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你为什么离开游戏行业?(贰)

楼主: angrywater (angry water)   2015-07-22 11:13:08
前一章节:
https://goo.gl/eApmKB
注意事项:
▇▇▇▇▇▇▇▇▇▇▇▇▇▇▇▇▇▇▇▇▇▇▇▇▇▇▇▇▇▇▇▇
回文推文与分享请注意:本人如果选择公司或人物以匿名表示,绝对
有其必要性。请勿透过任何管道来询问究竟是谁?自己要谷歌资料影
射、对照的网友,与本人无关!请勿于任何地方公开影射、对照找来
的资料,否则若当事人提出控告,刑责请自负,本人一概不予承认!
甚至可能基于法律限制,本人会被迫需要提供事证,协助当事人控告
网友,所以请网友当历史故事看就好,千万不要以身试法!
▇▇▇▇▇▇▇▇▇▇▇▇▇▇▇▇▇▇▇▇▇▇▇▇▇▇▇▇▇▇▇▇
=======本文开始=======
前一篇提到我国中二年级时被分到放牛班去,反而让我有更多时间可以学电脑和读佛经易
经,然后终于毕业进了国四班补习准备高中联考,忽然让我想起一件事。
本来我国中以前都好好的,不知道为什么,国中开始接触电脑学写程式以后,体质好像有
点改变了!开始会有一些预知梦,还有时候会感觉到奇怪的东西。
当年我住在石牌 (北投区) ,还有很多空地只有杂草。有一天下午我在等公共汽车,又想去光
华商场偷打店家展示用的电脑。公共汽车站后面是一大片荒草地,以刺铁丝和小水泥柱组成的
围栏围起来,大约长达 300 公尺。
公共汽车正要进站时,有个貌似 80 ~ 90 岁的老太婆也以同样方向走来。
老太婆见我劈头就用台语问:“行天宫的关圣帝君生日你知道吧?”
我楞了一下回答:“知道啊!”
老太婆:“那怎么没去拜拜?”
(公共汽车停下来,开门。)
我再楞:“呃……因为功课还有一些事情很忙……”
老太婆:“要去拜拜,知道吗?”
我茫然点头,老太婆头也不回,继续顺着公共汽车前进方向走。
公共汽车司机忽然大怒,吼道:“你到底要不要上车啊?”
我连忙回答:“要要要!”
转头一看,整条 300 公尺围栏区隔的人行道上,根本没有任何人。一眼望去只有大马路
和大概及腰的野草。
其实,二哥跟我都有许多这样的事情可以写到飘版去,但这里先就此打住,以免离题太远

有时候我写程式忽然很有灵感、速度很快,或者电脑很不乖,一直当机或抓不到 bug,都
会觉得是否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协助或干扰?这些事情对我而言已经是日常,因此如果哪
天有人忽然写了一本书:“Unity3D 灵力导向设计”,我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
依照现在的认知,那可能是土地婆。
这只是个不重要的插曲,重要的是,可能关圣帝君还是土地婆保佑,也可能不是,反正上
国四班那年我家居然有一台 Apple ][ 可以用!
看过上一章节的人一定知道这跟奇蹟没有两样,怎么可能贫户家里会有这么高级的东西?
那其实是二哥的 L 同学借给我们用的,我猜应该是为了“物尽其用”之类的理由,毕竟
在程式设计上面,二哥算是 L 同学跟我的绝地大师,暂时放在我家算是利益最大化的作
法。
那是个严肃的年代,社会弥漫的气氛是要“反攻大陆国土、解救苦难同胞”,享乐是罪恶
,工作打拼是美德,没有旅游、美食节目,电视只有三个台。所谓的正当休闲娱乐,是去
郊外没有什么规划和设施的地方走走路,就叫做踏青了。
社会新闻和某些人不是今天才把电玩妖魔化,是从那时候就开始的!俗称“电动玩具”、
只能拿来“玩”和让人“兴奋”的街机,于是被硬贴标签为“电子毒品”,变成万恶的渊
薮。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张黑白新闻照片,是政府不分青红皂白去街上搜刮所有的街机,然后不
知道去哪里找来的一堆“愤怒妈”和“愤怒爸”,全部的人围着那些街机又是拆又是打,
最后变成一堆废物。相片里的瞬间就是堆成山的废物准备拿去焚化,周遭那些成年人脸上
的表情和即将焚烧女巫的兴奋感没有两样。
当然那年头就算是欧美国家也没有进步到哪里去,一样也视摆满街机叫做 Arcade 的地方
为不良场所。里面晦暗、龙蛇杂处、五味杂陈 (是真的味道) ,感觉上小孩子去那里真的
不知道会遇上什么事情。
唯一把街机当作正常事物的大概只有日本了,毕竟街机算是他们发扬光大的嘛。
Arcade 场所在日本跟现在的星巴克感觉是一样健康的平民休闲约会场所,许多人在那里
娱乐、认识朋友,交流游戏心得。
因为日本街机的事业此时已经颇具规模,所以个人电脑的走向和其他国家回异,记得他们
习惯把个人电脑当作“文书处理机”,叫做 Wa Pu Ro,大概是外来语感的 Word Pro 之
意,是正经八百的事务机器,就像影印机差不多意思,只有神经不正常的人才会想拿来玩

在这种气氛之下,虽然我心里面一直渴望着拿 Apple ][ 来设计像街机一样好玩的游戏,
家里好不容易搞来了一台,不用再去光华商场可怜巴巴的,站一个小时轮到我用却只能打
个三分钟程式码,但我在家里还是不能太明显的露出自己的意图。
所以,那台 Apple ][ “寄宿”在我家的期间,大约只有 10% 的时间是拿来玩《Loader
Runner》之类的游戏;15% 的时间我二哥会拿来写程式;70% 的时间我得准备联考不能碰
它,不然会被妈妈骂,妈妈骂完换二哥骂;只有 5% 的时间左右,是我书读完、国四班考
试班上第一名、全补习班前三名的时候,才可以拿来作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作是一种考试
成绩好的奖励。
而且,通常我使用电脑的时间不太能拿来玩游戏 (那 10% 至少有一半是二哥玩) 。对我
妈而言,个人电脑是一种先进工具,是拿来“学数学和设计‘有用的东西’”的。一旦我
们偶尔开游戏来玩,我妈就会有莫名怒火,以为我们其实是弄了一台“万恶的电动玩具”
回家,却骗她是高科技的精密仪器。印象中似乎有几次靠二哥转话锋,费尽唇舌的解释半
天,才让她相信那真的不是外面那种“会带坏小孩的电动玩具”。
基于这种诡异的原因,以及自己本来就有兴趣,大部分的时间我还是用 Apple ][ 来学习
写程式。
以前对于电脑语言是采取像是工业工具那样分类,COBOL 是会计用、FORTRAN 是数学用、
BASIC 是没路用……好啦,其实是“全方位”使用,但也因为想全方位应用,反而变成一
种各方面都很弱的语言。
当时有一些公司很厉害,竟然发展了 3D Framework 用的语言,可以在 Apple ][ 那种主
内存只有 16 ~ 64 K 的电脑上执行 3D 线框图的绘制,而且还是动态的。记得名字好
像是叫做 GraForth。它的 demo 就是一只线框海鸥 (总共 8 个 Vertex 构成的线框而已
) 拍动翅膀,在满月的星空下飞翔。
慢慢的理解到 BASIC 只能骗骗小孩,根本没三小路用,绝对不可能写出《Loader Runner
》那种游戏的时候,我就千方百计想知道老外都用什么语言设计游戏,就算无法得知,也
想尽办法要寻找一种至少堪用的电脑语言。因此看到 GraForth 是 3D 的又效能这么好,
简直是惊为天人!
网友因为时代感的落差,可能会觉得很古怪,我想知道老外设计游戏的语言,为何不上网
查一下?答案是,那时候如果一件事情书上没写、电视没报,你只能亲自面对面或打电话
问某个知道的人,或者写信请邮差送去某个人家里期待他知道且会回信给你。
那时候的知识是非常宝贵的,你可能得搭飞机还要花很多钱和时间,才可以获得一点点的
情报与资讯,所以那些年的工程师也都臭屁得要死。
一来是课业太忙,二来是时间太少,最后 GraForth 只能拿来研究研究,奠定我 3D 图学
的最初基础,还是不太能够拿来设计游戏。
毕竟它连 3D 阵列运算的先后顺序那些事情,都还是要小心翼翼的写程式才不会出错,根
本都还没碰到任何跟游戏有关的设计,光是搞清楚向量的“姿态”是怎样就花去大半的时
间,更别说还要拿来乱转、计算速度那些其他功能。
不像现在随便再怎么烂的 3D 引擎,也绝对少不了一个四元数 (Quaternion) 就可以代表
一个空间中的旋转角这种功能。当年的 Polygon 也不是非得三角形不可,但这反而不方
便而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记得阵列也都还是 3x3 或者 3x4 ,而不是 4x4,导致后来我要
进入到 DirectX 的世界花了许多时间才适应。
其实,3D 图学在大型电脑主导的时代,已经有一些知识的累积了,也是现代 3D 引擎的
基础。如果想要快速的进入设计 3D 游戏或 3D 引擎的世界,搞到一本基础的 3D 图像学
绝对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设计自己的 3D 游戏引擎之前,我也有买过一本来详读,才从不
知道如何下手的阶段,进步到有信心开发自己的引擎。
在重考班的那一年算是比较幸福的,生活的重心在考上高中,电脑的学习几乎变成是一种
不必出门被怀疑打电动、不会被认为玩物丧志的短期休闲娱乐。所以我也没有很担心到底
老外用哪种语言设计游戏,就这样拖着拖着,直到终于差不多考完联考,才接触到当时被
翻译成“监督语言”的机械语言 (OP Code) 的某本书。
现代学习程式设计的人可能会对 OP Code 和组合语言 (Assembly) 的差异感到困惑。基
本上它们的差别只是“给人看”和“给电脑看”而已。
比如说,资料搬移指令,人类看是 MOVE ,翻译成电脑看的可能变成 16 进位码,假设如
:0xA1。当然 MOVE 搭配暂存器 (Register) 与内存会有一些不同的组合,变成 OP
Code 可能会像是 0xA7, 0xA5 这样。写程式都是以 Assembly 为主,让编译器去做翻译
和校对的动作,没有人会去辛苦的记那些码。
当作指令的 OP Code 其中会有几个 bit 具有例如“寻址”或“位元宽”的意义,以前买
得到 80x86 指令集,里面有详述这类型的定义。
现在的话,我想应该是“计算机概论”这类的书籍会详述。
因此,每当有人问我怎样快速学好 3D 游戏设计时,我都会说其实没什么捷径,但 3D 基
础图像学和计算机概论绝对会帮助你加快学习速度。会让你看到新的 3D 知识时,大概会
知道怎么样去快速的理解和归类。
已经三个章节了,总该说说我所认识的人里面,第一位登出游戏界的人是谁,稍微呼应一
下主题了吧?
纵使我已经开始理解在各式各样的语言之下,最后总是“万流归宗”到 OP Code 这个微
小的世界,其实我还是对游戏设计没什么太大的概念。或者说,不管是组合语言或直接
OP Code 撰写程式,对人脑的负荷还是太大、太花时间了!何况我才国中放牛班毕业的
屁孩,靠着苦读重考才有办法上高中,大脑根本还属于“未开化”的等级。
所以,我第一个看到会设计游戏的台湾人,也就是我二哥,并不是我。 (当时我真的还只
是会写程式读取键盘,控制一个白点移动那种程度而已。)
对于所谓“进入游戏界”这种事,到底是开始研究怎么设计游戏就算?还是要从游戏设计
出来不管再烂都算?其实很难去定义。
如果硬要我拉个标准的话,我会说“至少设计出一款游戏,有至少一位自愿去玩的玩家”
,就算跨入“游戏界”的“郊区”了。
我那变态二哥一开始是拿 Apple ][ 来分析流体力学的阀力值计算 (大概吧,专业名词,
不是很懂),因为他是唸明治工专化工科的,那时候都得下工厂实习还有学习工厂相关的
重要知识。记得那个程式还获得学校老师的大加赞赏,好像还有得了什么学习奖或科展奖
之类的。
后来还有领队参加大专杯的程式设计比赛,有拿到该届的团队第一名奖项。不过那是多年
以后 80x86 系列发明以后的事情了,先表过不谈。
二哥最变态的地方是他玩完“正经”的工业应用以后,也开始“不学好”的拿来搞一些怪
名堂。比如说,下“CALL -151”指令后,放摇滚乐的录音带给 Apple ][ “听”,结果
竟然还真的“加载”了奇怪的“程式码”,Apple ][ 开始自顾自的不知道在画什么图…
…那种惊悚感可比现代 Google 家的电脑会作梦,梦里还一堆诡谲图片的程度!
搞完这个又想说黑白棋 (直线、横线、斜线前后同色棋包围,中间另一色棋全部翻面为同
色),老是会不见棋子,不然来写个电脑版的好了。没想到电脑版写完人跟人对奕还不够
,竟然又写了 AI 出来,可以人跟电脑下。而且,他用什么语言设计的?……跟算流体力
学时一样,没三小路用的 BASIC 语言啊!我实在是不服气啊!这种东西怎么可能用
BASIC 设计出来还跑得动呢?
说真的,金变态!当年我那笨脑袋居然还下不赢二哥写的笨 AI!奇怪人跟人下时,偶而
我还赢二哥啊,怎么赢不过他写的 AI?
那时候仿 Apple ][ 的台版个人电脑变比较便宜了,他学校好像有买几台,有些同学家也
有买,这个黑白棋游戏就在他同学之间“疯传”。
以前面的定义来说,这就算是我二哥“踏入游戏界”的第一款游戏吧!
之后他很久没设计任何游戏,记忆中第二款游戏是一个很像现在手机 App 会出现的那种
,下面会有风景照或军事设施卷动,点一下就投炸弹炸中重要目标得分的小游戏。从开始
规划到设计出来,记得也没花多久,差不多一个月内或两、三周,还不是“全职”去设计

这“轰炸机游戏”是在 PC 上还是 Apple ][ 上设计的,我倒是真的忘记了。
但我不会忘记的部分是,二哥说他设计这个游戏只是为了跟我有点类似赌气那样,他要让
我看他不是不会设计游戏,只是他不愿意。因为他认为将来的个人电脑运用方面,写游戏
绝对不是长久之计,也不该当作正途,有点劝退我之意。
强国的程式设计师花了 20 年开始想这个问题,我二哥却七早八早学电脑没多久就看衰这
个行业。
当时我看到 SEGA 还有其他各大游戏公司纷纷出笼的街机荣景,不用说绝对死都不相信他
的话啊!
只是我们兄弟俩也没有争辩,也不到从此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的程度。他的
态度大概就是“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反正我是信了”那种样子。他人生中这第二款游戏好
像也只有我这个玩家,还有一、两个熟识的同学而已。游戏也不如黑白棋那次那么完整,
因为他并不是真的为了要让大家玩而设计它,单纯只是要给我一个“教训”。
就这样,他从此登出游戏界……等一下!不对!那时没网络怎么登出?
唉!算了,也没更好的形容法了,总之那个当下就算是脱离游戏界了。
后来,我继续踏上我的游戏设计不归路;他则往当时正崛起的“系统程式设计”方向发展
,不过也是一个过度时期,基本上他没有想要当长期码农的意思就是了。
那段过度时期我也有参与,但已经是 PC 时代来临的时候了!其他事情就待下一章节分解
吧!
========照例还是有 [工商时间] 的分隔线========
我的“雷神王”游戏募资专案还在进行中,欢迎网友多多分享与支持,感谢:
https://www.webackers.com/Proposal/Display/211
========下回预告分隔线========
到底组合语言要怎么拿来写程式?当年难道没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吗?BASIC 真的除了写
黑白棋就没三小路用吗?
这一章节还来不及托出的人物,真的只好下回跟着我设计的第一款上市游戏一起发布了。
之后还有几位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登出游戏界,再慢慢逐一介绍。
请期待下一章节。
一样时间未定,今天是刚好画完雷神王新关卡的图,又因为去面试了非业界的工作,接下
来可能有 50% 的机率要换我登出游戏界,心事重重躺半天睡不着,只好又跳起来写这段
故事。
希望下次是雷神王 iOS 免费加竞赛版推出之后再来写了。
[本回到此结束]
作者: casd82 (28dsac)   2015-07-22 21:45:00
推!
作者: b1081081 (香烤秋刀鱼)   2015-07-23 00:01:00
感觉从小陪到大 才会对游戏那么有感触啊… 推
作者: catinclay (David)   2015-07-25 07:55:00
推推 好期待下一篇~
作者: giantchu (小P)   2015-07-25 21:55:00
推已经可以写成一篇中长篇小说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