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下杂志对李宗盛的专访部份内容
创作人最要紧的是敏锐。要经常保持敏锐,你的雷达得一直开着。
第二是风格,歌曲写来写去就是这些,人的喜怒哀乐也就那么点事儿。风格比什么都重要
,人家能不能辨识你是谁,就看风格。
第三就是眼光,我常常讲,我什么都没有,就是比别人有眼光。当时五月天跑了很多唱片
公司,我让他们过来,觉得他们一定能行。不为什么,他们有那种气味。
敏锐、风格和眼光,这三样东西统合起来,还需要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比较难,叫天分。
有些娱乐记者问我,怎么看现在的音乐市场。讲一句最重的话,就是一个生物你一直喂它
吃烂东西,它会变成猪的。对音乐的渴望大家都有,但你不能一直喂它烂东西。
歌曲也是一样,你发现一些很廉价、很烂的歌,有一天突然爆红,你会想,原来这个也能
赚钱,这样也行哦,那我也这样搞吧。要改回来,非常难。
流行音乐是一种综合的力量,甚至可以显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日本泡沫经济时代,没
钱了、下去了,韩国就开始上来。
我一直在想,作为一个音乐人,你的identity(认同)是什么?我在这个行业三十五年,
我能够为音乐人做些什么?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可是我知道,我不要成为韩国。
我的意思是,那是一个娱乐产业,唱片公司有专门团队负责生产让年轻人拿着萤光棒尖叫
的偶像,也有把大家都整容到差不多的团队。这是这个行业的nature(特质),我没有说
这是错的。这个行业的运作方式,会生产无数这样的东西给你,让小孩去追星。
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信心很重要,年轻时我们都外求。我想,最后的解药,可能还是在
老祖宗的文化当中。
我们要和世界接轨,音乐是一个沟通的工具。常常有人问我,李大哥,我这个歌哪里写得
不好?我就问,你为什么要写?他说,写歌可以唱出来,给人家听,很爽啊。我就说,你
意识到要给人家听,但有没有意识到要沟通,让人家明白?第一要务就是,让对方懂,不
是让自己爽。
每个年代,对自己的文化要有新的诠释,这是我的责任,借此增强信心,觉得在世界音乐
舞台上,不必和别人一样,我有自己的identity。这当然是一个功成名就的流行音乐制作
人应该做的事,我都不去做,难道指望小朋友去做?
我的反击:写一首歌让你哭
我以前在滚石常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行业。而现在,大部份人都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是
小丑。一讲到歌手、艺人,都用很廉价、很不堪的文字来描述。对,我们在这个时代变成
给别人消遣的,那我唯一能够反击的,就是写一首歌让你哭。(陈譞懿逐字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