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Mile 81》别以为人多热闹就没事!

楼主: Sakar (纱卡)   2012-03-11 13:49:44
网志图文版
http://blog.roodo.com/sakar/archives/19100726.html
美国很大。虽然我没去过,但好莱坞电影看得够多;知道即使是科技发达
,人手一机的现代,你还是可能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巨大
危机当中。不过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说”里同时还传达一个观念:科技
越进步,人们越容易将超自然现象视为无稽之谈;即使当下已有充分迹证
显示某些事情已经超乎常理,但人们却不太容易打破自己的僵化思考,没
办法接受新的事物,甚至担心自己被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于是这让那些
邪恶的超自然力量有可趁之机,在人们还没做出适当反应之前,魔爪早已
扑天盖地。
最近中译出版了金的早期(1975)小说《撒冷地》,讲的是七0年代一个
美国小镇受到吸血鬼侵袭的故事。剧中几个主要角色就是因为其他民众不
相信吸血鬼,同时更担心别人眼光(也不能怪他们,这种事本来就很难让
人相信),因此最后落到浴血孤军地苦战。书中的主角群里有一个勇敢的
小男孩,由于比成年人更愿意把吸血鬼当真,做足准备,让他握有更多的
胜算。
事实上,“对神秘事物的恐惧”这个主题,时常在金的恐怖小说里出现;
但是大人与小孩面对恐惧本身时,处理的方式并不一样。小孩子会把恐惧
认真看待,而且知道大人不会相信,因此早有自己面对处理的觉悟。大人
遇上未知事物产生恐惧时,先是疑惑,甚至觉得自己无知或愚蠢,怎么会
被这种东西唬住?等到恐惧程度加深时,大人通常还得再三确认才敢求救
,因为怕被认为大惊小怪。但等到危险真的来临,往往都已经太迟了。或
许对成年人来说,别人怎么看自己,才是心里最深的疑虑吧。
《Mile
81》是部以电子书形式于2011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金仍维持他一直以来的
创作风格:由于青少年或是儿童本身比较纯真也谦卑,因此面对未知与恐
惧时,他们往往处理得比较好。故事背景发生在I-95(即缅因高速公路,
Maine Turnpike)上81英里处的一处废弃休息站;I-95上的车子虽然没有
塞到爆,但以至少每二、三十秒就会有车经过,而且还是两、三台一起的
这种频率来看,再怎么说这里都算不上人烟稀少。好吧,或许还是有点偏
僻,不引人注意吧。
故事一开始是Pete(算是主角吧)被嫌年纪太小,不能跟十二、三岁的哥
哥一起去玩飞车跳跃的刺激游戏,所以就自己一个人闲晃到废弃休息站去
探险。Pete偷跑进废弃的餐厅里射飞镖,然后还偷喝酒醉倒。但在这个时
候,却开来了一辆盖满泥巴(包括挡风玻璃)的休旅车;怪的是已经好一
阵子没下雨了,这车是怎么溅上泥巴的?更怪的是,车停下来以后,车门
就微微打开,但却没有人走下来。这车仿佛在等待什么似的;而醉倒在餐
厅里的小男孩,还不知道外面正准备上演恐怖的吞食秀…
毕竟这是恐怖小说,作者需要一些角色去“送死”,丝毫没有怜悯的空间
。而美国人是很热心的,看到有车在路边抛锚,总有人会伸出援手。然而
,这个一念之仁,就让角色走上万劫不复的悲惨命运。金是暗示要大家不
要多管闲事吗?也可能就是要大家小心,千万不要以为高速公路旁车水马
龙,就误判情势;大太阳底下还是会发生怪事。我们人会有错觉,认为自
己混在群众里不会有危险,天塌下来总有其他人会扛着。但事实上,说不
定哪一天轮到你倒大楣,你就是要去扛着天的那个人,那可就糗大了。所
以说,低调一点,躺着通常比较不会中枪。故事里还有一组受害人是一个
家庭,剧情安排也类似前述,六岁与四岁的小朋友,对这种事情的处理比
两个大人还要好:顺应本能的恐惧,小心戒慎,才是保命之道。只是,失
去至亲对小朋友来说,恐怕跟死一样痛苦。但这已经超出恐怖小说作者能
处理的范围了。狠不下心肠的,还是不要写恐怖小说吧。
还有一点,作者很会用“典故”,故事里还蛮多“梗”的,让你觉得这故
事就发生在我们周边,这些人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他们有人也看
过史蒂芬金的畅销小说或改编电影《克丽斯汀(Chrisrine,1983)》(或译
《克丽斯汀的魅力》),但与其要他相信车子是怪物,他宁愿相信车上躲
著怪物般的歹徒。这种认知上的差异虽然微小,但却已经攸关性命。作者
还有一些有趣的比喻描写,也让人会心一笑:当员警告诉小女生,他会去
救回她爸妈时,小女生的眼神就像《X档案》里的慕德探员一样,她想要相
信;但实际上她跟慕德探员的搭档史卡莉一样,她并不相信。另一段则是
:员警下车探查,交代小女孩万一自己发生状况,得赶紧帮他用无线电回
报代码“thirty”,代表求援。于是当员警受到攻击时,小女生一把抓起
无线电,爆出一连串的“thirty”,仿佛是哈利波特魔法书的咒语一般。
诸如此类,次文化符号的引入,让整篇故事更贴近现实,仿佛这种恐怖随
时都会出现在你我身边。
虽然有上述那些有趣的梗,但我个人觉得这故事的“好看程度”大约仅有
中等。Amazon.com上读者评价从一颗星到五颗星都有人给,而且数量大致
上相等,平均下来差不多也是三颗星。主要或许是篇幅所限,故事走向单
一,有点乏味。几乎每个登场角色都先来个还算有趣的背景介绍,但介绍
完之后,他也就差不多该去作点蠢事,然后领便当下场。作者甚至连挣扎
求生的戏份都不排给他们。至于结尾更让人有点觉得草率匆匆结束,但这
跟节奏明快简洁可不一样。
如果有幸这故事能够中译,那我还是很推荐给大家,这书颇值得一看。但
如果暂时没有中译的机会,那就先等等吧,这书没到那么好看,不必急着
先读英文版。不过还是要记得:生活里的恐怖随时都在,不要大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