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 日本 想念四年的拉面-面屋树真

楼主: Vivien (Vivien)   2016-10-28 21:26:08
餐厅名称:面屋树真(きしん)
消费时间:2016/08月
地 址:埼玉县和光市本町 12-33
营业时间:11:00~24:00
推荐食物:淡丽しおそば -蒸鸡(980円)、浓厚しおそば-烧豚(1050円)、つけ麺 (800円)
可否刷卡:否
有无包厢:无
图文网志:https://goo.gl/JYxetd
前言:我真的很喜欢吃拉面。
第一次去日本时,懵懵懂懂地吃,
只记得小时候看的“电视冠军”,里面的拉面王都超强;
但我什么规矩或习惯都不懂,连自己喜欢的口味也还不清楚,
就是看大家推荐哪间好吃,就跟着去排队。
连今天要介绍的“面屋树真”,都是随意走在和光市上,
看到有几位上班族在排队,而凑热闹去的,
没想到,一吃惊为天人,开启了我和S回台湾后不断地找寻心中的美味拉面,
面屋树真,也让我们想念了四年!!!
后来陆陆续续去了六、七次日本,吃了不同的口味,发现我真的很喜欢吃拉面,
尤其是“豚骨”的浓郁,我最喜欢。
但是,面屋树真即使并不主打豚骨,却依然扣紧我的心、我的胃。
看了好多套讲拉面的漫画:拉面王、彩虹拉面、拉面食游记...等
对拉面有一些执著了
每次去日本,一定要安排至少吃三餐的拉面(因为到日本,一天都要吃到六餐才甘心...)
甚至还为了吃豚骨拉面,周末跑去福冈,再赶回来上班~
但是东京,却睽违了四年,才又旧地重游
面屋树真,当然成为我与S 在这趟旅程中必吃的清单。
食べログ 评分:3.58
但分数完完全全不是重点,重点是,它真的很好吃。
四年前,第一次去日本,玩了将近三个星期,
玩到后面几天,只想着“离开热闹的观光区,随意来个地铁下车旅行如何?”
我和S拿着地下铁数日券(忘记几日了~)随意地搭到一个不那么知道可以玩什么的地方,
那时候,随意下车的站名,就是“和光市”。
下车,出站,迎面是一栋很大很宽的大楼,我们往旁边小路走,没有目的。
才刚想感受路上的悠闲气氛,就看到前方排著一列的上班族
本就知道日本人满能排队,但是在非观光区,看到排队(大约五、六位),引起了我的兴趣
走近一看,是“拉面”!那就更要来试试了。
四年前的记忆,真的太深刻,也因为我是旅途快结束前去吃的,
前面已经吃过两个多星期的拉面,对拉面开始有些心得
面屋树真的拉面,实在是,太好吃!
回国之后,念念不忘
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在食べログ分数满高的
但是食记却满少的,尤其中文的介绍,更是缺乏,
这才觉得:“有时候合自己胃口的食物,不一定是大众所一窝蜂介绍的。”
(不过大家也满推的无敌家,我就真的很喜欢!)
不知道是不是回忆总是最美,
后来再去了这么多次日本、吃了这么多碗拉面,
即使再怎么好吃,都觉得比不上面屋树真的美好。
可惜这四年间,一直开发日本的其他区域,就不断跳过东京,
刚好这次从美国回来,在东京转机,除了要完成我的“缩毛矫正大业”,
还一定要去面屋树真吃碗记忆中的美味才行!!!
这天,我先去表参道烫完发,就急急忙忙使用72小时券,搭地铁到了和光市
(交通时间真的满短的,而且很方便,推荐!)
凭著记忆走,很快就走到了
一看到这个门面,我都兴奋地快哭了:我竟然可以想念一间拉面店,到如此!
因为客人的用餐速度很快,所以不用排很久。
用贩卖机买了餐券,会被引导入座:
上一次来,真的是歪打正著,所以点了些什么也忘了
此时好怕点错,如果点到的,不是记忆中的美味 怎么办?
幸好点餐很容易,
先选择“淡丽”还是“浓厚”
再决定要“烧猪”或者“蒸鸡”。
如果两个人以上一起来吃,就可以一网打尽了。
有长条的吧台座位、也有四人的桌子区;不过其实总共也才11个座位。
我自己满喜欢坐在吧台,觉得很有气氛。
在等待的同时,看到店内放著被报导的资讯。
老实说,我在日本也会在书店翻翻这类的杂志,
但是这样的介绍文案,真的不是我平常会记下来要特地来吃的店
可是,就这么凑巧地让我发现不同口味的美好。
所以我一直很喜欢看不同的食记,可以发现很多不知道的食物;
不管食记的评论如何,若食物引得起我的兴趣,可以的话,我都希望可以自己试试看,
因为,有时候别人说难吃的,我觉得好合我;大家说太值得一试的,我却食不下咽:
也会有众人大为赞美的,我吃过后觉得名副其实!
所以能够自己确认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口味,我觉得很棒。
店家特地将自己的特点写下来:
是在相同的基底鸡肉汤头中,做成口味浓郁的鸡汤“浓厚”,以及味道爽口的“淡丽”。
淡丽しおそば -蒸鸡(980円)
淡丽汤头,是使用鸡肉和海鲜,很清爽的汤头,从汤的颜色就可以看出来。
食材有鸡肉、鸡肉丸、笋干、海苔、葱与鸭儿芹
放入鸡肉丸,很有拉面王里用同一个食材做完整主题性拉面的感觉~
鸡肉丸像自己在家做,把鸡胸肉切碎、加些粉就下锅的那种,咬得到肉质、糊糊的口感。
可能我自己吃拉面吃得很窄,要不是之前吃过,知道它很好吃,我平常是不会点“淡丽”
,也不会选择“蒸鸡”。但这两者搭配,真的很合!!!
引述日本网友的食记:
“とてもスッキリした味わいなので、どんどんと食べ进められちゃいます!
お箸を止めることができない(笑)”
对方还提到:“ 麺にスープが良く络んで、口の中にスープを运んでくれる感じです。”
这就是我的心情!!!面条与汤头,很完美地结合,汤头喝在口中是很舒服的感觉!
浓厚しおそば-烧豚(1050円)
浓厚汤头,是店家熬煮15小时所呈现的浓郁口感。比较浓稠,却不会腻,绝对喝得完!
食材有叉烧、笋干、海苔、葱末 与 大葱。
面条适中粗面,很有嚼劲,而且吸著面条时带上浓厚汤汁,很满足!
可能也由于使用中粗面,不断地在嚼;加上面给得分量也很多,所以吃完一碗会很饱!
通常去吃拉面时,再怎么好吃,我们绝对会边赞叹日本人怎么还有办法再来一碗饭,
边起身准备离开:因为太饱了!!!
而且为了能吃更多家拉面,我和S会尽量在同一间店只吃最招牌的,而且要点不同口味,
才不会浪费肚子空间。
但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来了:
当我和S心满意足地喝完最后一口汤,看着对方,竟然有同个想法:“要不要再点沾面?”
那时已经下午三点过后,照理说,我们各自吃完一碗,已经非常饱足,再加上接近傍晚,
到了点心时间,如果再吃一碗,几乎不可能吃其他点心,且与平时吃东西的状态相去甚远
但是S说:“我们想念了它四年耶!一定很快会再来日本玩,但是再到东京,再跑来琦玉,
就不一定什么时候了。”
我马上转头再点了碗つけ麺 。
老板一点惊讶的表情也没有,因为对日本人来说,再多吃一碗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殊不知,对我和S来说,真的是例外中的例外啦!
つけ麺 (800円)
它的面量,比店内其他拉面还增量,多了一半
面条一样是中粗面,在面上放著几块蒸鸡、汤里面放著烧豚
汤头比浓厚再浓,扎扎实实地让面条吸附着。
享用完面,剩下的汤,可以加入店家的高汤。
我们加到这么满,才觉得可以当汤喝完~可见本来沾面的酱有多浓郁!
(店家推荐“柚子胡椒”,让盐味汤头增添柚子香气 )
店家很仔细地在煮面。
我其实一直很想找机会跟他们说:
“我们四年前吃过了您们煮的面,想念了许久,今天终于再品尝到了,真的很好吃!”
可惜,我天性害羞(?!)一直没说出口。
写这一篇,我竟然写了三个小时!!!
从开始选照片,就觉得回到第一次吃到的美好记忆、再次回访的感动;
接着找寻日文食记,看着日本网友用日文写下的赞美,我都感同身受;
在编辑这篇纪录时,我小心翼翼地措辞,虽然知道不可能完美叙述,
但好想将最真心的感受传达。
尤其想起,
在我们准备离开店家时,外面忽然下起大雨,我们被困在店门口,不断张望。
店员微笑地跟我们说:“请坐着,没关系。”那时店里没有其他客人,已经将近四点。
在我们踌躇时,店员与店长交谈一下,走进休息室,拿出一把伞给我们:“请拿去用吧!”
我赶紧接下这份好意:“我们一、两个小时之后拿来还!”
店长用那一直严肃的脸,说:“没关系,带回去吧!还会一直下呢!”
到现在 我都还记得空气中弥漫的温暖,不知道是煮拉面的蒸气,还是内心的感动?
我只能用细小的声音说:“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 ”
※胃溃疡小姐的精打细算:
1.从开店~14:00的午饭时间,点一碗拉面,就会免费赠送“蛋的附餐”或“帆立贝饭”
其中之一!超级优惠的,如果可以,14:00前去试试吧!(我们抵达时已经超过14:00...)
2.虽然在琦玉的和光市,但其实真的很近,从表参道坐车不用转,但是要记得看清楚终点
站开往何方。我们就是没看清楚,来来回回地变成地铁巡回之旅= =重复坐了好多站。
3.吃完拉面,附近有间7-11的大超市(真的很大),里面卖的生鲜都很便宜,水果很多试吃
超市对面有间水果摊,卖的水蜜桃 无‧敌‧便‧宜。
(四年前与这次,我们都在那里买了完整没有损伤的水蜜桃,一颗大概100円,
同样大颗、同产地的,饭店附近的超市要卖250円以上)
4.板上绝对有更多比我还爱拉面的板友,但是我真心推荐面屋树真给大家!
不过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就是当作交流囉:)
作者: jessie1985   2016-10-28 23:38:00
整个被妳的文字感动!老板要是看到这篇应该会觉得超欣慰的,下次去日本必试,谢谢妳^^
作者: tiffany60118 (鼎王VIP)   2016-10-29 02:37:00
写的超用心而且生动耶完全可以体会你激动的心情(笑)
作者: Licor ( ╮(╯▽╰)╭)   2016-10-29 04:03:00
推推~~~写得很有爱
作者: bli1348 (bonbon)   2016-10-30 08:48:00
本来好被吸引,结果被无敌家整个浇熄
作者: lshdennis (梦想之城上的星光 是咸的)   2016-10-30 10:43:00
已列入美食清单!但无敌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