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http://bluehero.pixnet.net/blog/post/41203972
时间:2014/8
期待已久的厉家菜台北店总算低调地开始营业了,厉家菜开设于Bellavita贵
妇百货的三楼,Robuchon的对面。这片店面已经装修多时,迟迟未开幕,今
年七月底总算开始试卖。不同于造成轰动的添好运,厉家菜虽然在主流媒体
上有不少来台开店预告报导,但实际开业之后,网络上却是相当平静,不像
添好运一开始试卖,当天便有文章出现。我想这也是平价的港式点心与高价
的宫廷御膳之间的差别,毕竟人人都能不心疼地吃添好运;但要花大钱吃厉
家菜就得考虑考虑了。
另一方面,香港与北京相比,不仅是地理位置离台湾近,在心理感情上也比
北京来得亲近;再者,台湾对于京、鲁菜的认识大概限于北京烤鸭吧,这也
是台湾北方菜的主流。既然如此,那就更别说宫廷菜了,想必了解的人也不
多。厉家菜的起源来自于同治、光绪年间的内务府大臣厉子嘉,皇家每天吃
的菜都经过他的审批,同时也都吃过,记录下来的菜谱不计其数。其后,他
的孙子厉善麟继承了这些菜谱与料理作法,最初以提供私房菜的方式来经营
餐厅,
最初他在羊房胡同里的小四合院经营私房菜,一天只开一桌,而且不能点菜
,只提供套餐。尽管如此,预订者还是络绎不绝。在美国总统克林顿来用餐
过后,赞不绝口,之后陆续有各国政要显贵来用餐,对其称赞不已,至此打
出了名号来。门口的厉家菜三字是末代皇帝的弟弟溥杰所书,台北店的门口
也放了这三字招牌。
一楼门面的砖墙一整个令人想起北京的现代胡同建筑,就是用这种灰色石砖
砌成,不过我用手去敲了一下墙壁,是空心的,看来只是表面做成砖墙的样
子。
内部装潢极具现代中国风,气氛优雅宁静,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氛围与布置。
以台北的中菜馆而言,这里的环境可说是相当高雅,不愧是贵妇百货,里头
的餐厅设计大多不同一般。
最初看到媒体报导说厉家菜低消六千起,当时吓了一跳,心想这门槛也太高
了吧。但实际开幕之后,一看才知道原来中午有提供平价的商业午餐,价格
980元,以贵妇百货的消费而言,也不算太贵。除了商午之外,之后的套餐便
从1580起跳,最高8880。今天第一次来,就先点最基本的Set A试试,价格
1580。
点完餐后,送上裹了蜜的核桃酥作为开胃点心,酥松香甜。
茶水的部份我点了铁观音,杯子据说是景德镇订制的青花骨瓷,个人非常喜
爱这套杯具,真想买一组回去。这铁观音还不错,回冲多次还是茶味深厚,
是我喜欢的茶品,而且茶味甘涩,特别解油腻。
凉拌火鸭丝、翡翠豆腐、北京燻肉
厉家菜以套餐的方式为主,菜色少量多样,分为首碟、热菜、主食、汤品与
甜点。光是首碟就有十道小菜,道道精致而有特色,以三、三、四的顺序上
菜,而且吃起来还有个顺序之分。
高丽菜丝拌烤鸭肉丝,清爽的菜丝中混有鸭肉的燻香微涩,拌了点微辣的红
油添香。
翡翠豆腐并不是豆腐,而是毛豆泥加上干贝同煮,毛豆泥柔腻香甜,其中又
有浓郁的干贝鲜香,个人挺喜欢这道小点。
北京燻肉用的是五花肉,看似叉烧,底下搭配一片脆片,有点像是蜜汁火腿
,据说脆片可以解除五花肉的油腻感,燻肉肥嫩配着薄脆的脆片,的确是让
人不感油腻。
椒麻鸡、肉末烧饼、炸春卷
接着再送上三道,也是小巧玲珑。
椒麻鸡用的是鸡胸肉,但不会显得干涩,肉质保持着水份,但酱汁味道清淡
了点,与其说是椒麻味,个人觉得比较像剥皮辣椒味儿。
肉末烧饼像个可爱的小汉堡,烧饼圆蓬蓬的,口感非常有弹性,吃起来不像
传统的中式烧饼,反而像是面包,肉末则是咸香,但个人对这道评价普通,
也许是这烧饼少了传统味儿。
春卷也略嫌一般,大概尝的出里头包了些蔬菜丝,我对炸春卷本来就没太大
喜好,也就没细尝,鹘仑吞枣地吃掉。
青蛤丸子、麻辣牛肉、糖醋排骨、炒咸食
最后的首碟四道齐上,依序来吃。
青蛤丸子的花样小碟器非常精致漂亮,打开来则是一小瓣蛤壳,里头窝著蛤
肉与小鸡肉丸子,肉丸是嫩但蛤肉收缩地太小,整体而言稍嫌口感薄弱,不
过蛤汤倒是鲜美,我想或许这汤汁才是重点?
令人意外的麻辣牛肉,竟然是油炸作法,三小块叠成一串,口味是咸香,但
没感觉到太多麻辣味。
糖醋排骨看着像无锡排骨,酱色油亮,看起来应该用冰糖调色,才会如此通
透吧。这道排骨肉的口感特别,炖煮的肉质酥化,轻轻一咬便骨肉分离,但
肉吃起来又显干涩,涩中带甜,酸味偏薄,肉以瘦为主,十分特别。
结尾的炒咸菜与想像的不同,是胡萝卜丝,有点像泡菜,还算清爽,但不甚
特别。
十道首碟结束之后,送上酸梅汁清除一下口中味道。
软炸牡丹虾
本来应该是青松鲜贝,但服务员说今天没这道菜,因此改成软炸牡丹虾。中
华料理博大精深,烹煮的方式诸多变化,光是油炸就有数种炸法,例如常见
的酥炸。而这道牡丹虾则是用软炸的作法,先将食材醃渍入味之后,裹上一
层薄面糊,先用温油炸再用热油炸。虾肉底下垫著酥炸地瓜丝可以配着吃,
而虾肉外头薄薄的粉衣色泽偏白,口感酥软,咬下虾肉,传来浓郁的绍酒香
气,虾肉则颇为鲜嫩,酒香馥郁的一道菜。
油焖大虾
刚吃完一道虾,没想到又送上一道虾,本来不应该连续两道虾料理,也是因
为今天改了菜单才如此,不然连续两道虾肉,不免让人有种审美疲乏。这道
油焖虾一送上,便传来浓郁的酱香气,这股酱香带着甜味,宛如上海菜的红
烧风味。看看菜名,心想这道虾或许跟上海菜中的油爆虾一样,虾壳可吃,
实际吃了,的确是能吃,其虾壳油炸的酥透,与油爆虾口感仿佛,而酱汁入
味,渗入虾壳与肉中,带着浓郁的甜味与咸味,甜咸并重。个人认为做的挺
不错的一道虾肉,不过吃多大概会腻,一尾也就刚好。
菜包饭
贝肉、香菇与鸭肉等料拌成的米饭,用生菜包裹起来,嘴巴大的一口吃下是
没问题。米饭油香,吃起来有点油饭味儿,但没那么油腻,同时还有烤鸭的
香气,风味挺复杂的一道米饭料理。
焌油鱼
今天的焌油鱼用的是圆鳕,这道菜的作法独特,焌的读音为“区”,是指一
种料理手法,即是锅中油热之后,把食材下锅快速炒熟。这道鱼肉便是这样
做的,但是从没用过这种料理手法也不曾见过,很难相信热油快炒可以做出
这道有如炸鱼肉般的焌油鱼。焌油鱼肉伴随着炸洋葱丝,鱼肉外皮细酥而肉
质细腻,但本身没什么调味,味道清淡了点,底下搭配着的酱油与油焖大虾
是同一种酱,香气与滋味重复,毕竟让人有点腻口。这种酱油不知道是什么
酱?味道有点像蒸鱼酱油。
鹿尾炸酱配手工面条
主食两种选择,我选的是相当特别的鹿尾炸酱。除了手工宽面条之外,配了
一碗鹿尾炸酱以及三种蔬菜丝,分别是小黄瓜、樱桃洋葱以及萝卜。
鹿尾炸酱真的是用鹿尾巴来做,还加了五花肉丁与黄豆酱,鹿尾有一种特殊
的腺体,遇热之后会产生独特的香气。仔细闻了这炸酱,除了发酵微酸的豆
酱味儿之外,的确是有一股不知如何形容的香气,大概就是所谓的鹿尾腺体
香吧?
把蔬菜丝与炸酱一同放入面中拌匀,手工面条相当有弹劲,口感相当好,北
方菜果然还是比较会做面食,炸酱的味道香咸带点微酸,与台湾的炸酱截然
不同,但与在北京吃过的炸酱也不一样,颇为独特。
三鲜云吞汤
鸡汤做底,滋味清甜,萝卜挖成小球状,内有三颗小馄饨,馄饨虽小,但包
了虾肉、猪肉以及海参,吃著弹嫩,比较明显的味道是虾肉。
奶酪、蜜汁山药、水果、三不沾
奶酪颇有北京风味,带点微酸不太甜,口感则是水嫩,就像南锣鼓巷里的文
宇奶酪。蜜汁山药颇为特别,第一次吃到做成甜点的奶酪,柔腻甜蜜,竟是
不错。水果就没啥好说的,三不沾是御膳,其名由来为不沾碟、不沾筷与不
沾牙,这是道功夫菜,使用蛋黄与绿豆粉做成,乍看之下还以为是芒果冻之
类甜品。其实吃起来有点像麻糬,滋味香甜,柔腻可口,还真的不沾牙也不
沾碟筷,挺特别的京味小点儿。
厉家菜不愧是宫廷御膳,每道菜都足够精致,虽然量少,但是种类多,以个
人套餐的形式来说,一个人也能吃到许多种不同的菜色,相当丰富。有时候
也不禁要感叹一下台湾的中菜,水准是不差,毕竟当年随着国民政府来台的
厨师不少,在台湾又经过了各省菜系的融合,许多老店的菜肴还是令人津津
乐道。可是在创新上,台湾的中菜似乎就比较少足以着墨之处。厉家菜能够
把宫廷菜以私房菜的形式推广成今日的样貌,也是不容易,让人惊艳,也算
是给中菜创造出了另一种道路。中菜其实不比西餐差呀,也是可以做的精致
美观又好吃。
厉家菜
地址:台北市松仁路28号3楼(Bellavita)
电话:02-87292638
延伸阅读:
[食记] 北京 便宜坊烤鸭店
http://bluehero.pixnet.net/blog/post/31646289
[食记] 北京 大董烤鸭
http://bluehero.pixnet.net/blog/post/31631933
[食记] 台北 京兆尹
http://bluehero.pixnet.net/blog/post/39774904
[食记] 台北 宋厨菜馆
http://bluehero.pixnet.net/blog/post/32591679
[食记] 台北 二访馅老满
http://bluehero.pixnet.net/blog/post/31401491
作者: VanniBear (小熊儿王子) 2014-08-03 20:13:00
柔蓝食单~ 必推
充斥部落客广宣夸大的文章下,您的食记格外吸引人,推
作者:
KUNI0202 (è—視王法)
2014-08-03 22:35:00我也是柔蓝的粉丝唷^^
最近对很多知名食记部落客越看越失望 但还是喜欢柔蓝!
作者: TeamSleep (Rocky Balboa) 2014-08-03 23:39:00
我也推
作者: silentdriver (卡车司机崔维斯) 2014-08-04 17:11:00
我看文就想说,这不是柔蓝就是KUNI,果不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