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stin专栏(2):如何提升架构式阅读能力?

楼主: danyuchn (Javy)   2017-03-25 23:54:25
本篇文章原版有文字超连结。原文附连结由此进:
http://dustingmat.blogspot.tw/2017/03/blog-post_23.html
最近,有不少考生向Dustin询问:
虽然看了Dustin“RC架构预测”跟“RC首次读文指南”,
知道了练习抓文章架构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我实际在练习检讨RC时,
还是总抓不出准确的文章架构?
针对这个问题,Dustin有三则药方:
1. 持续练习“基础阅读实力”。
这就不多说了,最最最扎实的基本功,也就是active reading,
提取作者行文时背后想法的功夫。要练这个记得要“提早”,
每天少量持续不中断的练习。在这部影片拍出后距今约三个月,
有同学表示每天持续练习,现在阅读实力明显已经进步神速。
2. 熟记所有“转介字”(transition words)。
所谓转介字,就是在文章连结句子与句子的时候,
常使用的表句意关系之副词与副词词组。
其实转介字远比你想像中的还要少,而且都不是艰深用字,易懂好记。
上Google搜寻“transition words”,点入任何一个网页都有,大同小异。
弄懂全部的转介字,就可以让你知道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哪里变态度,哪里支持,哪里阐述说明,哪里是举证...。
3. 弄懂“学术写作(academic writing style)高频500用字”
如同我在这篇文章所说,学术写作用字就是RC的文章为什么蒙上一层薄纱的原因。
我们往往以为,艰深领域的专有名词让我们读不懂文章。
但其实那只是心理障碍罢了,真正能考高分的人,才不管天文地理生物历史,
都能够做对题目。他们真的是万事通吗?当然不是。
因为各学科的专有名词根本不是重点。
会影响我们阅读的,就是这些学术写作专用的精准描述用字。
里面的500个字是经过电脑搜集三千篇各种领域学术论文后,
跑统计跑出来的高频用字。这些字既然横跨各种论文,
自然不是艰深的领域专门用字。
而大多是用来精准描绘态度、推论方向、文中资讯与语气的字眼。
这些字都弄懂了,就可以帮助你知道各个句子或段落本身在文章中的角色。
搭配前面的1. (推测作者想法)2. (连结句与句关系),
以及一开始所提到的“RC架构预测”跟“RC首次读文指南”,
就能够完整重现整篇文章架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再也不要害怕抓架构。
记住,文章的细节不是重点,文章大体才是你的老师。大体老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