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要回推几层才算原材料”了吗?
竹皮→燻二氧化硫→清洗→包粽
A B C D
以上四个时间点,哪个才算是执行D加工的工厂应该负责的原材料?
义美、新东阳自行送验合格的是C,桃园市卫生局检验的B
法规规定对象是B还是C?
若是B,那今天义美成立一家子公司从事粽叶加工
再从该公司购入,那义美跟子公司是都会没事吗?还是子公司一样会有事?
※ 引述《aal (生态小尖兵)》之铭言:
: 依据1040430公布的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标准
: 20防腐剂、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类之20035亚硫酸盐
: 11.4其他加工食品,残留标准是30 mg/kg
: 此法规范的是原料非成品,故的确是检验原料
: 以原料标准检视原料,没什么不妥吧
: 法规规定进口粽叶要用二氧化硫消毒,但是残留量不得超过30 mg/kg
: 所以就是该公司清洗粽叶的二氧化硫浓度过高
: 其他家合格没什么好奇怪的
: 一般购买食品原料卖家会附上该批检验规格书
: 卖家的检验报告是由第三方执行或是自主执行就看两方采购怎么谈
: (通常是自主检验,节省送验成本)
: 买主参考该规格书,同时可自主检验
: 法规也会规定一年必须送第三方检验几次(通常一年一次)
: 所以卖方某批次检验标准造假,买方没检验是稀松平常的事
: 因为食品的检验项目庞大而繁杂
: 如果真的每批、每项都验,徒增成本,最后也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 若法规强制执行,第一个一定是资本较小的厂商会倒,接着食品大涨
: 由于食品是民生必需品,上涨之后其他物价势必跟着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