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独家专访 铁道专家安部诚治:福知山事

楼主: qazsedcft ( 蛋包饭 )   2023-09-02 03:12:28
1.媒体来源:《报导者》The Reporter
2.记者署名:
文字/严文廷
摄影/黄世泽
口译/陈映君
核稿/杨惠君
责任编辑/张诗芸
3.完整新闻标题:
独家专访
铁道专家安部诚治:福知山事故后JR西日本改革只有50分,公司化不会让台铁突具安全意识
4.完整新闻内文:
曾担任新干线严重事故专家小组主席、观察JR西日本长达30年的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安部诚治
受邀来台访问,特别在台北车站接受《报导者》专访。(摄影/黄世泽)
https://i.imgur.com/7i93uLE.jpeg
造成18死的台铁普悠玛事故下个月(10月)将满5周年,49人死亡的太鲁阁事故也已届2年,
两次重大事故催动台铁改革。在明年1月台铁正式挂牌公司化前夕,在“太鲁阁眼泪”家属
奔走下,邀请2005年JR西日本福知山事故后,推动JR西日本改革的重要人物福知山事故家属
浅野弥三一、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安部诚治以及《轨道:福知山线出轨事故,改变JR西日本的
奋斗》作者松本创来台访问,并将进行一连串工作坊、专题研讨会等与台湾相关人士交流。
《报导者》从普悠玛事故后持续追踪台铁安全,包括体检报告的揭露、太鲁阁事故的调查等
,持续关注台铁安全改革。此次来访的日本铁道专家安部诚治在连串正式行程空档,接受《
报导者》独家专访。尽管JR西日本自福知山事故后的改革为国际关注,更是台湾取经对象,
但曾担任新干线严重事故专家小组主席、观察JR西日本长达30年的安部诚治对《报导者》记
者直言,以他的标准,目前JR西日本改革只有50分,建立安全文化才踏出第一步而已;谈及
对台湾铁路改革的看法,则表示“公司化不会让台铁一夕变好”,但太鲁阁眼泪促成的外部
监督委员会将是逐渐改变的契机。
“普悠玛”、“太鲁阁”这两个来自花东原住民部落名,却因3年内的台铁2次重大事故,成
了最让人心碎的台湾铁道事故代名词。去年(2022)太鲁阁事故周年,《报导者》推出《误
点的台铁改革》专题,报导由罹难者与幸存者家属们组成“太鲁阁眼泪”,决心走一条不一
样的路“推动台铁改革”,成员们当时即表示,已有心理准备这是一条漫长而且饱受挑战的
崎岖路。
事实上,今年4月“太鲁阁眼泪”即曾前往日本拜访福知山故事家属浅野弥三一以及长期提
供家属专业建议的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安部诚治,并在交通部与台铁局的协助下,拜访JR西日
本福知山事故遗址“祈祷之森”以及JR东日本的“铁道事故历史展示馆”,将宝贵的经验带
回台湾,并成立“外部监督台铁安全改革委员会”,由“太鲁阁眼泪”成员陈鹏年、秦樱华
以及前交通部长贺陈旦担任召集人,已经召开两次会议监督台铁持续改革。《报导者》记者
也持续关注与了解家属成立的委员会运作及动态。
今年的一次讨论会中,陈鹏年就跟《报导者》记者说:“我知道我们都不是铁道专家,甚至
只能说是外行人,但我们是罹难者家属身分却如同一道伤疤般的存在,未来持续监督台铁,
就是希望这不只是我的伤疤,而是持续存在让台铁无法忽视。”
此次浅野弥三一、安部诚治以及松本创访台,也是今年“太鲁阁眼泪”一行人访日时所连系
、促成,希望台日两地家属能互访交流,能激发出更多想法持续推动铁道安全改革。陈鹏年
引用当时访日时家属的一段话:“无论JR铁道如何改变,永远无法达到我们要求的目标,18
年来一直如此!”
https://i.imgur.com/YoQ5hHj.jpeg
JR西日本改革的重要人物福知山事故家属浅野弥三一(左2)、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安部诚治
(左3)以及《轨道:福知山线出轨事故,改变JR西日本的奋斗》作者松本创(右1)来台访
问,于台铁富冈机厂保存的太鲁阁事故车厢前献花致哀。(摄影/黄世泽)
也正因如此,在福知山事故中失去妻子与妹妹、二女儿重伤的浅野弥三一在访台记者会上说

“JR西日本至今还没有办法完全理解事故发生的问题在哪?无法定义人为疏失,也找不到员
工会敷衍推卸责任的原因?而我认为这是管理层出问题,这也是我至今仍不断逼他们的原因
,但慢慢的也快到我的极限。”
福知山事故18年了,浅野弥三一已经81岁,谈起JR西日本的问题仍难掩激动情绪。长期陪伴
罹难者家属的安部诚治71岁,今年3月从关西大学退休,4月受聘为JR西日本本部技术顾问;
他从1991年信乐高原铁道事故参与家属成立的铁道安全促进会(TASK),2005年福知山事故
更是一路陪伴浅野弥三一提供专业协助。以下是安部诚治接受《报导者》记者的访谈实录。
日本铁道史上的重大伤痕:信乐高铁道事故、福知山事故
信乐高原铁道事故和福知山事故,是促成铁道事故调查与JR西日本改革的重大关键事故。信
乐高原铁道事故发生在1991年5月14日,信乐高原铁道信乐线,从信乐发车前往贵生川的列
车与JR西日本从京都发车的临时快速列车正面冲撞事故,造成42死、628伤。促成国土交通
省成立航空暨铁道事故调查委员会。
2005年4月25日的福知山事故,一列JR西日本行驶在福知山线的电车,因为超速出轨撞击公
寓大楼,造成107死、562伤,是日本JR史上最严重的铁道事故,究因于民营化过度讲求效率
,严厉要求驾驶准点,驾驶为了赶点超速行驶,事后舆论挞伐要求JR西日本回归安全本质,
并取消对人为错误的惩戒。
https://i.imgur.com/EatrlQ2.jpeg
2005年4月25日,JR西日本的一列通勤列车行经兵库县一处急转弯时,冲出轨道撞向住宅,
造成107死、562伤,为“福知山事故”。 (摄影/SHIGESATO IMAIZUMI/JIJI PRESS/AFP

6成JR西日本员工未经历福知山事故,安全意识正逐渐“风化”
《报导者》(以下简称报):福知山事故后JR西日本在企业对外的形象上,会有JR西日本对
于安全的重视已经彻底蜕变,但从教授与浅野先生访台的发言中,仍有“革命尚未成功”的
感觉?
安部诚治(以下简称安部):福知山事故总共造成106名乘客与1名司机死亡,有部分遗族已
经感受到JR西日本的改变,但当然也有像浅野先生这样的遗族,觉得JR西日本改革不够彻底
。日本铁道研究学者们对于JR西日本的改革给予很高的评价,但因为我已经观察JR西日本30
年,今年4月开始担任JR西日本本部技术顾问,我只能给50分左右;而如何从50分提升至100
分,这就是我目前的工作。
我参考IAEA(国际原子能总署)将安全文化的发展定义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强调遵守规则却毫无安全意识。就是事故发生时会去追究个人责任,JR西日本当
时发生福知山事故时就是在这个阶段,而目前台铁也处于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是将确保安全当作组织目标,订定规则并遵守。现阶段的JR西日本处在这个阶段。
第三阶段则是每个员工都有安全意识,并可以思考怎么持续改善。我从顾问的角度去观察,
目前只有少数的JR西日本管理阶层具备。
但对浅野先生来说,他接触到的很多管理阶层透露出:“已经做这么多了,为什么你还是不
满意!”而我已经认识浅野先生超过15年时间,一直互相支持,非常理解他的焦急,所以在
很多场合或是这次访台期间,都可以感受到他对于铁道安全改革的迫切,甚至可以说是有点
“愤怒”,并用比较批判、严厉的态度去看待JR西日本。
而对我来说,最担心的是,JR西日本的3万多名员工当中,已经有6成是在2005年福知山事故
后才进到JR西日本,他们只能从媒体报导、资料纪录中去理解当时发生的重大事故,没有真
正体验过,感受上不会这么深刻,所以过去十几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意识,正在逐渐
“风化”当中;JR西日本要怎么与之对抗,就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JR西日本要求所有新进社员必须到福知山事故现场的“祈祷之森”参拜,并在位于大阪
吹田市的安全考动馆与安全体验馆修习福知山事故的相关知识,所有要晋升为管理阶层的也
都要重新回到“祈祷之森”与“研修中心”再教育,让安全意识“风化”的速度不要太快。
当鐡道公司每一位社员不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时,便很难察觉问题所在
报:福知山事故已经18年,教授长期跟着家属一起关注JR西日本内部改革,铁道事业的体制
是否仍很难撼动?
安部:1991年信乐高原铁道事故发生火车对撞,造成42人死亡、628人受伤,就如同我刚刚
所述,有部分责任的JR西日本并未彻底检讨,这是因为当时的JR西日本没有“人为因素”的
概念,这个在当时航空已经被广泛研究的课题,铁道领域则是直到发生福知山事故后才开始
重视。
除了人为因素之外,“风险评估”也是当时JR西日本缺乏的。那时深信驾驶面对曲线半径30
4公尺的弯道时一定会减速,所以没有在铁轨旁设置任何防脱轨装置,难道过这个弯道时,
煞车都不会故障?驾驶不会因为身体不适而无法煞车?这也是直到2007年JR西日本成立安全
推进专家会议后,才开始针对“风险评估”课题进行检讨。
可是当“人为因素”与“风险评估”都启动后,发现JR西日本的组织与其他国家的组织都很
像,运输部门、车辆部门、基础设施部门(包含电务与工务)都是直上直下,彼此各自独立
运作,虽然西日本对外都说将彻底检讨,但确实有些JR西日本内部人觉得,福知山事故是驾
驶的错,不关其他部门的事。
我在访台研讨会中提出JR西日本的四大待解决的课题:
1.执行董事对于福知山事故理解存在差异;
2.能制作出优秀计画书,但落实到基层之前就被遗忘;
3.每当问题发生时会有资源不适当分配,改革过了头;
4.直到真正发生问题,才察觉其存在。
所以我认为当每一位社员不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时,很难察觉问题所在,这是外界看不到的弱
点,也是我认为JR西日本的改革还有进步空间的原因。
当组织内部对事故仍没有一致共识时,很难产生所谓的“安全意识”或“安全文化”,当然
这也是铁道安全改革最困难也最重要的部分。这次访台我也发现台铁有类似的问题,对于“
人为因素”与“风险评估”的认识不深,与发生福知山事故以前的JR西日本非常相像。
建立安全意识与文化需要组织内部对于事故的一致共识。图为台铁局于8月31日在富冈机厂
举行的“台铁局工作坊2”。(摄影/黄世泽)
https://i.imgur.com/LqstGDT.jpeg
太鲁阁事故车厢将保存成教育中心,进度比日本福知山事故快
报:看到日本媒体日前报导,JR西日本今年2月才要启动事故车辆保存设施的工程,令我们
很讶异,您昨天也有参观台铁即将要将事故列车存放的安全教育馆,想问教授对于保存事故
车辆以及传递教训这件事的想法,以及能怎么做会比较好?
安部:福知山事故的第一节车厢被后面的车厢挤到扭曲变形,当时在救灾时,因为没办法拖
出来,所以使用机具肢解车厢,保存的第一节车厢已经支离破碎;这与太鲁阁事故不同,虽
然太鲁阁第八节车厢严重撞击隧道口,但仍还保有部分车体,因此无法将两者相比。
此外,保存车厢需要尊重所有遗族的心情,106名罹难者家属的心情都不同,就我所知,有
些家属不希望再看到这么伤心的车厢,有些家属希望能重组成车厢的模样,经历十几年的沟
通后,最终在今年2月达成共识,6至7成的家属同意以切割过后的车厢来展示。
所以看到台铁已经把车厢放在富冈机厂保存,未来将兴建“安全教育馆”将太鲁阁的第七与
第八节车厢以及普悠玛事故的第八节车厢一起展示,成为教育训练场域时,我觉得这样的安
排很好,重点是也与遗族们达成共识,这是台湾比日本进度更快的地方。
https://i.imgur.com/OZSdm90.jpeg
安部诚治前往查看台铁保存于富冈机厂的太鲁阁事故列车,仔细观察车厢受损的状况。(摄
影/黄世泽)
太鲁阁事故遗族成立外部监督委员会,开启国际先例
报:教授从1991年信乐高原铁道开始就长期陪伴事故遗族,这与一般学者很不一样,因此特
别想请问您,是什么原因让您一直协助家属与长期陪伴?教授心中的期盼是什么?
安部:1991年信乐高原铁道事故发生时,我担任教职满10年,专注于交通改革议题的研究,
当时事故遗族们来找我,分享他们的遭遇已经失去亲人的痛苦,我感受到他们的悲伤,并希
望我能帮助他们厘清事故的真相,他们打动了我,所以我决定要与他们站在一起。
不希望看到下一次有相同的事故发生,铁道安全与飞航安全,都是我无法回避的使命。
报:福知山事故后,“4.25网络”建立受害者家属成为推动组织改革的模式,因为教授一直
从旁协助,想问教授认为当初组织组成的关键?18年来对于建构遗族交通事故监督模式的感
想,与哪些作法是觉得突破以往的进展?
安部:由浅野先生与其他遗族们组成的“4.25网络”,积极参与JR西日本的改革,当时在日
本是首度有这样的尝试;当时契机是山崎正夫担任社长后决心改革,邀请我参加“安全推进
专家会议”,并承诺让遗族参与检讨会议。现在回顾来看,在浅野先生等人的努力下,确实
提供铁道公司没有注意到的观点,或用独特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与JR西日本的管理阶层同桌
认真检讨与反省,我认为确实有达到好的效果。
当时遗族们参与的监督单位,是设置在JR西日本公司内部。这次来台湾访问后得知太鲁阁事
故遗族们成立外部监督委员会,而且不隶属于台铁,这在全世界可能都找不到这样的例子。
4.25网络和外部监督台铁安全改革委员会
4.25网络:福知山事故发生后两个月,事故罹难者遗族成立的组织,并以发生的时间4月25
日为名,浅野弥三一是领导者之一,参与JR西日本的课题检讨会与安全追踪会议。
外部监督台铁安全改革委员会:由罹难者家属成立的组织“太鲁阁眼泪”倡议,2023年组成
,13名成员包括家属、学者专家,并由家属陈鹏年、秦樱华与前交通部长贺陈旦担任召集人

要从追究个人疏失到深化为风险评估,遗族长期监督会是重要力量
报:这次台铁邀请您来针对JR西日本的铁路改革分享您的观点,您对台湾也非常熟悉,目前
台铁的安全主要都建立在台铁公司化的架构下,改革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安部:JR西日本是1987年从日本国铁分割出来,虽然变成可以经营其他事业,但真正具备安
全意识却要到福知山事故发生后,之前的安全文化都停留在追究个人疏失的阶段。所以台铁
也是如此,并不会因公司化就建立“安全意识”而突然知道要去研究“人为因素”、突然会
做“风险评估”。
这些事情都需要从内而外慢慢建立,所以这次访台的工作坊中,一直不断地提醒台铁:
安全的核心概念在哪里?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建立安全意识?
目前有看到几位台铁管理层有想要改革的决心,也愿意让遗族加入外部监督委员会,从浅野
先生的例子可以证明,遗族长期的监督绝对是帮助改革很重要的力量。
由受难者家属为成员的“太鲁阁眼泪”,倡议成立外部监督台铁安全改革委员会。太鲁阁眼
泪发言人王薇君(右1)在事故车厢内发现疑似罹难者头盖骨,对台铁局表达强烈不满。(
摄影/黄世泽)
https://i.imgur.com/GdnA4M0.jpeg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twreporter.org/a/interview-abe-seiji-taiwan-railway-safet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