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igiPen: 我的游戏学校

楼主: cjcat2266 (CJ Cat)   2015-07-25 05:23:37
毕业满一年了,最近看到跟我同届的DigiPen同学陆陆续续开始工作 (我去年提早毕业)
突然让我注意到,今年还没延续之前每年写一篇DigiPen推坑文的优良(?)传统
那我就废话不多说,以下开始本文囉 :)
英文Blog原文在此 http://wp.me/p4mzke-PR
以下为中文翻译
= 找到&选择DigiPen =
我攻完电机学士学位之后,自然而然就跟着同学们一起准备申请美国的资工研究所
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就只是跟着同学们的动作有样学样而已
着手蒐集研究所资料过了几天后,一个埋藏在心里深处的想法才慢慢浮现
仔细回想,才开始记得当初选择电机这条路的原因,是为了要制作游戏
大学四年胡乱度过了,竟然忘了最初的梦想
想当年,在高中的时候玩了PS2上的Jak & Daxter三部曲
还因此把Naughty Dog游戏工作室当作我的第一志愿呢
想到这点,突然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健忘了!
制作游戏是我从小的梦想,竟然差点就跑去跟别人一起爬学术象牙塔去了
于是,我毅然停止搜寻美国的资工研究所
直接去Google搜寻 "Game School"
得到了多笔结果,DigiPen也包含在内
我开始研究各个学校的学程与课表
随着我的研究,我越来越觉得想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两年的硕士学程绝对不够用
我最后看上了DigiPen的四年大学部学程
除了时间足够以外,我也看中DigiPen为了学习游戏开发提供的专属环境
而且大学部一个年级中的人较多,比较容易找到适合的人,组成游戏制作团队
还好我的父母愿意听我解释为什么我想要攻读第二个学士学位
再三确认过我的决心之后,他们同意了
"如果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学习路径,那我们也会全力支持你"
我真是感激不尽 T_T
= DigiPen不是一所简单的学校 =
我永远忘不了DigiPen的校长Claude Comair先生在开学典礼上说的一句话
"看看你左边的人,看看你右边的人
等到这届学生毕业的时候,你会至少看不到其中一个人...
...而且你不一定是毕业的那个人"
据说他每年的开学典礼都会讲这句话
而我和朋友们发现,此话并不假
四分之一的新鲜人会在第一学期结束前放弃并退学
只有大约一半的学生可以撑到毕业
(也有一些没有毕业的人,是因为拿到工作offer而放弃学校)
上课、写作业、考试,这些标准的大学要素是一定有的
然而除此之外,学生们必须利用课外时间,自行组成游戏开发团队
一年级的两个学期必须各开发一个游戏专案
之后则是每年开发一个游戏
最后一年的游戏学分,可以选择业界实习来折抵
根据我的经验
从学校学到的知识,最多只占业界所需基本能力的20%
那剩下的80%要从哪来?
跟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自己进行研究与个人专案、
参加社团教学与研讨会、找同学跟教授进行专题研究...等
我对于游戏物理与游戏引擎架构的重要知识
主要来自于参与学生社团的研讨会,而不是从学校学来的
= DigiPen的各种学程 =
在我于DigiPen开始上课的时候,总共有五种不同学士学程
后来又陆陆续续新增了一些,包含两个关于游戏音乐与音效的学程
Bachelor of Science in Real-Time Simulation (RTIS)
- 基本上是一般资工学程,再加上游戏相关技术课程
Bachelor of Science in Game Design (BSGD)
- 游戏设计技巧,较专注在技术层面
Bachelor of Arts in Game Design (BAGD)
- 游戏设计技巧,较专注在美术层面
Bachelor of Fine Arts (BFA)
- 游戏美术
Bachelo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Engineering
- 电机工程,专注在游戏硬件研究与开发
我选择的是RTIS学程,所以对RTIS了解比较深入
= 学习环境 =
DigiPen的整个校区就是一栋三层楼的建筑
一楼是餐厅、教室、一些较大的演讲堂
还有一间虽然不大,却有很多游戏开发相关藏书的图书室
学生也可以在图书室借到各种游戏软件和硬件(当然是研究用)
二楼和三楼则是更多教室,还有整个学校最重要的空间:开放研究空间
开放研究空间是一个宽敞的区域,摆满长桌和上百台电脑
学生可以使用这些电脑写作业、做研究、还有开发游戏专案
游戏团队通常会自己划出团队空间,以用来长期进行游戏开发
我在DigiPen的前两年,几乎每一天(含周末),都是早上9点到校,晚上11点左右离开
不是在上课,就是在我的团队空间里写作业、做研究、和开发游戏
= 游戏专案 =
每个学期有特殊的"游戏学分",必须以开发游戏专案来取得
每一个游戏专案的开发循环,学校都会订下里程碑(milestones)
共有 Engine Proof, Prototype, First Playable,
Alpha, Beta, 和 Gold
当一个milesone到期时
一群游戏教授就会连续花几天,逐一审视各团队的成果发表简报
仿照业界的专业游戏技术与设计需求(TCRs & DCRs)评比
里程碑简报是非常扎实的训练
想我当初第一次上台的时候,紧张到全身发抖和冒汗,非常狼狈
等到我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简报,不是我自夸,我的台风已经变得相当专业
我们学到了如何为游戏专案订下实际可行的计画,而不是天马行空地不断扩大企划
同时,我们也学会在milesone到期前,忍痛割去无法如期完成的部分计画
为了让学生提早体验到业界的人力流转之恒常性
学生可以自己随时跳槽到别的开发团队
开发团队也可以随时雇用新成员和开除旧成员
学生也可以自己成立一小组
当游戏教授认定一个学生参与游戏专案的时间不足,就会把该学生当掉
一个游戏团队的最终作品过度不完整,也会被全数当掉
通常一个学生团队的成员组成,主要是RTIS的程式设计师、
一两个BSGD或BAGD的游戏设计师、几个BFA美术、和一个制作人
各团队的制作人,每周都要跟教授开会
学习制作人的技能以及讨论游戏专案进度
学生团队可以与一位游戏教授约"team-on-one"会谈
这个会谈为时4小时,大家坐下来吃吃喝喝、悠闲地讨论游戏专案
目的是要让学生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回顾专案进度,以及审视团队沟通问题
每个会谈结束之后,我总是觉得我的思路被重新开机,又回复动力了
= 社团 =
有别于一般大学,DigiPen的社团主要都是与玩游戏或者开发游戏相关
例如:桌游社、射击游戏社、格斗游戏社、
游戏电脑图学社、游戏物理社、游戏引擎架构研究社...等
其中有一个社团比较特别:游戏测试社
一周有两天,游戏测试社会在开放研究空间的电脑上,安装大家的作品
让学生们来测试各个团队的游戏,并且给予宝贵的回馈
测试满三个游戏,可以获得学校餐厅的餐点兑换券
= 业界结合 =
DigiPen与业界的结合非常紧密
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在业界打滚多年的老手
还有部分的教师仍在业界工作,来学校兼差教学
学校的春假与秋假
每年都刻意跟 游戏开发者大会(GDC) 和 电子娱乐大展(E3) 重叠
让学生们和教师们可以自由前往参加
参加GDC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学生们可以借此与业界人士建立联系,还可以找工作机会
如果我没有去参加2013年的GDC
就不会撞到Naughty Dog的人力主管,我现在就不可能在Naughty Dog工作了
(详细故事请见 http://wp.me/p4mzke-qa)
我先前有写一些参加GDC的心得与撇步
有兴趣者请见 http://wp.me/p4mzke-kP 和 http://wp.me/p4mzke-KM
= 就业优先 =
将学生送入游戏业界是DigiPen的首要宗旨,比训练业界所需的能力还优先
学生的就业机会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教职员们的共识
我去Naughty Dog公司现场面试当天,正好跟一个期中考撞期
教授觉得面试比期中考重要多了,所以就让我改天再考,分数也不打折
我当天也错过了一些课,但是教授们都不以为意
= 就业服务中心 =
DigiPen的众多资源中,我觉得最重要的非就业服务中心莫属
学生可以与就业服务中心约时间
会有专业人员协助准备找工作所需的素材
例如一起设计履历表、个人网站和名片
我前后总共约谈了至少20次,才把我的履历表、个人网站和名片搞定
当我与Naughty Dog进行紧急电话面试的时候
就业服务中心也马上提供一间空的会议室让我可以顺利进行
之后,他们还协助我撰写一封得体的微软offer拒绝信
几乎每一个礼拜,就业服务中心都会举办"company day"
邀请业界人士,来对学生介绍自己的游戏公司,和说明征人条件
甚至有公司在活动结束之后,就直接在学校开始跟学生面试
就业服务中心随时会举办不同的研讨会
有时候会针对不同时机设计
例如GDC的前几周,考虑到DigiPen学生大多很内向
有一年,就业服务中心邀请学校附近的业界人士
来和学生们进行一场"模拟社交活动"
让学生练习主动开口,与陌生的业界人士攀谈和自我介绍
有时候,也会举办找工作所需素材的研讨会
教学生如何设计履历表、个人网站、名片
我从中吸收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例如怎么针对不同公司调整履历表,还有面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我最近听说学校加开了一些"专业沟通"课程
内容包含履历表制作、个人网站设计、社交常识、会议礼仪...等
非常务实的课
https://www.digipen.edu/coursecatalog/?c=SG#COM150
此外,就业服务中心也负责一年一度的就业博览会
跟一般学校不同的是,学校不是让各公司摆摊,让学生跑摊
而是让每个学生设立自己的摊位,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公司的人跑摊
一场就业博览会下来,拿到多个offer也不是什么稀有的事
过去四年的RTIS学生毕业前就拿到offer的比例介于84%-90%之间
= 结尾 =
以上,我目前能够想到的就这些了
我就附上最近刚毕业并开始工作的同届朋友们的一些连结
让有兴趣的人可以follow他们,以此作结吧 (当然,已征求他们同意)
Justin Cook
- Software Engineer at Respawn Entertainment
- Website: http://justinmrcook.net
- Twitter: @jmrcook
Joe Lubertazzi
- Software Engineer at Respawn Entertainment
- Website: http://joelubertazzi.com
- Twitter: @joelubertazzi
Davis Standley
- Game Designer at Respawn Entertainment
- Twitter: @Absyrdist
Justin Maio
- Game Programmer at Monolith
- Website: http://www.justinmaioai.com
Garrett Woodford
- Software Engineer on Xbox Team
- Website: http://www.garrettwoodford.net
- Twitter: @MCGWoody
Eric Lynum
- Associate UI Engineer at Bungie
- Website: http://ericlynum.weebly.com
Danny Frisbie
- Production Engineer at Bungie
- Twitter: @Danny_Frisbie
Samir Patel
- Producer at Bungie
- Twitter: @Arukemos
最后补上我的
Ming-Lun "Allen" Chou
- Game Programmer at Naughty Dog
- Website: http://AllenChou.net
- Twitter: @TheAllenChou
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网站网址全部都是自己的名字?
这也是就业服务中心教的喔
作者: taiwan81903 (小马)   2015-07-25 07:48:00
好棒喔~经验推!!!
作者: giantchu (小P)   2015-07-25 08:04:00
推难得的分享文国内的学习环境还是有落差但努力吧
作者: rhox (天生反骨)   2015-07-25 08:38:00
作者: doomleika (iSuck)   2015-07-25 09:34:00
作者: ManInBlack (阿阙)   2015-07-25 11:42:00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5-07-25 12:29:00
专业文!必推!!!
作者: SamMa (8月世青赛)   2015-07-25 13:57:00
十分感谢心得分享
作者: xdorz87 (87)   2015-07-25 16:10:00
推推
作者: b1081081 (香烤秋刀鱼)   2015-07-25 20:31:00
作者: GenialPP (PP)   2015-07-25 21:02:00
感谢分享
作者: oas (GTr)   2015-07-25 21:55:00
太棒了 这就是专业跟用心! 很努力充实自己也不吝分享!!
作者: tomroy (离题辉。)   2015-07-25 23:56:00
milestone是打错还是?
作者: PathosCross (木偶君)   2015-07-26 02:48:00
推~
作者: goury   2015-07-26 05:45:00
一两个BAGD或BAGD的游戏设计师<--BAGD重复了?
作者: franknine (f*******e)   2015-07-26 18:33:00
推推
作者: kcadobe (jae)   2015-07-26 20:42:00
作者: yhn0tgb60 (呦厚厚)   2015-07-27 09:57:00
作者: z82101096 (USA)   2015-07-27 11:56:00
推!请问提早毕业是因为读过学士可以抵学分吗?
作者: north4909 (我要成为花札王)   2015-07-27 12:46:00
推!
楼主: cjcat2266 (CJ Cat)   2015-07-27 13:55:00
十年内(印象中)取得的学分,经过认可后可以折抵我折抵掉了不少在台湾拿到的数学、物理、和资工学分
作者: z82101096 (USA)   2015-07-28 09:16:00
了解谢谢喔!去过DigiPen,外头第一印象是校区怎么有点小,进去参观(有专人带)才知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设备很完整
作者: artpoet (灵魂之舞)   2015-07-30 16:37:00
推,努力朝梦想前进真不简单!
作者: FukadaKyoko (小毛哥)   2015-07-31 19:08:00
只有强!
作者: Dsakura (亚瑠华子)   2015-08-08 14:24:00
请问Digipen有奖学金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