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战710,一个暑假+一个寒假的苦读好值得

楼主: chiehyuliou (阿宇)   2017-03-23 14:10:32
考试成绩 一战710 Q50 V35 AWA:5.0 IR:6 2017/03/10
求学背景 台大会计系
准备时间 2016年7月到2017年2月共8个月
准备教材 OG、OV、曼哈顿修辞、PP、GWD、A2精品培训班教材
心得分享
前言:
由于期望申请学校提供的双联学位,所以便寻求校内学长姐准备GMAT的事宜与建议。
询问之下发现大多数的学长姐皆强力推荐A2GMAT。
去年大二快结束时意识到大学毕业时间所剩无几,
便毅然决然报名了暑期7到8月的精品培训班,心中目标定为700分以上。
培训班课程结束之后没有马上报考实战的原因是认为考试费用不斐,
准备的过程中一直还没有已准备好的把握,所以直到今年3月才上考场。
期间便是不断地反复重听上课的录音档,做练习题,
次数多至在梦中犹能听见A2激昂的讲课。
在上考场时不断为自己做心理建设,
能一战便考取700+如今仍感到心中无限感激与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A2GMAT。
SC:
在准备的过程中,对我来说最困难的科目非SC莫属,
起初做题对于信心的打击很大,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拜培训班课程放了十分可观的比重于SC所赐,
随着时间经过,能感受到基础和经验值的累积,做题的正确率与速度亦渐入佳境。
强烈建议尚在准备阶段的同学一定要秉持着耐心与毅力一遍遍地研读和重听A2的SC讲义!
A2的考点整理是平凡人无法达到的境界,将它奉为葵花宝典一步一脚印建立文法观念,
阅读句子时便能避免胡乱自行按答案解释,重要考点渐渐浮现进而熟悉。
若非A2精心设计归纳的精华讲义,
可以想见单凭OG或考古题来掌握考点会是一件极端艰难的事。
CR:
谈到CR最重要的便是要将过去无脉络的激辩模式彻底屏弃,依照标准思维模式来解题。
由于从小到大学校教育把学生训练为一味做题拿高分的考试机器,
却从未将重点放在理性逻辑的思辩过程,所以要习惯全新的思考方式需要一段时间。
A2的CR课程中高度强调解题步骤,先找到关键字,再务求攫取论点。
各类题型在A2的讲义当中都有精辟明确的定义与解题指示,
每堂课后再集中火力练习分类清楚的题目。
循着A2安排的进度踏实练习,课程后的总结与大杂烩题目便能很容易地辨认题型、
迎刃而解了。
RC:
接下来是做题时花费大半时间的RC,
虽不如母语人士可以用浏览的方式进行大篇幅文章的阅读,
但是A2的系统思考真的有莫大的助益。
最初一遇到大篇阅读文章,便会慌乱而无法掌握章法重点。
A2的教学从句子的主要与次要资讯的分类,至辨别文章的架构、语气、论点,
阅读文章时便逐渐能体会文章的精随和对考点保持高度敏感。
RC与过往的阅读能力关系很大,训练时急不得,多培养阅读的习惯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数学:
许多人都持有高度的自信心认为在数学这科轻松拿高分,
做题后却发现由于距离国高中数学年代久远,
所以过去所熟悉的基本观念早已忘得差不多。
KH的讲义言简意赅地唤醒过往的数学记忆,各基本观念皆有单元解析,
是对于短时间内需要重建观念的备考利器。
考前的海量题目练习,将自己保持在良好的考试状态亦尤为重要。
IR+AWA:
最后,IR和AWA的部分,Kory浅白又简明的讲解令人十分容易在有限时间内进入考试状态。IR讲义汲取了常考题型,全部熟悉后应考时便可掌握考试模式。Kory提及的实用技巧在考前好好演练,考试时便不会措手不及。至于AWA最重要的7大攻击点,反复练习应用于讲义上提供的丰富题目,考试当下便会发现内容都大同小异。
结论:
总之,准备GMAT的过程,要同时兼顾学校课业维持GPA于不落下,
放假时看到朋友们PO玩乐照,都要坐在书桌前不断重听课程录音档,用力地读A2的讲义,
实为身心灵的考验。
即便如此,秉持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怀古情操,
为出国后成就理想的将来构图,然后几经寒暑的备考后,电脑萤幕显示成绩的那一刻,
便会觉得努力绝对是值得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