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以色列制定高等教育未来5年发展规划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6-11-08 23:30:25
以色列制定高等教育未来5年发展规划
http://cnblogs.timesofisrael.com/%E4%BB%A5%E8%89%B2%E5%88%97%E5%88%B6%E5%AE%9A%E9%AB%98%E7%AD%89%E6%95%99%E8%82%B2%E6%9C%AA%E6%9D%A55%E5%B9%B4%E5%8F%91%E5%B1%95%E8%A7%84%E5%88%92/
以色列制定高等教育未来5年发展规划
2016年9月底,以色列高教委发布《2017-2022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计划大幅度增加
高教教学和科研投入,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竞争实力。
基本内容
1. 加强高校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卓越创新。
规划认为,目前以色列学术界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研究的数据(平均从70%到80%)没有
实际用途。虽然很多发明者合作开发的研究方法对其它研究人员很有意义,但大部分实
验室研究人员与其他人员没有实现互访交流。因此,建立一个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将大
大降低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本,同时将缩短学科研究时间。
为此,以色列未来5年计划增加高校科研创新预算20亿谢克尔(1谢克尔约1.7元人民币)
,主要支持各高校开展世界一流的竞争性高端科目研究,增加国家科学基金和国际科研
基金,其中包括:生命科学(个性化医疗)、物理学(量子)、化学(新物质)、社会
学和精神领域。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将大力开展基于IT基础架构和大数据的
专业人才培训。
2.强化高校创新教学,大幅提升教学质量。
计划投入1.2亿谢克尔,主要用于资助高水平在线课程,帮助学生创造数字化时代挑战性
学习的体验。网上课程制作要体现世界最高水平,注重无障碍超越学习,不断提高教学
水平。投入数百万谢克尔加强创业创新实验室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学习经历,让学生
在接受校园教育的同时能够密切接触社会和校外机构,开发创新创业的新思路。此外,
投入8000万谢克尔开展提高教学质量计划。
3.完善国际高等教育体系,扩大接收高层次国际留学生规模。
增加3亿谢克尔预算扩大国际学生规模,大幅增加博士后高层次人才数量,引进国际先进
水平的教学经验。该预算总额达到4.5亿谢克尔,目标是大幅度增加在以色列留学的国际
学生人数 ,从目前约12,000名(包括全学期和短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和博士后),
提高到约25,000名,五年内重点引进双学位博士后和短期学者。到2022年,硕士生的数
量将从现在的1600名增加至约3000名,主要目标群体是来自北美和远东地区的优秀学生
, 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将从800增加至1000人,博士后从1000人增加
至2000人以上。此外,短期留学(例如暑期课程,学期或其他交流项目)的学生人数将
从每年约5000人增加至每年约15,000人。
4.服务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扩大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师生规模。
增加14亿谢克尔,其中至少50%用于鼓励更多学生选择学习电子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
科学与信息系统学科。作为新计划的一部分,就业教育与指导的投资从目前的4000万谢
克尔增加到1亿谢克尔。
5.促进民族融合,强化正统犹太文化教育。
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有大约175万,占以色列人口的20.7%。鼓励以色列阿拉伯人不断融入
以色列社会,参与高等教育体系,缩小阿以民族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差距,促进社会稳定
,是此计划的重点之一。该规划计划在2022年少数民族学生的人口由现在占高等教育所
有学生的14%增至17%。总预算总额约10亿谢克尔。
同时,未来6年投资12亿谢克尔加大对正统犹太教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规模,使高校学生
中极端正统派的数量由目前的1.2万人增加至1.9万人。
6.促进移民高教融合,提高女性学术地位。
制定面向埃塞俄比亚移民的奖学金计划,总费用9500万谢克尔。投资7000万谢克尔用于
女性教育,改善女性的社会,文化和技能地位。
出台背景
以色列现有高等院校63所,其中,研究型大学7所,承担了以色列全部基础研究,拥有全
国80%以上的应用技术专利。高校在校生约29万人,年均毕业生9万,但工程技术专业毕
业生不足三分之一。
以色列高中毕业生的科学、数学成绩持续降低,2015年参加高考的高中生通过数学5级的
比例过低。PISA考试以色列学生的英语、科学和数学成绩分别名列35、40名。研究型大
学电子工程、化工等理工类学生报名人数持续走低。
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外贸年收入占到GDP的30%以上,但却只有从业人员7万多人,其中,
工程师2万多人。2013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设计和开发人员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微软
、GOOGLE、FACEBOOK等研发中心招工困难,人力成本持续增加。内塔内亚胡政府不得不
实施卓越计划 (“I-CORE”)投资150亿谢科尔,面向全球引进国外人才。
中以合作
以色列高教发展规划突出科研创新和国际合作,为中以两国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
机。
1. 夯实“7+7”高校合作。2014年中以联合创新机制
建立以来,“7+7”高校合作成为创新联委会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两国高等教育合
作取得显著进展。2015年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合作举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海
法大学与华东师大合作开办技术研究院,在大数据、生物制药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技
术转让。2016年希伯来大学与深圳大学计划合作开办研究生院,将在生物技术、环保、
电子工程等领域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合作研究。“7+7”合作机制是个开放的合作框架
,以色列高教5年发展规划将鼓励更多的以色列高校参与对华合作,在高层次人才培养、
科研创新和技术转移方面开展更密切的合作。
2.扩大互派留学规模。
刘延东副总理两次访以都强调,要扩大两国互派留学生规模。目前,中国在以各类留学
人员1000多人,学历生中硕士以上占60%,获以方奖学金的博士、博士后200多人,主要
分布在电子工程、自动化、地理模拟、光纤、材料工程、农业、污水处理等专业和领域
。2015年,以色列各类赴华留学人员200多人。5年规划计划增加奖学金规模,加大吸收
北美、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中国高校可抓住机遇,鼓励更多优秀高层次
学生选报以方奖学金,同时加大在以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以色列学生来华留学。
3.深化创新科研合作。
目前,中以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合作进展顺利。2015年,以色列理工学院牵头组织30多家
水处理公司参与广东江河污染治理,吸引大量留学人员回国参与。特拉维夫大学与清华
大学合作开办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筛选出30多个合作研究项目。2016年,本古里安大学
与吉林大学合作开展适合东北地区地质状况的页岩油开发技术研究已进入实用阶段,与
上海、四川等省市卫生部门和重点医院合作开展大规模应急医疗培训等。未来5年,中国
与以合作高校应顺势而为,积极参与以色列高校科研创新和技术转移与孵化,在合作建
设高新技术实验室,引进急需实用科技项目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