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9年地特三等农业技术上榜心得(基宜区)

楼主: ericyoyotv (台疯)   2021-03-19 10:53:20
一、前言
一开始在准备考试时,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唯一的资料就是上ptt找农业技术的上榜
心得文,看着历届前辈乡民们的经验与准备资料跟甘苦谈,让我有方向可以开始准备考试
,因而成功上榜。可以说是如果没有ptt的存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我可能还没成功上岸吧
,因此我也要跟历届前辈一样,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ptt的乡民们,如果有人因为看了我
的文章而成功上榜,我会很荣幸的。
二、背景与考试经历
我是中兴农艺系学士,2020年毕业(应届),我们系上大约50人,而我的成绩大概落在
30~40名左右(中后段)。
基本上我是从大四开学时正式开始研读有关农业技术考试的内容,从没去补习班,毕业后
也是在家里读书当全职考生。
7月曾考高考三级,但未录取。接者再考同年12月的地方三级特考(基宜区),结果录取。
三、成绩
109年高考三级农业技术
国文 50  申40 (作28公12) 测10
作物生理学 60
法学知识与英文 54
作物学 55
作物生产概论 77
土壤学 52
作物育种学 23
试验设计 58
到考人数353人,录取人数26人
总成绩53.73分/录取标准55.53分 排名:36(未录取)
109年地方三级特考农业技术(基宜区)
国文 41 申 37(作29公8)测 4  
作物生理学 61
法学知识与英文 56
作物学 52
作物生产概论 66
土壤学 73
作物育种学 57
试验设计 70
到考人数13人,录取人数1人
总成绩60.23分/录取标准60.23分 排名:1(录取)
顺便说一下这次全考区到考人数有198人,然而分数考到60分以上的只有4人,而我是其中
一人,另外我知道有一个屏东区上榜的他考60.20,所以我的成绩在全国排名是前三名。
四、各科准备重点
先说结论,就准备比重而言,我个人的排名是:
试验设计>作物生理学>土壤学>作物学=作物生产概论>作物育种学>(不可跨越之壁
)>国文(公文)>(不可跨越之壁)>国文(作文、测验)=法学知识与英文
接下来就顺着排名来介绍读书的重点与排名的理由:
(一)试验设计
①排名理由:
试验设计这个科目,它是“赢著全拿,输者全赔”,如果是别科申论,你不会的题目起码
还可以瞎掰看看,问你A你回答BC,说不定还能凹到点分数,但试设你题目公式要是背不
起来?抱歉,你除了眼睁睁看着你的题目分数Bang不见以外什么也做不到。
而且试设的公式,只要能理解ANOVA的原理,以完全随机设计(CRD)的基础上去做延伸,
基本上都能融会贯通,像随机完全区集设计(RCBD)就只是CRD里多加一个区集因子而已,
而均衡不完全区集设计(BIBD)则是RCBD里的区集内处理数不够了。
要解答其他科目的申论题,要课本、讲义、网络资料多方准备。可是试设的题目不管怎么
变,只要懂得运用该用哪种公式解题,基本上都难不倒你。也就是懂了几行的公式,你就
知道怎么打试设的天下。简而言之就是试设是投资报酬率最高的科目。
你要是数学好,恭喜你,只要试设准备好,你前脚已经跨进了公职一步;你要是数学不好
?恭喜你,你更要好好花时间准备试设,就像我上面说的,假设题目有20分,申论写得好
可能拿个15、16分,不会写乱掰也可能拿个6、7分,彼此的差距不会太大;但试设写得好
20分全拿也不稀奇,不过你要是不会,拿个零分也是不奇怪的。下图是我自己这次特考的
例子:
https://imgur.com/wpmOX5J
别人会,你不会,人家分数全拿,你分数全没,差距就直接拉大了。所以不管你是因为什
么理由而考公职,请打好你的试设基础,因为这一科是你能否上榜的关键。
②准备方向:
书单:试验设计学/沈明来
重点章节为:
Ch2(简单比较试验)
Ch3(变方分析)
Ch4(处理均值比较测验)
Ch5(资料转换)
Ch6(完全随机设计)
Ch7(随机完全区集设计)
Ch8(拉丁方设计)
Ch10(均衡不完全区集设计)
Ch11(复因子试验)
Ch12(折叠设计)
Ch14(裂区设计)
Ch18(回归分析)
Ch19(变积分析)
首先,Ch2~14为基础篇,基本上只要读熟这些章节,考官不要出太机巴的题目基本上能拿
个55分以上,而Ch18~19是进阶篇,请确定你基础篇的章节都读完了再读也不迟,这几年
开始会出几题回归分析的题目了,变积分析最近目前还没(前几年有),但未来会不会考
就不知道了,然后毕竟这两单元要读熟老实说有难度,且考的机率其实还是很低,要花精
力在这两单元或是直接去读别科就看你自己的评估了。
另外这科的题目回答时请把假设跟结果完整地写出来,不要只写算式跟答案,范例如下:
https://imgur.com/zAQonOm
https://imgur.com/k3WopUC
最后这科请你一定要动笔练习考古题,算式要多写才能记熟,且要习惯按计算机去计算,
熟习那个按按钮的感觉,降低因为考试当天因为太紧张而按错计算机的事故发生,要知道
按错一个数字键可是会全盘皆输的。
(二)作物生理学
①排名理由:
因为历届的考古题,只要你能熟读课本,基本上都能迎刃而解,也就是说这个科目是有“
范围”的,国考有个很麻烦的点是,不像在学校,老师得考虑题目是不是有超出教的内容
,国考的出题官才没再管你五四三,他想考啥就考啥,你也没选择只能吞,而其他五科的
申论题中,作生的题目广泛度是最窄的,至少都还在一个圈圈里面,如果是作物学?嘿~
都到异次元去了……。所以就以投资报酬率来讲,只要读好课本的作生就排名第二了。
②准备方向:
书单:植物生理学/潘瑞炽
这边提醒一下,有些上榜心得有说会看植物生理学/柯勇,我这边的强烈建议是不要,因
为柯勇的书内容都太细太艰涩,两本我都有买,考试基本上潘瑞炽的就很够用了,千万不
要想着我想要拿更高的分数所以还加读柯勇的书,我告诉你,读熟潘瑞炽的书就够你拿高
分了,多余的时间请拿去读别科,谢谢。
准备重点就是一遍又一遍的把整本书都看完,老实说也没啥重点单元,因为每个地方都是
有机会会考的考题,出题单元机率都很平均,像C3、C4、CAM的差别,植物的抗冷、抗病
、抗热、抗旱的差别,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的差别等等的。不过虽没有重点单元,但
只要把潘瑞炽的书读熟这科就准备OK了。
(三)土壤学
①排名理由:
在五科的申论题,土壤的出题范围圈圈的确比作生大,但还没到像作物学那样的异次元,
而且土壤学算是很好理解的科目了,作生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反应过程(卡尔文循环之类的
),要记的起来也是很麻烦,但土壤学的内容就直观多了,常见土纲的差别或是有机质对
土壤的影响等,至少比前面的反应过程好背多了,所以我把这科排在第三名。
②准备方向:
书单:普通土壤学/张仲民
这边讲一下,虽然我书单打上这本张仲民的土壤学,但我觉得他对我帮助非常小,因为其
实网络上的资料比这本书更完整,我其实也没翻过这本书多少次,我自己都是在看网络上
的资料去解答考古题的,如果你对我收集的资料有兴趣你就往下拉吧,我放在文章最下面
了。
准备方向的话,就多写考古题吧,不外乎大概是阳离子交换能力、酸土碱土盐土、土壤结
构质地、氮肥磷肥钾肥、重金属污染等等,然后最近开始会考些课外题了,像是生物炭之
类的,请自行多练习考古题感受一下出题方向。
(四)作物学
①排名理由:
原因无他,刚刚也讲了,这一科的出题范围根本就是异次元,他真的是想考啥就考啥,例
如“试述丁香、茉莉、罗勒及萱草作物之科名、适应气候及一般主要采用繁殖方法。”,
试问有哪个心智正常的人会这种题目啊!?这科虽然比土壤更直观,但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你把所有的考古题都写完他都有办法再出全新的题目婊你,为了命中可能会考到的题目,
势必得花上不少的时间去找资料,所以我把这科排在第四,因为他的投资报酬率实在不高

②准备方向:
书单:无
对,没有书单,基本上其他上榜心得推荐的书,什么农家要览农作篇我买了,也看了,感
想是我他妈的根本看不完,所以我觉得我准备这科不适合看参考书,真的想找本参考书来
看就去看其他人的上榜心得吧,说不定他们的书单会适合你。
然后准备重点,ㄜ,就玉米水稻大豆等常考的作物,就要花时间去详细记他的一切,例如
水稻的各时期的水分管理,大豆的生育时期,玉米的外观性状等,然后不太常考的特用作
物的科名学名英文之类的,看情况再背吧,时间很充裕就背,不充裕就放掉吧,反正那也
没才几分而已。最后各作物万用公式,例如栽培管理方面就是播种前后不宜长雨、种子易
腐烂,要日照需充足,土壤排水良好之类的废话。总之这科要考好,除了写更多的考古题
,多涉略其他题目以外别无他法,老实说这科蛮吃考运的,可能你花时间钻研的范围他不
考,偏考其他你压根没看过的范围。
(五)作物生产概论
①排名理由:
这科就是下列项目的融合体
(1)作物学
(2)作物生理学
(3)土壤学
(4)作物育种学
(5)种子学
(6)农业政策
(7)有机农业
基本上(1)很常考,(2) (3)偶尔考,(4)很少考,(5) (6) (7)基本上会轮流出个几题来考
,如果把(1) (2) (3)都熟读了,这科就不会考太差了,所以我把这科排在第五,因为你
照着准备目标排名,读好作物学后,作概的题目也不会难到哪里去的,当然如果你把接下
来要谈的(4)育种学也读好,顺便把(5) (6) (7)也搞懂,那作概你就准备好了。
②准备方向:
书单:作物生产概论/王庆裕
首先,我是直到考完试后才发现这本书的存在,如果我这次没上我就会买这本书来研读加
强我的作概,但你也知道我考上了,所以我也不确定这本书的内容长什么德性,看
#1VYd6Do7这篇文讲说很不错所以我把它放在这边,真的想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请私信去
问那篇文的作者吧。
然后,有些上榜心得会说种子学/郭华仁这本可以看,我个人的建议是没必要,因为那本
种子学很厚,差不多跟潘瑞炽的植物生理学一样厚,可从里面出的题目也才几题而已,也
就是读熟的投资报酬率太低,还不如把历代考古题写一写,去了解以前考出来的种子学题
目的出题方向还比较有效率。
而有机农业请去详查他的定义、法规之类的,然后农业政策请多去看农委会的网站,而且
是看有关种植方面的政策,那些补助农民的政策方面就别读了,那不会考。
剩下的题目基本上把作物、作生、土壤、育种读懂,题目作熟也就难不倒你了。
(六)作物育种学
①排名理由:
这一科的范围大小大致跟土壤学差不多,可为什么我要把他排在作物学跟作概的后面呢?
因为他很难读懂,完整的说法是比起其他科目,有关育种的资料实在少得可怜,不晓得理
由,但育种的参考书籍非常少,不是绝版了就是有但年代久远了,像我现在能买到的也只
有现代作物育种学/高典林这本了,而且其他科如果为了解题,课本没有解答而查询网络
上的资料,通常都能找到丰富的答案,但唯独育种这科真的特别难找,可能找了老半天都
找不太到。
另外因为我是本科系的,所以能修些有关作物育种学的课程,因此能拿到老师
在课堂上发放的补充资料,而这些补充资料的内容网络上没有,高典林的书也没有,总而
言之就是我们本科系的考生,自然就在这科占有很大的优势。如果你跟我一样是农艺系的
考生,那可以把这科的准备重点排名往前挪,因为你比其他人更容易读懂育种学,反之如
果你是外系生或从来没读过育种学的考生,那恐怕你就要考虑多花心思在其他科别了,因
为这科没有那些补充资料自然就比我们这些有的人还难准备了,不过不要太灰心,毕竟其
他五科如果准备的好,分数自然可以弥补育种的差距。
②准备方向:
书单:现代作物育种学/高典林
高典林的书其实还不错,虽然市面上只有这一本且也有年代了,但最基本的观念都有写出
来,不过进阶一点的观念可能需要你查网络的资料了。另外育种还有一点很麻烦的点在于
,他现在时常会考课外的题目,这些题目是近年新兴的生技科技,例如分子标志辅助育种
、基因转殖等,另外品种权、种原库等题目也常出现。先前也讲因高典林的书的编写已经
年代久远,所以这些新的观念并没有收录进书籍中,所以请你多练习考古题,看到不熟悉
的课外题请多查询网络去深入了解这些东西。最后如果你还是在校生的话,请多去上有关
育种学的课程,其他五科自修其实还OK,但育种的话只看高典林的书跟网络资料肯定还会
对这科有些盲点在,多听额外的课程才能对这科有更深入的了解,老实说我自己就是大三
下上完课程才终于搞懂育种学的观念。
(七)国文、法学知识与英文
①排名理由:
我直接说结论,这两科普通科目的存在意义就是负责拖垮你的分数,对你没看错,不要去
烦恼考这些科目会对公务员的素质有什么影响,你只要专心想着这两科的存在意义就是来
乱的,把你的分数拉低,就这样。
首先第一点,这两科的范围大到靠北,作物学跟作概了不起就异次元等级的,但国文跟法
英的范围大概就是多重宇宙等级的,都考一些艰涩至极的题目,你根本读不完。
第二点就是国文的手写分数根本毫无专业标准而言,你作文跟公文自认写得再顺,分数总
是能超乎你的预期(往坏的方面),像这次特考的公文我明明写的跟上次高考一模一样,
结果上次12分,这次只能8分,我完全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总之别浪费时间在手写
上,你只会失望的。
第三点就是普通科目的分数比重很低,我算给你看,在总成绩中,普通科目比重20%,专
业科目比重80%,假设你总成绩要多1分,普通科目某一科要多拿10分,但如果是专业科目
某一科只要多拿7.5分就够了。也就是说你把同样的时间花在专业科目比花在普通科目还
划算,更何况普通科目因范围大跟给分标准乱七八糟的情形下,要多拿10分根本是难如登
天,但如果是专业科目,例如试验设计,你因为多懂了几行公式而会了某一题,而拿到20
几分的分数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在准备考试时,除非你真的看不下书,想换换口味读别的
东西时再读普通科目,不然我讲白了,准备这两科根本是在浪费你时间。
②准备方向:
书单:青草茶-公文(http://0rz.tw/d4NHi)
基本上国文与法英唯一能掌握的部分就是公文了,作文的话完全是看出题官的心情去改,
他爽就给你高分,不爽就给你低分,总之写个3~4页吧,这部分我真的给不出啥好的建议

然后其他测验的选择题范围太大,你准备不完的,像我自己在考高考前,我根本没经验,
不知道怎么准备法英,所以我写了大概25回以上的法英考古题,写完还把不会的法条跟单
字整理起来,结果考了个54分,然后我受够了,这次特考我就完全不管他,结果这次我考
了56分,我就领悟到,测验的选择题最好的准备方式就是不要准备他,放生他去准备其他
专业科目。
https://imgur.com/JyjjGBx
每一回都是这样去订正答案
https://imgur.com/d7yTdOC
请感受一下写了2X回的考卷厚度后,再考虑看看你还要不要花时间准备普通科目?
最后是公文的部分,要不要写办法?虽然青草茶的建议是要,但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要,我
上次高考没写拿12分,不过这次没写拿8分,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总之我认为与其多写个
不一定能帮你加分到的办法,还不如把时间拿去多写几行作文还比较好,公文满分也才20
分,认真写他CP值实在不高。还有主旨的部分写个五六行就好,整个公文写到2页就够了
,写到3页就太多了,最后要注意题目他是否为上行文。基本上要准备公文请在考试前几
天拿份稿纸自己写几次格式,这样在考试当天才容易记起来。
五、读书方法
基本上我个人的读书方法就是先读过一遍课本与资料,接着就开始疯狂做考古题,因为这
是在实际演练自己的知识量是否能应付这个科目。如果今天你只读懂课本,没有练习题目
,这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演练,就好像骑脚踏车一样,你只知道骑的时候要保持平衡
,但你从来没有骑过的时候,当你要上路骑车时,你只会摔的狗吃屎;但如果你上路前有
试着骑车,前期一定常摔的狗吃屎,但多摔几次就会习惯骑车的感觉了,等到上路骑车时
,说不定就能顺利骑上路了。所以请不要只想说书读熟后就没事了,错了,做考古题才是
真正显示出考试当天你能拿多少分的关键。
而且多写考古题能增加你对解题的灵敏度,多写几次考古题就知道哪些题型是常出现的,
就可多花时间去准备这些题型,另外答题时尽量用条列式的方式去叙述答案,不要整坨字
都黏在一起,请参考一下范例
https://imgur.com/47l1lIU
上图可看到答案段落没有标号,在观感上就是不好看,有时候阅卷老师看了分数可能会给
少一点,可以的话,尽量在答案中写上标号去让答案变得直观且好读,像下图
https://imgur.com/u5KGRhp
这样就可看出答案有了标号后,版面就变得整齐、有序,且可以让阅卷老师认为你是对这
题目有深入了解的,进而给你较高的分数,在写考古题时可以多练习这种写题技巧。
至于要不要补习,这就看个人了,像我自己就很不喜欢读书的时候有别人在干扰,我喜欢
在家里的环境里读书,上补习班会让我浑身不自在,所以我选择不补习,那你自己如果是
在家中读不下书的那种人,那你补习的成效可能会比较好,我想大家都成年人了,都应该
知道自己一直以来最好的读书方式是什么。
然后作息,我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但请不要把今天的疲劳带到明天去,我的意思是有时候
人会因为今天的读书进度还没有达成,所以就熬夜把他读完,这样的结果是你隔天睡觉起
来,你的精神会不济,书会读不太下去,要知道如果进度没达到,那就挪到明天就好了,
为了达到今天的进度害你隔天读书的效率变差那就本末倒置了,该睡的时候就睡,不要乱
调你的生理时间。
接着压力的问题,我想当你因为读书读到心烦火气大时,你就该休息一下了,玩游戏看动
漫健走尻尻什么的都好,能排解压力的都可以,没错,你心里肯定会想,当我在休息的时
候别人的进度还在往前那怎么办,但现在你已经读不下书了,再读下去根本毫无效率可言
,就好像你肌肉已经很紧绷了,你再练下去对身体根本没啥好处,说不定再练就会抽筋等
肌肉伤害了,读书也是一样,如果你的脑袋已经到极限了,再强迫自己读书你的身心灵状
况肯定会出状况的,我没再开玩笑,所以如果真的觉得已经不行了,就适度的休息吧,但
请不要把这件事当作你躲避书本的理由,我想大家都成年人了,你自己应该很清楚什么是
休息,什么是逃避吧。
六、感想
自己感觉蛮不好意思的,很多人的上榜心得都还蛮有故事性的,但我自己纯粹只是因为对
未来没想法,也没啥兴趣可言所以就考公职那样,而且因为我是本科系且应届毕业生,自
然比起其他考生有更大的优势,感觉大部分的考生都是非本科系且非应届毕业生的,我自
己也不确定这样的经历到底对其他考生有没有用处(¯─¯)。
如果你对农业技术这个类科还有问题的话,可以私信问我,我能回答的会尽量回,没有
ptt帐号的就想办法找到我的fb吧,线索都在文章上面了应该很好找,但拜托别乱宣扬我
的个资,我不想出名我只想帮助那些还没上岸的人,谢谢。
(麻烦有问题不要害羞赶快问,我可以感觉到我现在有关农业技术的记忆正在从我的脑袋
中格式化删除中,快点问不然我快对这部分失去所有的记忆了= =)
七、参考资料
这些资料是我自己整理出来的,就送给各位考生用吧
参考资料:
https://reurl.cc/KxONgg
考古题解答:
https://reurl.cc/l0aGxj
最后结尾我就用这张图来勉励大家吧,祝福大家都能早日上岸
https://imgur.com/fJm3uc9
作者: elmo211520 (elmo211520)   2021-03-19 12:12:00
推!我也正在准备农业技术中受益良多
作者: sagiter (sagiter)   2021-03-19 12:12:00
很好的分享 推
作者: Unfriendly (肀而缶)   2021-03-19 12:34:00
恭喜
作者: voosh (voosh)   2021-03-19 12:45:00
推推!
作者: a510364 (萤火虫)   2021-03-19 14:48:00
谢谢分享!非常实用噢
作者: a0132891   2021-03-19 15:36:00
谢谢分享
作者: t70082 (T7)   2021-03-19 19:37:00
恭喜,不简单捏!!
作者: wowisgood (寻)   2021-03-19 21:10:00
作者: muchi45149 (小白鲸)   2021-03-19 21:18:00
用心好文,谢谢分享,恭喜上榜。
作者: ben36 (ben)   2021-03-20 13:04:00
恭喜 但农业业务不简单啊...
作者: stan0412   2021-03-20 19:10:00
恭喜 推一个!!
作者: ilovepekomom (momo)   2021-03-21 21:29:00
谢谢分享
作者: Senpipi (Sen)   2021-03-22 21:38:00
推!
作者: shallreturn (千本鸟居)   2021-03-26 15:20:00
恭喜
作者: KotexKid (KO)   2021-03-30 23:12:00
真神,我什么也没有,没补习也没笔记,但也上榜了那什么ssrsst的用图解基本上应该是比浅显易懂,小的个人浅见。
作者: saudrina2627 (123)   2021-03-31 03:23:00
真的很感谢分享!生科考生路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