知不会有其它的消费能力了。而在这
次的风暴之后,连金融电子也一败涂地,到底,华硕与鸿海的产品还能卖给谁呢?
如果连国泰金与台塑都风雨飘摇,那台湾有什么公司能待呢?
三通曾经是台湾人民期待的经济救星,却没想到大陆自顾不暇。奥运果然成
为经济的转捩点,一波接一波的下岗工人将成为新的问题来源。未来的希望在那
边?目前还看不到,这一波的金融海啸又将中产阶级好不容易存起来的钱又一扫
而空,更让许多年青人的希望破灭,原来,这辈子真的无法靠理财致富,只能靠
约聘工作过日子。
台湾,也许在这波的金融风暴受伤相对轻,但根本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公
务人员与国营企业的优厚福利让台湾成了二个世界。如果,政府再不下定决心解
决年轻人就业与少子化的问题,那再多的消费券都是没有意义的。一个失业的年
轻人有个三万的工作,就抵的上十张的消费券,一年就抵的上三十张的消费券。
只是,看着蓝绿两党的表现,似乎还没有人注意到问题的所在。
不过,要这些掌权者下放资源给年轻人似乎是难如登天的事,国营企业员工
与公务员也不愿意放弃既有的福利。世界各国的政府不是不知道问题的所在,只
是他们都是既得利益团体者,所以要他们将资源吞出来也是强人所难的事。然
而,纸包不住火,就算年轻人愿意当奴隶,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不可避免。年轻
人没有消费能力,没有新生儿的产生,再多的救市计画都只是杯水车薪,而到底,
这些既然利益者的利益都会变成空。
零零总总写了这么多,不敢说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在,只是单纯的纾发心中的
闷气。行文至此,几乎都看不到未来,眼泪也差点要滴出来。原本,还希冀工作
三年存到钱之后,要一圆留学之梦,但在股市惨赔之后,在看到目前的景气之下,
也只能庆幸还有份工作。但留学的自我实现之路,大概终生无缘了。几年未曾哭
过,但想到以后的人生不是苟且渡日大概就是要流浪落魄,不禁悲从中来。
曾经,想随着詹宏志的脚步做一个.com梦,没多久就泡沫化。曾经,阿扁
是我最支持的偶像,现在却连他的名字都不愿提起。曾经,希望能在金融法律方
面好好的发挥,现在却只希望能够保有这一份安稳的工作。六七年级生,看着父
母亲随着台湾经济起飞,经历了电视、网络世代,本以为是可以站在父母肩膀上
的一代,却没想到到了三十岁还要依赖父母。未来的路在那,我不知道,但至少,
还能写写一篇烂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内心的苦闷,现在的日子已经够苦了,但
也许,真正的冬天还没开始…。
LINTAN Nov 1124
作者: linhsiuwei (清心寡欲的天煞孤星)   2007-01-25 00:07:00
好文没人推?
作者: amimi0629 (★我爱B工★)   2007-01-25 00:08:00
太长了 精神散乱
作者: silverangel   2007-01-25 00:35:00
我看故我推。
作者: shaka1aka (Por Una Cabeza)   2007-01-25 01:36:00
冬天只能靠区域冲突创造需求来解决的唷。
作者: tassder777 (阿凡凡)   2007-01-25 02:24:00
优文推
作者: jayway1983 (nobody)   2007-01-25 08:31:00
有股淡淡的忧伤
作者: longface (天道恰似零分之零)   2007-01-25 09:50:00
好文,从当年《海湖游记》就开始敬慕lintan大文笔。
作者: hne (hne )   2007-01-25 21:20:00
大推
作者: chocoboex (肚子肥油三层)   2007-01-25 23:16:00
很棒
作者: doyourselff (长沟流月水无痕)   2007-01-26 14:3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