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w190a (las)
2024-12-13 09:06:56: 所以前提是你已经生在台湾,如果生在海地啦,叙利亚,北韩 (甚至韩国恐怕也...)
: 那我就说运气决定大部分完蛋蛋,运气决定鱿鱼游戏,你能做的不多
: 但是如果已经生在台湾了,那运气成分对终生成就的影响我认为就很低了
: 逻辑是这样,一颗空气分子在太空中,可能100年才撞到一颗别的空气分子
: 所以这颗空气分子的速度跟移动方向会怎样改变,完全取决于那一次碰撞
: 那这样就是几乎完全由运气决定了
: 可是现在在我们旁边的一团空气,每个空气分子之间会怎样乱撞也是机率
: 可是实在太多空气分子随时在随便乱撞了,所以最后结果大约就是 PV=nRT
: 这结果就是可计算可预测随时都是那样而没有什么运气性存在了
: 所以如果处于经济体越贫瘠越单调的地方,那运气成分就越大
: 如果处于经济体繁荣经济活动非常密集的地方像台湾,那运气成分就减少
老实说把这个套进来还蛮伪科学的XD
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就不是乱撞,就算是社牛能认识的人也是有限的,
一般群体活动场景下数量就大概是在蛮固定的范围以内跳,
到了后面额外的社交活动则是个要投入更多资源的东西。
碰的人也不是随机的,而是有分层的,大家都想认识的人不见得想认识大家,
不同分数的、不同职业阶层的接触都会有影响。
所以比起看富裕程度,还不如看阶级流动性,
你可能刚好处在阶级上升期,会特别有感,觉得什么人打拼都有机会,
但后面年轻人或许就体感发现这些连结效益降低。
你自己也说了你体验到指数增长,
这体现的是一种效率上的叠加,条件都在那里被你的策略触动,
问题是你推崇这策略,但同样条件有齐备给所有人吗?
a你有能力,b有动力去社交,c得到正回馈,
这一套系数要能稳定成立为abc值都要够高,
而且一环锁一环,天赋不行光是去读书补能力都没空了,
再来可能会觉得提升自己能力比起社交更有效益,不管是否长期成立,
接下来实际去社交的成果到底能否都成长为有帮助的人,
也是个长期才能验证并取决于时代的东西。
最后要得到正回馈是在情感上、社交上得到一定的反馈,
奖励你为此投注的努力,这点通常也是团体中的少数,
领袖气质也好、意见领袖也好,
这种位置在团体中也是有限且竞争的。
这些说明了即使在一个看起来条件都不极端的系统,
成功却也能被锁在极少数。
: 回到“吾日三省吾身”好了,今天如果是西元前五世纪的人
: 他可能要刚好是姒曾参的弟子,才会听到这句话,非常的运气
: 可是后世把这写进《论语》了,科举还一定要考,所以只要读书人都知道
: 就算不考科举,家里请秀才来教写字,也都会学到,那就不那么运气了
: 只要是一定社经地位仕绅家庭通通都会知道
: 到现在,国民教育写到文化基本教材里面,每个人通通都会知道
: 就算在家自学,或是考完就忘,你随时网络上面一查都有,你懒得查,只要每天乱逛
: 也会有像我这样的掉书袋的拿出来讲,你不想看也会看到,所以要知道变成不是运气
这边也蛮欢乐,论语大家基本教材课都看得到,
但历史教育以及其中领悟赛局,是你上历史课天然得到吗?
大家看看三省吾身都看一个意思,你的赛局智慧又不是从中领悟到的,
而根本是靠其他条件凑齐的。
相信你也不会觉得看一样一本书,所有人领悟的东西一样或一样多吧。
: 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 那看的就是你的自由意志,而不是你有没有机会听到这句话(因为一定有)
你想推崇意志固然是正向的立意,
但若不考虑到整个系统反馈,
其实跟孔孟时代的道德教条是同样等级,
大家都做好人社会就太平了。
现实是少数人可能被激励,但类似鸡汤也很多了,毒鸡汤甚至更多。
而且毒鸡汤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更贴合情绪,就如上面一篇基督教故事文一样。
你这套会被你同级的人拿来自爽,然后再被有心人当作阶级秩序的基础,
反过来则是会诞生一套对抗这体系的平权无脑论述,
简单推演是这样。
放弃追求怎样是“真实”的,就变成跟意识形态下场对打,
对于强调智慧的路线,就更没有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