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考题】[第一题组第6题]国文阅读数题

楼主: phoenixflap (Graellsia Isabella)   2016-10-12 16:43:08
一、《景岳全书.传忠录.病家两要说》
  第[1]以医之高下,殊有相悬[2]。譬之升高者,上一层有一层之见,而下一层者不得
而知之;行远者,进一步有一步之闻,而近一步者不得而知之。是以错节盘根[3],必求
利器;《阳春白雪》[4],和[5]者为谁?夫如是,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6]夫
非医者!昧眞中之有假,执似是而实非。鼓[7]事外之口吻[8],发言非难;挠反掌之安危
,惑乱最易。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精切者已算无遗策[9],固无待其言矣;言而
非,则大隳[10]任事[11]之心,见几者[12]宁袖手自珍,其[13]为害岂小哉!
6.“精切者”已算无遗策,意指:
(A)精明的人 (B)真医 (C)用心的人 (D)小心谨慎的人
【拟答】:(B)
【出处】:98专技.中医师高考I.国文测验试题
【解析】
[语译]
  良医与庸医能力判若云泥。以登高的人做比方,向上登一层就能有登上一层的见闻,
而比他低一层的就不能意会;如果比喻行远路的人,向前进一步就有向前一步的识见,而
后面差他一步的人就无法理解。因此,若想砍根干枝节盘屈交错的树木,非得寻求锋利的
器具不可;良医高明的见解好比《阳春白雪》,但有几人能跟着唱和呢?有鉴于此,良医
对高明的医术尚不能完全通透,更何况是那些庸医呢?那些庸医不明白真中有假,执守
似是而非的论点。站在一旁,净说风凉话不是件难事;搅扰病情反复的治疗,蛊惑人心,
制造混乱最容易。假使庸医蒙对了,那不过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刚好与良医的见解大致
相同罢了,而良医早已谋算精当而不会失策,本就不消庸医发表什么高见。如果庸医
说错了,那将大大摧折良医的心,且使晓得利害关系的人宁可袖手旁观明哲保身,这等
危害难道伤害得还不够大吗?
[注释]
[1]第:adv.即使、虽然。
[2]殊有相悬:谓彼此相差甚远。殊,adv.非常、极、甚。悬,adj.差别大、距离远。
[3]错节盘根:树木的根干枝节盘屈交错。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理解。
[4]阳春白雪:较为深奥难懂的音乐。相对于通俗音乐而言。后亦用以比喻精深高雅的文
学艺术作品。此喻良医的高明见解。
[5]和:音ㄏㄜˋ,V.声音相应。此谓“唱和”。
[6]矧:音ㄕㄣˇ,conj.何况。
[7]鼓:V.掉弄;搬弄。
[8]口吻:口舌;劝说,交涉时的言语、言辞。
[9]遗策:失策;计谋失误。
[10]隳:音ㄏㄨㄟ,V.毁坏、损毁。这里当“扰乱”解。
[11]任事:担当事务。
[12]见几者:有先见之明的人,指前文的“智者”。见几,明察事情发生前细微的迹象。
几,音ㄐ│,N.预兆、细微的迹象。
[13]其:指搬弄口舌的庸医。
[题解]
  文本摘录自《景岳全书》〈病家两要说〉;〈病家两要说〉全文提出病家的“两要”
:一是忌浮言。浮言真中有假,似是而非,病家一旦信之,必致误事。二是知真医。必须
“熟察于平时”,方能识别真医;“倾信于临事”,才能尽其所长。
  作者张介宾(约1563-1640),字景岳,又字会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
医学家。先后用三十年工夫编成《类经》,又编375有《类经图翼》、《类经附翼》、
《质疑录》,晚年辑成《景岳全书》。他在医学理论方面,起初对朱震亨的“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的理论相当信服,中年以后,根据《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道理,
对朱震亨的上述理论又大加反对,提出“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
等理论,主张补益“元阳”、“真阴”,慎用寒凉和攻伐药物,在临证上常用温补方剂,
被称为温补派,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景岳全书》共六十四卷,成书于1624年。书中
择取诸家精要,对内、外、妇、儿等各科的辨证论治进行较系统的分析;立论和治法皆有
独到之处,并创制新方二卷。
※ 引述《luke1024 (doraemon)》之铭言:
: 大家好,我正准备初考国文的阅读,做考古题有不懂之处,烦请高手解答。
: 1.“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肺主于气,贵乎通畅。若热甚则郁于内,故肺 胀而腹大,
: 是以火主长而高茂。形现彰显,升明舒荣,皆肿之象也。热去 则见白利也。(金‧刘完
: 素《病机论》)
: 【题组】7以下何者正确?
: (A)凡腹大者皆源于热,肺胀则源于气
: (B)火主长而见白利
: (C)肿之象如热去而见白利
: (D)“升明舒荣”指万物成熟显示舒展荣华景象
: 答:D 问C也对吗?
: 二、余发始燥,则闻长老道说范文正公未达时,祷于神以不得为良相,愿为良医。
: 因叹古君子之存心济物,如此其切也。当是时颛蒙无所知顾,读岐黄家言,辄
: 心开意解,若有夙契者。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自序》)
: 6.“燥”意指:
: (A)爽快 (B)束扎 (C)销铄 (D)枯干
: 答:B 问:为何答案是B不是D?
: 三、仆不敏,年少力学,蒐求经史之余,偶及方书,心窃为之怦怦。自谓:“为人子 者
: ,当知之。”然有志焉,而未逮也。乾隆丁未春,萱堂弗豫,即以时温见背, 悲愤余生
: ,无以自赎,誓必欲精于此道。庐墓之中,环列近代医书,朝研而夕究, 茫茫无所发明
: 。求诸师友,流览名家,冀有以启迪之,则所知惟糟粕。上溯而及 于汉唐,洊至《灵枢
: 》、《素问》诸经。捧读之余,往往声与泪俱。久之,别有会 心。十年而后,汩汩焉若
: 心花之漫开。觉古之人原非愚我,我自愚耳,离经泥古, 厥罪惟均,读书所贵,得闲后
: 可。 (清.吴瑭《温病条辨》征保序)
: “得闲”后可,意指:
: (A)领悟 (B)得空 (C)悠闲 (D)安静
: 答:A 问:为何不是C
: 三、广 陵吴 普 、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佗语普曰:“人 体欲得
: 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 犹户枢不朽是也。是
: 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 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
: 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 曰 猨 ,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
: 引。” (陈寿.《华陀传》)
: 【题组】13.“熊颈”,意指:
: (A) 呼吸
: (B) 攀枝
: (C) 饮食
: (D) 睡眠
: 答:B 为何答案是B?
: 【题组】12.“户枢”不朽,意指:
: (A) 血管
: (B) 五脏
: (C) 六腑
: (D) 关节
: 答:D 完全不会。
: 第以医之高下,殊有相悬。譬之升高者,上一层有一层之见,而下一层者不得而知之;
: 行远者,进一步有一步之闻,而近一步者不得而知之。是以错节盘根,必求利器,《阳春
: 白雪》,和者为谁?夫如是,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夫非医者!昧真中之有假,执
: 似 是而实非。鼓事外之口吻,发言非难;挠反掌之安危,惑乱最易。使其言而是,则智
: 者所 见略同,精切者已算无遗策,固无待其言矣。言而非,则大隳任事之心,见几者宁
: 袖手自 珍,其为害岂小哉!斯时也,使主者不有定见,能无不被其惑而致误事者,鲜矣
: ,此浮言 之当忌也。又若病家之要,虽在择医,然而择医非难也,而难于任医;任医非
: 难也,而难 于临事不惑,确有主持,而不致朱紫混淆者之为更难也。倘不知此,而遍听
: 浮议,广集群 医,则骐骥不多得,何非冀北驽群?帷幄有神筹,几见圯桥杰竖?危急之
: 际,奚堪庸妄之 误投?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一著之谬,此生付之矣。(《传忠
: 录.病家两要说》)
: 【题组】6.“精切者”已算无遗策,意指:
: (A)精明的人
: (B)真医
: (C)用心的人
: (D)小心谨慎的人
: 答:B 我不会,请高手教我。
作者: a9301040 (加油)   2016-10-12 21:11:00
为什么要把标提改成这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