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东亚中原王朝-中产阶级

楼主: fw190a (las)   2023-08-22 21:19:44
※ 引述《plamc (普兰可)》之铭言:
: 晚清识字率有人说约 30%,反正不可能是 <1% 啦.....
: 粗通文墨 = 300万人 ,这是文字能力远比只是识字还要高的一群人
: 但是还远远不到能考科举的程度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1.248.112.99 (台湾)
: ※ 文章网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92702949.A.51B.html
: 推 fw190a: 请你正面回答一下,受过启蒙教育程度,你认为在那个1%内? 08/22 20:07
: 受过启蒙教育 程度约等于或高于(人数少于) 粗通文墨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804004641-262104?chdtv
瞿海源认为清朝台湾上私塾的人口高达10%,男性更有大约20%读过私塾。
吴文星则具体指出:1898年,全台私塾1707所,学生29941人。
参考1905年第一次台湾户口调查的人口304万,私塾学生人数只占总人口的1%。
没空太详细查证,
但中间那笔数据看起来蛮像回事,也出现在蛮多官方网站。
给你参考看看,你认为受过启蒙教育的人数,还得低于这1%。
那来解释或反驳这个10%数据的重责大任就交给你了。
。。。
另外我看到一个说法是,粗通文墨300万的统计是来自于,
科举应试人员加当时新式学校,若是照这定义,
难度应该是比你定义的,所谓启蒙都还不如的粗通文墨高才对。
配合这里面的讨论。
看起来就算用保守估计,参与科举的人也已经大于这1%。
除非你要定义成考中秀才,才算参与了科举。
https://core.ac.uk/download/pdf/323950821.pdf
在引述 《明清社会史论》的部分,
牵涉到的是何炳棣对生员数量的估计。
牟复礼还发现,所罗门给出的数据,是何炳棣估算
的18世纪清代生员总数的6倍或12倍 (占总人口的1%—2%)。换句话说,所罗
门推断,在参与童试的每6人或12人中,有1人考取生员。
牟复礼认为,这个估计是有问题的。
根据张仲礼的估计,在参与童试的童生中,只有1%至2%考取生员。
牟复礼认为,假定每40位或50位童生中有1人考取生员,那么参与考试
的童生数是2—3千万,约占当时中国人口总数的10%或男性人口总数的20%。不过
他指出,在传统中国,这个高端识字群体的比例有点过高。同时,他认为除了这些高端
识字群体外,还有功能性识字群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